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视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语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层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索,以文学史的线索带动篇章解读,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意蕴,探索作品的美学特点与作家的美学思想,与文创项目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从而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成为多元化融合型的课程。
  关键词:文化视域 大学语文 应用型本科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90-02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理、工、农、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通过对古今中外名著名篇的解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开启人生修养的法门,增长人生智慧。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融合式”的思想为导向,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学生毕业后的市场要求,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也要体现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立德树人。教师要将语言、文学、文化融合到一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境界和品位,并教他们掌握基本的欣赏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以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一个误区,即侧重于篇、章、字、词、句的分析讲解,类似于中学语文教学,甚至被戏称为“高四语文”,或是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开设。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大学语文对学生的生活非常有用,至少能够丰富他的人生世界,甚至能够产生两种自豪感,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一个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豪:至少自己除了会专业课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人,个人素质是很全面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大学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具体篇章的讲解,学生能够形象化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应该提升到文化意识层面来操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文学史为线索带动篇章解读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采用教材主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该教材有四个部分: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主要精选了中西方文学的一些经典篇章,侧重于这些“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文学家一直具有强烈的审视历史与关怀现实的文化意识,众多的文学篇章实际上是文化精神的浓缩,要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充分地阐释和理解,避免零碎的篇章讲读。因此,大学语文课教学要以文学史为线索。通过历时变化来审视文学的演变,通过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来审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学的特点,进而深入挖掘其文化上的深刻内涵,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在承传文明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打破原来教材的选文顺序,将其篇章按照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三大板块重新分类;而在每一类中,以文学史为线索,带动篇章讲读。如古代文学部分可分为以下五章:先哲垂范,魏风骨与六朝神韵,大唐气象,宋人雅韵,市井风情与末世情怀。在每一章中先设绪论,绪论的内容是概述这一时期的文学和文化状况,并涉及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文学思潮、文学团体,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绪论之后,将具体篇章归入这一时期加以详细分析和讲解。如“先哲垂范”这一章节中涉及的具体篇章包括:(1)《诗经》与《蒹葭》;(2)《楚辞》与《渔父》;(3)诸子散文中的《论语·先进》《孟子·梁惠王下》《庄子·秋水》。通过绪论的概述和作品的精讲,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风骚”并举的传统,引导学生领略中国轴心时代的灿烂文化。
  二、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蕴涵
  对于所选篇章进行精读、精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理性,追求人的完善。如“德行修养”方面:儒家所体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济世情怀,“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气节,“中庸、有礼、知耻”的君子之风;道家所体现的“不乐生,不恶死”、逍遥于天地之间,无待于外物的乐观旷达的精神;墨家所体现的“救危扶困”的侠义精神。“忧患意识”方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人生之思”方面:《庄子·秋水》中讲了如何去认识外物,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為都要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世说新语·任诞》体现了魏晋士人任性率真的人生态度和典雅别致的人生情趣;等等。这些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形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学生能够受到教育、启迪,形成良好的心灵生态环境,形成高尚的人格,拥有崇高的理想。
  三、探索作品中的美学特点和作家的美学思想
  文学和美学是密不可分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对文学的审美性就有了自觉地追求。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谈道:“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若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文学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和感受。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探索作家的美学思想与作品的美学特点,融入美学理论。如以“意境”“意象”“境界”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以“感兴”“妙悟”“物我两忘”为基本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论,等等。在具体作品的讲解中,注重分析把握其美学特点。如《诗经·秦风·蒹葭》的朦胧美,《楚辞·渔父》的人格美,《史记·刺客列传》的悲剧美,《世说新语·任诞》的纯真美;王维的诗歌中诗情、画意、禅趣相结合的意境美。和学生进一步探讨儒家的中和之美,道家的自然之美,禅宗的空灵之美在作品中的体现,并且将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形式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文化层面上分析其内蕴。如文学作品如何运用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之美、泼墨写意、遗貌取神等手法;文学作品如何与音乐艺术结合,《诗经》与雅乐,汉魏乐府与清乐,宋词与燕乐等等。教师通过“以美为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认识美,体会作品中的美学特点,感受作家的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与作家、作品的共情,使心灵获得净化和滋养。   四、与文创项目相融合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情况,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上與普通本科院校是有所区别的。在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的是培养“人”与“某种人”的统一。“人”,体现了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通过课程的德育功能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人格修养与文化精神,将其转化为德育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某种人”体现了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质疑,有创新创意能力、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专业特征,依据学生的学业需求、毕业要求和未来职场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规划,实现基础知识、前沿进展、创新能力与价值理念的有效融合。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文创实训环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融合起来,实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与文创相关的网站和相关作品,鼓励学生挖掘课程所涉及的文化元素,将其运用到广播影视、工艺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计算机服务等产业中,进行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策划。通过翻转课堂、案例点评、项目探究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自由选择、完成与课程相关的文创项目,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加合理,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统一;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成为多元化融合型的课程,实现跨学科、跨知识领域融合,通识育人与专业培养融合,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相融合。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形成良好的心灵生态环境;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与文创项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创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国文化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红星.文学审美救赎的思考与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赵世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5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