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媒体人急需提高新媒介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让新媒体在现代环境中不断普及,并形成影响社会的强大力量,媒介素养在这种背景之下被赋予新的涵义。新媒介素养实则是新传播技术条件下对于媒介素养的延伸,在突出自由交互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中对媒介素养的深入理解,因而,新媒介素养更为强调运用新媒体来进行社会交往、参与创造的能力。每一个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都必须懂得正确运用媒介来提升自我,这也是对新媒介进行认知和识读的意义所在。
  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人提高新媒介素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提高获取新媒体信息的能力
  从新闻理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新闻选择的标准,与传统媒体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因为信息借助于互联网发布,所以新媒体信息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规律性特点――海量、新鲜、碎片化、浅显、真假难辨。将这些信息加工成传统媒体所需要的准确、深入的信息,是传统媒体人在从互联网获取信息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海量的特点决定了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容易在新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因此,传统媒体人需要利用职业敏感,深入观察,觉察出“异常”的信息并且善加利用。
  新媒体的出现,从信息来源的角度来看对传统媒体并不是一件坏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承载的内容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时效性优势,新闻的定义除了新近发生的事实,还在技术上涵盖了正在发生的事实。因此,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是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和开拓的资源。比如突发事件很有可能是新媒体平台或者微博、微信这类自媒体最先爆出。一经核实,传统媒体记者可以快速地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到事情的发生,再直击现场,深入了解。这里,新媒体平台起到了通讯员的作用。
  新媒体平台流量大、更新快,对于有价值的信息,新媒体平台存在一笔带过的可能性。这使传统媒体记者可以发挥自身的采访写作优势,提供独家的解析,这样产生的新闻价值是原有信息难以比拟的。
  传统媒体人需要用一种合乎社会逻辑的思路去整理新媒体上泛滥的信息,忽略掉没有意义的细枝末节,沉淀出符合本媒体定位的信息进行加工,呈现给读者逻辑清晰、质量较高的新闻。
  真假难辨是新媒体信息被诟病最多的问题。传统媒体人在获取互联网信息时尤其要注意这点。不能不加核实就全盘接受互联网信息,媒体的采访、确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传统媒体较于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不能贪功冒进毁掉媒体品牌的公信力。
  提高解读新媒体信息的能力
  早在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就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其中的“理解、质疑、评估”,就是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解读。
  国内有学者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信息的甄别能力。甄别能力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判断信息的真假;二是认识信息背后的价值导向。
  然而,这两种说法仍然是针对普通公众而言的,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由于报道成本、生产周期等的限制,许多情况下需要引用新媒体上的内容来丰富版面。笔者认为,解读新媒体信息首先应该辨别信源的可信度。由于网络媒体是一种“弱控制”的新型媒体,传播权分散到了广大受众,传受双方的界限因此模糊,②各种来路不明的虚假消息往往也随之而来。因此,传统媒体人如果想要利用微博来源的消息,一定要首先从信源下手,分析信源的可信度。
  传统媒体要慎重使用新媒体上转载自外国媒体的新闻。尽管新媒体方便了公众发布信息,但是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上的功能并未被抹消,特别是传统媒体拥有公众个人所无法到达的现场报道能力。正是由于传统媒体依旧保留着对新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微博、论坛上有许多话题都来自于转载消息。因此,对转载消息特别是来自于外国媒体的转载消息,需要甄别。许多媒体人往往贪图省事,不去核实信息来源和信息的本来内容,就将微博、论坛等翻译好的消息进行转载,但这种经由个人加工(有时还是根据特定目的进行筛选的)的翻译新闻,往往是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
  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韩国祭孔大典申遗”一事为例,据网易“另一面”专题的报道,《新快报》在2007年10月25日的报道中引用了国内论坛上的消息,称“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实际上,韩国媒体并未有过韩国将祭孔大典申遗的报道。③
  要避免这种错误其实很简单,只要请精通国外语言的人来搜寻、比对国外媒体的报道即可。但这也暴露了我国传统媒体行业缺乏掌握多国语言人才的事实。在全球化时代,媒体对国外媒体信息的转载引用能力应该得到重视。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需要媒体人在转载新媒体来源的消息时利用科学知识辨别真伪。有一些消息明显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一些媒体还堂而皇之地去转载,这暴露了我国媒体工作者对于常识、对于科学知识的缺乏。
  提高运用新媒体信息的能力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社会要素的结构,在信息愈加碎片化的今天,碎片化不是目的,内容、产品的聚合才是传媒发展的目标。④传统媒体人利用新媒体信息作为消息源,其目的不在于原原本本地转载微博上140字的微化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推出聚合性的内容以及聚合性的产品。因此,笔者谈到的运用新媒体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功能性聚合微化信息的能力。
  微博等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具有时效性强、信源广泛、流量庞大等特点,分散了受众对一则新闻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受众对新闻进行解读。因此,传统媒体人可以推出就某一新闻、话题的专题报道。媒体人在确认信源可信度的基础上,整合不同信源的消息,力求从不同角度呈现事件、话题的面貌。
  其次,当公众可以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微博成了许多突发性事件的第一发布媒体时,记者们丧失了这些新闻的第一落点。然而,传统媒体人不应忽略自己拥有的强大的传播能力和报道资源,积极利用自己所积累的专家、政府等权威信源来进行“第二落点”的报道。由于微博字数的限制,信息往往是有冲击性却缺乏深入思考的,传统媒体在报道这类消息时,应该注重报道的深度和专度,最大程度地发挥新闻的价值。这样的整合,实际上是实现了大众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的功能,在权威专家和普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道信息沟通的桥梁。传播渠道的畅通透明也有助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安抚公众情绪,避免因正常渠道失灵而发生流言、谣言的传播。   此外,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发起微话题,促进公众对于某个事件或话题的讨论。即传统媒体人要从以往大众媒体时代话语权单一、单向传播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将官方微博建设成一个平台,促进公众与媒体的信息、意见交流。
  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帮助加速融入互动社区、穿梭于不同网络社区的综合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由“批判意识”向“社会交往”转向的信号。由新媒体赋予的传播权利,一方面让受众能够快速地从开放平台上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放平台进行及时的反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肯定了传播工具本身对于社会的意义,虽然这种观点有其片面性,但无法否认对媒介本身的掌握对于我们极为重要,数字化交互技术对大众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不能停留在对媒介文本的分析上,还应对媒介文本背后的情况有所了解。尽管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是针对新近产生的技术而言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媒介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与更多政治和文化内涵相勾连的信息与传播环境。
  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而言,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是打通传统渠道与新环境的屏障,通过多媒体平台服务受众需求。比如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通过新媒体渠道更迅速地掌握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保持对于新媒体渠道的敏感度,转变报道思维,即有处理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与信息流的跨媒介导航能力,将其转化为不同媒介产品;深刻理解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异,并充分加以利用,处理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培养对于新媒体产品的兴趣及使用习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原创产品或内容,等等。
  美国学者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的核心精神是“新媒介交往能力”,强调利用新媒体进行个人与他人的交流。掌握新媒介技术本身的能力,则是实现这一核心精神的关键步骤,也是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之一。在对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生产进行重新认识之后,合理而有效率地利用好新媒体本身,对于媒介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匡文波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在‘茉莉花革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立项批准号:11BXW037)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钟毓婧、石悦、张晨慧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
  ②袁川晔:《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
  ③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korea0320.html
  ④喻国明:《当前形势下传媒发展的关键与行动路线图》,《新闻传播》,2012年第9期
  参考文献:
  ①蔡骐 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2013年第9期
  ②黄旦 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 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年12月
  ③Hery Jenkins. (2006).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④Livingstone,S.,& Bober,M.(2005),UK Children Go Online. London: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http://personal.lse.ac.uk/bober/UKCGOfinalReport.pdf.
  (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蕊、李永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2684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