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藏獒热”的背后是什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藏獒作为我国国内独有的犬类品种,功能非常广泛,不仅能护卫追踪,还可以起到狩猎、传递信息等作用,且因藏獒及其忠诚,有着“一生只认一个主人的说法”更是令人们喜爱有加。可是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经济增长、尤其是利益的驱动,藏獒被裹挟其中,成为了部分人们眼中一个个活着的“黄金”。美梦难长久,随着藏獒泡沫经济的崩盘,藏獒也毫无意外地被抛弃。本文将从藏獒与藏人生活文化中的最初关系、藏獒热的形成说明以及藏獒泡沫经济崩盘后的结果与措施等方面为切入点,对“藏獒热”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藏獒;经济;功能;崩盘;生活文化
  一:藏獒与藏人生活文化中的最初关系
  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龙狗等,是原产于青藏高原的特殊的犬类品种,有研究称藏獒的起源为距今八千到一万年前在青藏高原频繁活动的狼类与野犬,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古老的犬种,直到六千年前才逐渐被人们所驯化,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作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雪域高原的活化石。”[1]美国藏獒研究中心曾得出过一个结论,称:盛名于世的五大猛犬——马士提夫犬、大丹犬、细伯利顿犬、圣伯大犬、芬兰犬以及德国的牧羊犬都含有藏獒的基因。藏獒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在历史的发展下逐渐成为藏区牧民的得力助手与可信赖的伙伴,在藏人生活与文化里,藏獒甚至其他犬类,虽被驯服但却也对它们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如在2011年上映的中日合拍的动画冒险电影《藏獒多吉》,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与田劲与其中的藏獒多吉经历了最开始田劲对多吉的欣赏,到因为受伤的多吉得到了田劲的照顾而慢慢接受田劲,再到后面的多吉被误会为凶手,田劲一再表示的信任及协助和最后的多吉为了救出困于雪崩中的田劲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以往一味表现动物对主人的忠诚这类内容,这类题材虽无可置否,但也的的确确让人难以说出“平等”二字。反之,《藏獒多吉》里表现的更所得田劲与多吉置于同一层面上的友情,更趋于平等化。不仅是带有虚构色彩的动画电影,在另一部藏族纪录片《第三极》之《生命之伴》中,寻找藏獒的主人家会及其细心,寻找新的家庭伙伴时更多讲究的是缘分,在遇到心仪的獒崽时,也并没有急切地拿回家,而是专门选择了黄道吉日,带上具有祝福意味的哈达来迎接这个家庭的新成员。从这两类分别具有虚构色彩和现实色彩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藏獒与当地人民并肩作战,共同狩猎放牧,已经具有了如同家人般的重要意义。
  二:“藏獒热”如何形成?
  国际上的第一个藏獒标准是由英国藏獒养殖协会在1931年提出的,标准一经提出,便被国际爱犬联盟采用,从此藏獒进入了交易市场,可是在十多年前,藏獒的价格节节攀升,藏獒交易异常火爆,少则十几、几百万,多几千万。我国藏獒年交易总量曾一度达到约 4万只 ,交易额达 13亿元人民币,那么,藏獒是因何原因被人们如此推崇的呢?笔者认为首先与藏獒历来在藏文化中带有的“神性”具有很大的关系。先古时期的人类在野兽的伤害和袭击之下,不仅自保能力有限,而且为了生存,需要到处狩猎,这时强大的体格与强壮的战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力量的渴望导致催生出了各种崇拜,其中就包括早先藏区人类对犬图腾的崇拜,认为它们具有神性,是人类的保护神,据此也衍生出了如《青稞与狗的故事》这类犬神故事。再加上早先藏区与外界的封闭性,历来被人们认为极具神秘色彩,附有的藏獒当然也不能逃脱于这种外界的想象之中。伴随着藏区、藏区文化他叙现象的极端发展,藏獒被过度神化,曾一度出现了如“唯一不怕猛兽的犬。”这类介绍语。可是不单单是大型犬,“很多中型猎犬都敢于和大于自己数倍的猛兽对峙较量。藏獒与蒙古獒、哈萨克牧羊犬、高加索犬、中亚牧羊犬、土耳其犬等一样,都是欧亚大陆游牧民族在特定的环境里饲养的一种用于保卫家园和牲畜的大型畜牧犬,它们在性格气质方面没有任何差易。都是忠于主人,敢于和入侵者拼死相斗的大型畜牧犬!”[2]其次,已退休的著名田径教练马俊仁为代表的推动者们将“藏獒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附上了名人效应,他豢养的藏獒也一度叫价达将近四千万人民币,在2006年的 7月, 马俊仁参加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组织的“中国藏獒回归行活动” ,活动中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 、甘肃等 15个藏獒繁殖场的 20只优良纯种藏獒送到玉树进行了原产地保护 ,这种做法致使玉树地区藏獒价格猛增几十倍。此外作家杨志军的小说《藏獒》获得了《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读者最佳小说奖、2005年最畅销的文学类图书,《藏獒》的成功,不得不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藏獒热”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部分自称买家的藏獒养殖户与藏獒贩卖商以及个别富人团体与部分喜好夸大渲染的媒体。在藏獒产业链中,对藏獒的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通常是养殖户,贩运商。在任晓刚,杨寿德著写的《藏獒热还能持续多久》一文中,就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买家,但都指望从藏獒生意中获得利益,所以他们最希望看到藏獒价格飙升。”[3]也有从事藏獒贩卖的商人认为,很少有人会花费自身将近一半的家产去买条宠物狗,飙价不过是他们通过抬升价格以此达到造成奇货可居假象的一种手段,而藏獒在这些商人手里来回倒过几次以后,价格便会一滚雪球般的速度往上涨。如果说前述的群体并不是真正的买家的话,那么真正的买家又会是谁呢?真正的买家往往是身价几千万甚至更多的富翁,他们宁愿花费高价钱购买藏獒,以此来显示或是抬高自身的身价,至此藏獒已经成为他叙场域中“贵族”的代表。
  三:“藏獒热”消散之后
  知乎网友“钱粮胡同”在回答网友“‘泡沫’在经济学中有无明确定义”问题的回答时认为:“泡沫的定义比较模糊,一般是指一个产品或资产的价格在某个市场上升,高于它的‘正常’价格,偏离值(差异)就是泡沫。……很多时候只有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泡沫’的洗礼(retrospect的角度)。”那么,在“藏獒热”之后十几年的现在,我们已经明确意识到“藏獒热”的泡沫性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藏獒经济崩盘之后,数以千计的藏獒成为这场“经济狂欢”的牺牲品,它们大多成为流浪狗,遗失了昔日曾有的宠爱。由于流浪狗的数量之庞大,2016年5月玉树藏族自治州乡政府和当地寺庙合资50万人民币,不得不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难囊谦县毛庄乡里,设立了专门的藏獒收容所,短时间收养的流浪狗数量竟然已经达到了近千只。这些藏獒每天都要吃掉10袋青稞以及许多饲料,这些花费集中在一起,无疑对当地负责处是一种巨大的负担。此外在微信公众号“金尚典资讯”2015年4月21日发布的《藏獒热退去》这篇文章中,提到在2015年年初,北京動物权利运动家们在公路上拦下了一辆卡车,卡车上装载着金属鸡箱,里面有21只藏獒以及其他种类的150只狗,卡车的目的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屠宰场,以5美元一条狗的屠宰价格,变成火锅料、仿造皮毛和冬季手套的里衬。第三,众所周知的是藏獒作为高原牧区的独特品种,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繁育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高海拔、低气压等气候,可是在藏獒热时期,快速由藏区牧地被移往内地的藏獒们,因为气候的突变,使得它们的身体变得十分脆弱,不仅如此,背离了原本的生活习性,很多藏獒开始疾病频发。统计数据称贩卖到内地的藏獒存活数量仅有36%。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与藏獒专家Li Qun曾说在“藏獒热”期间有部分不择手段的养殖者会肆无忌惮地将纯种藏獒与其他狗杂交,稀释该品种的价值。诚然,在牧区,牧民选、培育藏獒时,会优先选择凶猛健壮、善于牧性的藏獒,坚持留强不留弱的原则,这才有了日后越来越优良的藏獒本质特性的出现。品种的退化,作为藏獒热带来反面作用中的其中之一,无疑是对藏獒群体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善这种局面呢?首先笔者认为针对品种杂化的这类藏獒,应该进行绝育的手段,才能有效地在根本上扼断,防止其进入恶性循环。其次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大力呼吁各界爱心人士自发为流浪藏獒进行喂养,以此来减轻收容所的负担。三建立藏獒物种资源库,利用科学手段将各类藏獒的基因一一整理并收集,并建立藏獒保护区。
  四:结语
  作品《藏獒》的作者曾表达希望读者不要盲目地豢养藏獒。藏獒的都市化、贵族化、利益化,是对藏獒们深深的戕害。可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人类好投机的性质,那么,什么又会是下一个“藏獒”呢?
  [参考文献]
  [1]马生林.藏獒面临的现状及开发保护[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02):110-112.
  [2]任晓刚,杨寿德.藏獒热还能持续多久[J].中国牧业通讯,2006(19):49-50.
  [3]吴镇金.藏獒的起源特征及行为特点[J].中国畜牧业,2018(19):49-50.
  [4]郑媛之,廖璇.藏獒文化的影视人类学解读[J].民族艺林,2018(03):74-83.
  [5]张中旭.杨志军小说《藏獒》叙事特色分析[J].名作欣赏,2018(15):21-22.
  [6]赵天宇. 藏獒神话破灭[N]. 北京科技报,2017-10-16(040).
  [7]孙玉萍.《藏獒多吉》的情感空间解读[J].电影文学,2017(16):126-128.
  [8]蒋玲.试论《藏獒》的审美特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01):113-115.
  [9]李犁.藏獒的圣灵与神明[J].财经界,2015(12):106-109.
  [10]唐卫毅. 藏獒经济神话破灭是个警示范本[N]. 青岛日报,2015-09-08(010).
  [11]《中国原生犬的悲哀,十年呼吁,它们的处境如何?》,左牵黄.微信公众号“中华田园犬”,11月27日版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70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