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御玺又“破亿”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年春拍,皇家御玺再次露面,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枚“清康熙雍正 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在被业内人士称为“低迷的环境”下以1.0492亿港币成交,足以向广大藏家证明,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皇帝用的东西总是那么吸引人。之前,2011年 “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在北京保利以1.61亿元人民币问鼎玺印纪录。
  “清康熙雍正 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为白玉质地,九螭钮,所用的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洁白致密,较为难得,此宝玺的质地在整个雍正宝玺中极为少见,是雍正帝仅有的五方玉质宝玺之一。
  北京保利拍出的“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整体呈圆柱状,顶部利用土红沁色浅浮雕双龙捧干卦图案,印面朱文篆书“太上皇帝”四字。此玺玉质温润细腻,顶部纽雕及四周的御制诗文字刻工流畅精细,形态自然,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的风格。
  皇家御玺是中国封建王朝无上权力的象征,虽然皇权已不复存在,御玺依然遗留着皇权昔日的光环,在收藏家眼中,魅力无穷。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皇帝御玺在拍卖中天价频出。
  在秦汉之前,玺印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区分,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都称为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规定只有皇帝的玺印才能称为玺,而臣民的印章只能称为印。到了唐代武则天时,因为玺与死谐音,很不吉利,就改称皇帝玺印为“宝”,使得后世玺、宝、印等同时并用。
  据统计,故宫博物院现藏明清帝后宝玺近5000件,占已知全部帝后宝玺总藏量的90%以上。也就是说,可能会流入民间的帝后玺印最多在500方左右。目前在市场露脸的玉玺中,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玉玺占了绝大多数,另外还有嘉庆与道光两位皇帝的御用玺印偶尔出现,这些都是拍卖会上藏家激烈竞投的对象。
  据专业人士分析,目前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的几位皇帝的玉玺中,“理论上,雍正的宝玺价值是最高的。首先,雍正在位的时间短,宝玺数量也少。第二,雍正的艺术欣赏水平非常高,他的宝玺出品刻画非常到位,这跟他参与到整个宝玺的图稿创作、设计 和制作各个环节中有关。”
  无独有偶,今年6月,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的“龙香――清宫御赏文玩”专场中,“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以1610万元成交。“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体量硕大,重达257克,印文为“奉天眷于千龄”,当为康熙内廷御工周尚均所制,在预展期间,便引起坊间追捧。值得一提的是,这枚来源日本藏家旧藏,最终以1610万元成交的“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早在7年前,西泠印社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便以431.2 万元成交,短短7年时间,增值过千万。
  田黄石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满清皇族宠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价与金玉相埒,视同瑰宝,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爱,自清以来极负盛名。相传乾隆皇帝曾以田黄石祭天,并冠予帝帽,故田黄历来有“石中之王”的尊号。
  有行内人士分析,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两枚玺印均能以“天价”成交,说明“好东西就是硬通货。”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白玉质地,2010年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成交,时隔三年,中国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御制―宫廷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以6670万成交,三年增值1000万元。
  而1997年香港佳士得曾以不到100万港元的成交价拍出过一方乾隆御制田黄“契理在寸心”狮钮玺。但是到了2004年,这方玉玺在香港苏富比最终以790万港元成交,7年时间价格升至8倍。
  御玺作为皇室用品,作为皇权的代表,早在上世纪末就已受到市场的火热追捧。御玺采用的白玉、田黄石等珍贵材质的认可,一直以来如磁石般吸引着广大藏家。今后是否再有“破亿”御玺横空出世,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573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