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将该产业当作从事未来产业核心竞争的主导产业。而我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加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主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細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高校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38-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一个生产领域,是商品生产与文化艺术设计的结合,其提倡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的支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随着该产业的兴起,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培养,以便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文化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人才与普通劳动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是通过创造性劳动给社会带来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素质较高和能力较强的劳动者。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因此,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就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艺术设计人才不仅是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的专业人才,同时还是具备大量能力综合、素质综合、知识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1]。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基于人的创意经济增长模式,但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严重的缺口,且人才结构上也存在不平衡,这也是限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人才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脑力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但就目前文化创意人才梯队来看,这种高端综合性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以培养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现如今,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当代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创意创业的发展是以创意理念为核心,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保证。创意人才是以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发达国家创意人才辈出,文化创业行业发展迅速,这与他们的教育观念的实时更新和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在“求变求新”中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此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艺术专业设计人才。
  二、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功的设计师都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不过就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来说,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课程设置上更多的受到国外教学体系的影响,在组织学生训练过程中缺乏和专业紧密的联系,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作品设计中,往往过分追求国际化,不注重创新,从而使得作品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风格。
  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
  就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缺乏对具体行业岗位针对性训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学生今后走出校园对于具体岗位工作要求不了解,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关工作,更加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2]。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评价方式过于落后,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真实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这对于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在美术教育的范畴,这也使得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采取传统美术教学的方法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美术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传输,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忽视的。比如,在《设计色彩》《设计素描》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就会采取色彩和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绘画技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会被严重束缚,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忽视实践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实际上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但就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环节还是比较忽视的,导致艺术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即便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内容与相关行业的衔接性不强,学生在不了解行业特点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创新,导致学生所设计出的作品滞后于行业发展,这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3]。另外,部分学生对于实践环节不重视,在专业实习环节态度散漫,实践能力弱,最终影响他们的顺利就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1.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土壤,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就实际情况来看,经常有设计师将戏曲、剪纸等传统艺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便强化自身作品的文化特色。而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进行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同样应该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合理落实到培养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凝练出一些代表性很强的文化符号,共同构建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创意品牌。除此之外,将民族文化合理渗透进课程教学中,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自觉加入到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队列中,为民族创意品牌的树立与发展做好铺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集技术、创意和文化等于一体,产品需求有着显著的多样化特点,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因此,需要人才有着随机应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等。而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養来说,目标应该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一致,同时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定位,最后进行目标的确定,以便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为地方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4]。除此之外,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得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使得设计人才能够善于表达和学习,有着较强的分析决策力。在这种目标引领下,必定能够培养出符合现在和未来文化创意发展需求的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往往应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创新能力很难有效得到培养,未来发展受阻。基于此,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将课程教学和相关设计比赛有效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5]。同时,还可以引入和地方政府或者是相关企业合作的实践性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设计,以便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促进他们更好地就业。而且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提供助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平台向学生提供一些企业成功的设计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就此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逐渐得到提升,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4.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艺术设计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主要目标就是发挥设计成果的各种价值,如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等。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和各个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了解设计需求,以便为学生作品商品化的实现提供机会,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将校内实践教学转变成为工作室制,按照专业特点,基于不同的发展方向,由综合能力强的教师牵头成立各种工作室。学生自由申报,然后跟随教师完成各种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前沿性的课题,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升学生设计的前瞻性与创意;二是注重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的培养[6]。具体就是指高校和一些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然后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着手进行培养。由企业与学校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就业率,促使地方企业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优秀设计员工来学校授课,加深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针对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与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有效结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才发展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意产业需求实现紧密的衔接,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设计人才,促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雁玲,王海燕,薛玉生,等.医药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梁惠萍,王莉.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情感[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2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