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款款漆篮出永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福建永春,古称“桃源”。因气候温婉如春,风景秀美,一直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除了如画美景,当地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亦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漆篮便是其中之一。它融竹艺和漆艺于一体,外观精美,结实耐用,并且盛水不漏,彻底改变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宿命,让人称绝。
  神奇的篮子
  位于永春县西南隅的龙水村,是漆篮的诞生地和主产地,因此永春漆篮又被称为龙水漆篮。从县城驾车出发,翻过一段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不到半个小时即可到达龙水村。村民普遍种植毛竹,大片大片地包围在房前屋后。一起风,竹林就变成翻滚的绿浪,好像随时都会把房屋给淹没掉一样。
  走进村子,不时见到一户户人家门前的院落里晾晒着各种漆篮,大的竟有半人高,小的却如鸡蛋一般精巧,篮子上精心绘饰的金色图案在阳光照耀下亮丽夺目,显得喜庆又吉祥。
  一位正在剔毛竹枝丫的老人招呼我们到他的院落里坐坐。老人名叫郭清柏,今年70岁,已经做了50多年漆篮。据他介绍,早在500多年前,龙水村的村民便开始给传统的竹篮抹灰上漆,然后画上各种图案。这样做出来的竹篮不仅外观漂亮,而且更坚固耐用。为了让我们眼见为实,郭清柏拿起一只漆篮用力摔到地上,漆篮竟然完好无损。接着,他又倒了一碗水在漆篮里,再用餐巾纸在漆篮底部抹了抹,纸巾上没有一丁点水渍,完全不漏水。“最大的漆篮还可以装下摆满整张八仙桌的食物,挑着走四五十里路也不会变形。”郭清柏自豪地说,长久以来,漆篮在闽南一带十分流行,是当地人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时装物品的器具,也是女儿出嫁时必备的嫁妆。
  “在龙水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个用了几十年的老漆篮,有个别漆篮甚至传了两三代人仍在照常使用。”郭清柏说。
  从破竹子开始
  聊着聊着,郭清柏已经剃光了毛竹上的枝丫。接着,他用篾刀从竹尖往下一按,刀进手退,顺势把这根七八米长的毛竹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又四分为八……不断分下去,约半小时后,一根口杯大小的毛竹变身为他手上捋着的一把细如琴弦的篾丝。“篾丝破得越长越细,编出来的篮子才越密实。”
  破竹成丝是制作漆篮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30多道工序,整个制作过程可以分为编织、灰工、漆画堆雕3个环节。因为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在龙水村,通常一个家庭只能完成其中一个环节。郭清柏和老伴擅长编织,在他们手里,篾片和篾丝仿佛都有了灵性,服服帖帖地经纬交织。他们编织的速度很快,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编完一个普通的竹篮。
  刚编好的竹篮被称为篮坯,和常见的竹篮没有区别。让漆篮变得与众不同,是从“灰工”环节开始的。郭清柏自己不做灰工,但离他家不到200米就住着一位专门做灰工的老人郭云永,更难得的是,他还精通漆画堆雕,这在村里确属凤毛麟角。原以为做灰工就是把调制的油灰直接抹在竹篮上,其实不然,篮坯要先用石灰水煮,并割掉篾头,再整理好篮形才符合抹灰的要求。只见郭云永一手托住篮坯,一边拿起木刮刀将油灰均匀地抹在篮身上,边抹边检查是否有漏点,并细心修整毛糙之处。在他身后,一只只抹完灰的竹篮看上去“灰头土脸”,接下来的漆画堆雕环节,等待它们的是令人惊艳的蜕变。
  郭云永拿起一个髹完大漆并晾干的竹篮,用毛笔在篮身上熟练地勾勒出一幅花鸟图案。按照他的设想,还要在篮盖上雕塑一幅金龙祥云图。对郭云永来说,做这样的图案一点也不复杂,约一个小时工夫,一条祥云簇拥的飞龙便出现在篮盖上。接下来,安金工序犹如画龙点睛,将一张张金箔贴在飞龙和祥云上,金光闪闪,飞龙活灵活现,不禁让人暗自称奇。
  走出大山的漆篮
  其实,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春漆篮,有80%的市场在东南亚。
  原来,从18世纪起,闽南一带就兴起下南洋之风。离开故土的人们,在走亲访友或女儿出嫁时,仍然习惯使用漆篮,每次回到故土寻根祭祖后返乡时总要带上几个。渐渐地,这形成了风气,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大,龙水村的漆篮贸易就这样做到了海外。
  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个商机,成立5年时间,年营业额达到500多万元,成为永春规模最大的漆篮厂。负责人郭小谦说:“龙水村共有1000多人,如今有三四百人都在做漆篮。”在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重新拿起篾刀,做起了这门老手艺。他们除了在家里做漆篮零售外,大部分人还在公司兼职,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兼职工资。几年下来,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到制作漆篮的行列中来。以前,龙水村从事漆篮制作的全是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而如今,这个行业中并不鲜见年轻人的身影。
  去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上,永春漆篮从参评的16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金奖”,一时名声大振。趁此良机,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不仅开通了网上漆篮专卖店,还筹建了永春漆篮展示馆,对外宣传、推广永春漆篮的历史文化。
  “如今的永春漆篮,正款款地走出大山,走向新的世界。”郭小谦信心满满地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831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