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真学:让儿童自己去经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季科平

  课前预热时,教学生不一样的举手方式—让答的手势、补充的手势、提问的手势、求关注的手势等,巧妙地为课堂开展“真学”做好铺垫。
  一、关注篇章页,进行导课
  师(出示篇章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来自第五单元,这是一个奇妙的单元。齐读—
  生: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师(出示三年级学过的第五单元的篇章页)这是三上年级的第五单元,以什么为主题?
  生:以观察为主题。
  师:三下年级的第五单元—
  生:以想象为主题。
  师:这样的单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习作单元,它专门教我们怎样写好习作。看看我们现在要学的习作单元,要求我们做什么呢?
  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师:请大家看看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从目录看—
  生(齐):有两篇课文,有两篇习作例文,还有习作。
  师: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麻雀》,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引导学生看篇章页。)
  生:我们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师:一只小巧的麻雀落在一条庞大的猎狗面前,一般的结果会是怎样?
  生(纷纷回答):麻雀被猎狗吃掉;麻雀会害怕;麻雀飞走了。
  师:快速浏览,看看课文中又是怎样的结果。
  生(读):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师:课文中描写的结果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谁能简洁地说一说?
  生:猎狗被老麻雀吓跑了。
  生:猎狗被老麻雀吓得愣住了。
  师:你愿意把哪个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生1:吓跑。
  生2:我觉得用“吓退”更好。因为猎狗是“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不是跑。
  师:说得真好,“吓跑”和“吓退”是有区别的,在这里用“吓退”更准确。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呈现的词语,有什么发现?
  ①呆呆地  无可奈何  拍打  嘴角嫩黄  长着绒毛
  ②嗅了嗅  张开大嘴  锋利的牙齿  庞大
  ③挓挲起羽毛  绝望地尖叫着  拯救幼儿  浑身发抖  发出嘶哑的声音  准备搏斗
  生:第一组是写小麻雀的,第二组是写猎狗的,第三组是写老麻雀的。
  师:原来词语是按照分类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请女同学读第一组词,边读边想象。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生(纷纷回答):害怕的、弱小的、可爱的。
  师:请男同学读第二组词,边读边想。
  师: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猎狗?
  生(纷纷回答):庞大的、可怕的、凶猛的。
  师: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第三组词。
  师:现在我们来读整篇课文,相信就容易多了。让我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完后,难读的自然段还可以和同伴一起读读。
  师:接着,请大家想一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想不清楚的同学再快速浏览课文,边浏览边想,自己想清楚了就说给同伴听一听。(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和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同学。)
  生1:有一个猎人打猎回来,他和猎狗在一起,猎狗看见了一只小麻雀,想要吃掉它,一只老麻雀飞下来保护小麻雀,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吓退了。
  师:他把事情基本讲清楚了,如果语言再简洁一些,就更好了。我们来试试看。(教师利用板书和图示,引导学生。)
  师:首先是—
  生2:猎狗想吃掉小麻雀。(生2板书“吃掉”。)
  师:小麻雀真被猎狗吃掉了吗?谁来做小老师,悄悄地帮助这位同学。
  (生3悄悄地指导生2,让他在“吃掉”前加上了一个“想”字。)
  师:接下来是—
  生: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麻雀。
  生:老麻雀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小麻雀。
  生:老麻雀拯救小麻雀。(教师提示同学将自己答案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你联系图示,用简洁的话语说一说这件事。
  生1:猎狗想吃小麻雀,结果被老麻雀吓退了,因为老麻雀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小麻雀。
  生: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儿,冲下来吓退了猎狗。
  师: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起因、经过、结果的。(老师发现学生的板书“掉”写错。)写“想吃掉”的小朋友在哪里,请刚才的“小老师”继续指导他修改。(“小老师”在黑板前悄悄地指导同学订正,老师继续上课。)
  师:谁能够上来指着板书来给大家讲讲“起因、经过、结果”,边说边把词卡(起因、经过、结果)放到板书上的相应位置。(一名学生上台拿着词卡,根据提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了。)
  师:稍微增加一点难度,不看提示,看屏幕上的表格再来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先和同伴说一说吧!(学生纷纷说了起来。)
  生:起因是“猎狗想吃掉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吓退了”。
  师:难度一点点地增加,我们还是学得那么好!板书上“拯救”的“拯”以拼音“zheng”相代,请这位同学自己看看书,悄悄地上来写好“拯救”这个词。(学生悄悄地上来修改。)
  师:了解了故事后,我们再来看屏幕上的第三组词,请大家放声朗读。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生(纷纷回答):十分爱自己幼儿的、勇敢的、无畏的。
  三、品读课文,读懂“无畏”
  师:老麻雀的心中有一份爱,所以她这么勇敢,这么无畏。默读过部分,想想课文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明确,读经过部分应读哪几个自然段?
  生(齐):第4、5自然段。
  师:默读过部分第4、5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句子,细细体会。等自己有了想法后,再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让“我的认识”变成“我们的认识”。(学生认真地默读圈画,然后和同伴交流分享,教师巡视并指导。)
  师:接下来,同伴一起举手发言,在回答时,平常不太说话的同学先说。
  同伴1:“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里写到了老麻雀“飞下来”的动作。
  同伴2:“像一块石头似的”,让我感觉老麻雀是飞快地飞下来。
  师:我看到了“提问”的手勢,这个手势享有优先发言的权利。
  生3:小小的麻雀,怎么会像一块石头呢?
  师:是啊,小小的麻雀,怎么会像一块石头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结合幻灯片老麻雀飞、落的效果,给学生以直观感性的认识。)
  同伴2:飞的速度很快。
  师:我看到了“补充”的手势。
  生:说明老麻雀想都没想,就飞下来救小麻雀。
  师:“想都没想”,我们可以感受到老麻雀的反应是如此的敏捷。
  生:我感受到老麻雀非常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师:坚定、毫不犹豫,所以力量这么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朗读。)
  师:力量是不是可以更大一些?语速是不是可以更快一些?语气是不是可以更坚定一些?
  (师生合作朗读,读出了感觉。)
  同伴3:“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是把全身的羽毛都张开了,来保护小麻雀。
  师:“挓挲”在这里的意思是张开、伸开,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把全身的羽毛都张开了。
  同伴4:每一根羽毛都竖了起来,它想把小麻雀保护住。
  师:“绝望”就是没有希望,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想告诉猎狗什么?
  同伴3:你不能吃我的幼儿。
  同伴4:我很强大,你不要再靠近我们了。
  生:我警告你,你不要再过来了。
  生:如果你想碰我的幼儿,先过我这一关再说。
  ……
  生:“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老麻雀做着“掩护”的动作,它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小麻雀。
  生:“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浑身发抖”,但还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小麻雀。
  四、比较阅读,发现秘密
  师:我们把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句子都找出来了(大屏幕呈现句子),课文是按这样的顺序呈现的,可以调换顺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不能调换,如果进行调换,句子前后不通顺,动作就不连贯了。
  师:动作是连贯的,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如第三句和第四句,“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难道是因为老麻雀先准备一场搏斗的,才飞下来的吗?
  师:原来动作描写是有顺序的,如果老麻雀没有飞下来,而是继续留在树上……
  生:作者看不到老麻雀的动作,而且如果老麻雀停在树上做这些动作,是没有用的。
  师:说得真好,这些动作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么课文除了描写看到的,还写了什么呢?
  生:听到的,从“绝望地尖叫着、发出嘶哑的声音”可以看出来。
  师:作者通过老麻雀的声音听到了它的心声。作者是“边看边想”“边听边想”,他看到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他想到了—
  生: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他看到“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到了—
  生:老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师:他听到老麻雀“发出嘶哑的声音”,想到了—
  生:老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师:作者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了。那课文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段话呢?请大家边读边想。
  出示: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生:这段话写的是作者的想法,是作者的感受。
  生:它强调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生:它让我们知道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师:这种强大的力量把猎狗吓退了,把作者感动了。
  出示: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师:我看到了两个“提问”的手势。
  生1:猎人为什么要拉开猎狗?如果不拉开又会发生什么?
  生2:老麻雀面对凶猛的猎狗,为什么会如此勇敢,甚至不顾生死?
  师: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是最好的学习。不急着回答,下节课,我们先去看看那只可怜的小麻雀,去看看那只凶猛的猎狗,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它们写清楚、写具体的。然后再来深入思考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相信我们的辨读会更深刻。
  五、小结延伸,学写生字
  师:刚刚咱们学的是课文的经过部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了。老麻雀为了掩护小麻雀,随时准备着一场搏斗,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掌握的三个字,想想这三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掩”“护”“搏”。)
  生:它们都是提手旁。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师:在写法上,提手旁的字要注意?
  生:左窄右宽。
  ……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生:“搏”字。
  (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后,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点评,提醒要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师:写着这三个字,老麻雀的无畏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如果你对他的文字感兴趣,那么课后可以去读读这本书;如果你对“麻雀的心”深有感触,那么课后可以接着阅读林清玄的文章《麻雀的心》,走出课堂延伸阅读,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0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