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王知敬《李靖碑》的艺术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王知敬的楷书进行考察与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王知敬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价值。本文对王知敬楷书《李靖碑》的内容、形制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着重对王知敬字的使用进行分类研究。
  〔关键词〕王知敬; 《李靖碑》 ;艺术价值
  一、王知敬及其《李靖碑》简介
  王知敬,河南沁阳人,出生和去世的时间都没有详细的记载。王知敬曾经担任过许多职务,比如秘书郎、少府监丞、城门郎、给太子洗马等等,最终被赐予太子家令这一官职,人们就此称呼他为“王家令”。《李靖碑》和《金刚经》是王知敬流传在世的最主要的书法墨迹,对我们研究王知敬的书法艺术特色有很大的帮助。王知敬学习古诗文章,书法五体皆精,尤其擅长写隶书和章草,楷书学习褚遂良,同时对初唐时期的虞世南和欧阳询也有所习。
  《李靖碑》又称《卫景武公碑》,李世民下令让人镌刻石碑用来记录李靖生前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得后在陕西醴泉被人镌刻。全文为楷书,共39行,每行计82个字。碑文的下半部分被凿损毁十分严重。经过查阅资料,王知敬根据许敬宗编撰的内容所书。纵观《李靖碑》书法形态俊丽丰满,表面看起来婀娜秀丽,而其内在刚健挺拔,观察他的书风继承了虞世南和褚遂良一派,同时也包含着北碑遗留下来的风格。
  公元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把武成王(姜太公)庙赐予了李靖。据史料记载,在唐显庆三年(公元658)所被人镌刻的《李靖碑》,后来被发现并保存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乡官厅村西北李靖坟墓的前面,人们逐渐意识到此碑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于是在1975年被人们移进昭陵博物馆内进行保存,防止再被人进行二次破坏。螭首,《李靖碑》碑身高度达426厘米,下面宽度为129厘米,厚度为41厘米。碑额是用篆书所书写的,内容为“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司徒卫景武公碑”。
  二、《李靖碑》艺术特色分析
  (一)“遒美飘逸”的笔法
  要想学好书法,我认为用笔很重要,毕竟笔法是书法的基础,它对书法的结体和章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横画 《李靖碑》的笔画多为顺锋起笔,一般书写为顺着笔锋起笔然后顿笔,再转笔行笔,也有的笔画是逆锋起笔,但是很少,一般在竖画中存在逆锋起笔。起笔的时候逆锋起笔,藏锋用笔,保持中锋用笔,顺势而下。《李靖碑》的收笔多为逆锋回笔,这样的收笔显得更加饱满厚朴。在收笔时一般为提笔轻按然后回锋,力度不宜过大避免出现大尾巴现象,同时在个别笔画如竖画收笔时有在空中收势的现象,这也是逆锋收笔的一种表现。
  2.捺画 《李靖碑》的捺画变化不绝,虽师学褚、虞,却又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其遒美与欧阳询的法度森然相比更显得活泼。《李靖碑》中的捺画时而飘逸时而锋锐,贯穿全文,却不显得跳脱,有一种朴实自然之美。其捺画与褚遂良变化明显圆润丰腴的捺画相比,显得峻利婀娜;与虞世南遒逸洒脱的捺画相比更显得质朴自然;与欧阳询瘦健刚俊的捺画相比,有一种刚健于内,肥而不腻的内在美。《李靖碑》中的捺画和其他笔画相比较并不是很突出,给人一种随意书写、即兴挥洒的感觉,实则是一种态度上的认真,心理上的自信,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方正自然”的结体
  《李靖碑》的结体显得很方整,当然也有横向延伸、纵向取势,一般上下结构的字为纵向,个别左右结构的字为横向,笔画间紧疏有序,格局大方怡然。给人一种书写的美感,细细品味给人以舒适之感。
  1.方正自然 《李靖碑》在形体上是方正的结体,横向上左右伸展,纵向上上下取势,因此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字显得方正,当然还有个别字显瘦长或扁平,更增添其书写自然的特点彰显北碑遗风。
  2.稳定对称 《李靖碑》在字的结体方面平稳且左右相互对应,《李靖碑》也熟练地体现了以中心轴为分割线,单个字左右相互对应。这样不仅保证了每个字结构框架的平稳,而且字的左右结构相互对应、相辅相成、不偏不倚,展现了一种“中和”之美。
  3.收放有序 所谓“放收”就是放伸与收紧,是楷书笔画中的变化和控制。《李靖碑》中的字不管是笔画多的还是少的,都表现得有收有放,这样时而收紧时而放松,不失于疏散和畏手畏脚。
  (三)“率性洒脱”的章法
  《李靖碑》二十个字的篆书题额跟大部分的唐碑一样,放在了正文的上方,二十个篆字动如流水,静若狡兔,其章法和一般的唐碑题额的章法也大有不同,而线条瘦劲却生动富有美感,与正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题额部分看起来更为醒目。《李靖碑》的章法不像一般的唐碑那样严谨,虽然整体是横有行竖有列的排列方式,但通篇布局自然率性洒脱。碑文每行八十二个字,也有的是八十个字、八十一个字,共三十九行。这样的排列组合方式是作者自然书写率性而为的结果。《李靖碑》的正文排列虽然不严谨,但却又和谐统一,看起来更加自然大方富有节奏感。
  《李靖碑》虽然不是唐朝碑刻中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王知敬特有的笔风和卓绝的手法,也堪称经典。《李靖碑》率性自然的艺术特点被后人所称赞。正是由于《李靖碑》这种自然书写的方式使得全文的章法随性自然,气贯如空。
  三、《李靖碑》的艺术价值
  唐代是书法发展大放光彩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出现的碑帖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几乎可以与书法发展鼎盛时期的晋代相媲美。同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他们的书法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书法特色。在魏碑之后出现的唐楷在书法史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楷书所形成的这种端正规范之风没有任何一种字体可以与它相提并论。我国的书法史上可谓是人才济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就是在这样一片繁荣的背景下,将楷书推上一个新的层次。当时的王知敬,从一开始不知名的小官到太子家令的一路仕途高升,我认为书法是其垫脚石、敲门砖。观察他的从官历程,最终到太子家令,这些职务全部与书法有关,可以说是书法(楷书)奠定了王知敬的成就,这才有了后来的“王家令”。《李靖碑》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王知敬政治身份背景下的产物,当时王知敬的书风已经成熟,有了深厚的功底。受皇上的命令也是受李靖事迹的影响熏陶,有感而发写下此作。最后刻录成碑。由于王知敬受初唐四家书风的影响,《李靖碑》中融合收入了多位书法名家的笔意,因此《李靖碑》所呈现出来的书态十分的熟练飘逸,用笔方正遒劲,神采奕奕,姿态妍媚,是王知敬的代表作,也可以展現唐代楷书的风态。因此遒劲秀美的《李靖碑》也是十分有名气的石碑。李嗣真曾经夸赞王知敬有“云间孤鹤”“碎玉残金”的美誉。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这样讲到王知敬,说王知敬很擅长写草书和行书,尤其擅长章草,皮肤和骨头都有,内外兼备,有兵器就能自己保护自己,有了一点毛翅就能飞翔,但是如果有更高的追求,想大展宏图,消灭敌人的话,也没有什么可惊奇的。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殷仲容和王知敬两个人都十分擅长书写草书。武则天曾经下诏让他们两个人分别为寺庙题额,殷仲容为其中一个寺庙题“资圣”,而王知敬则为另一个寺庙题为“清禅”,都十分的独特绝妙。直到现在仍然有人驻足观赏二人的题额。
  以上论述都体现了王知敬书法的不凡卓就。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王知敬擅长写楷书、行书、隶书、草书,至今也只有《李靖碑》留存到现在,展现了《李靖碑》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李靖碑》的诞生也为我们现在人展现了李靖将军的丰功伟绩。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提供了载体。
  参考文献:
  [1]张怀瓘.书断 [M].浙江: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陈振濂.中国书法发展史 [M].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3]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 [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4]赵撰.石墨镌华 [M]. 商务印书馆,2016.
  [5]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 [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9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