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重要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开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幻想性,对观念论者因脱离现实社会、远离实践而颠倒了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论证了对社会的改革要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充分考量,论证了观念来源于现实,并且全面深刻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观念 观念论 现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219-02
  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地清算了以往哲学家们对历史观的错误认识,他的唯物史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观念论者及其思想的批判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影响巨大。马克思上大学时受到青年黑格尔派主张变革的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这个派别的德国哲学家们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意识、思想、观念决定了现实存在,他们以纯思想、纯观念的批判代替了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哲学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实现了观念的变革,就可以实现社会的变革,从而实现人的解放,然而他们的变革也从未离开过黑格尔哲学体系,因此,这种以观念的变革为基础来实现社会的变革、实现社会的解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观念统治”。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延续了辩证法但没有突破观念的限制,并且远离现实、脱离实践。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影响观念这种正确的理论逐渐成熟,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这种“观念统治”的极大缺陷,转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观念论”思想。
  “观念论”哲学家们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等都沉浸在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中,他们一致声讨宗教思想束缚了人,但他们的批判是纯思想纯观念的批判。观念上的变革能实现人的解放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是受到整个社会、整个环境影响和制约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观念论者妄想以变革观念来实现整个社会环境的解放是不可能的。例如,鲍威尔在奴隶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上认为,“奴隶之所以是不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自由的观念”,但是就算有人给奴隶灌输了自由的观念,奴隶也不会是自由的,给奴隶以自由的观念并不能代表奴隶本人就可以获得解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仅仅靠观念变革是不可能解放人类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观念论哲学家们只是在解释世界,无论是费尔巴哈、鲍威尔还是施蒂纳,在解释当时德国人为什么被束缚、为什么不快乐不自由的时候,都认为是人们的观念出了问题,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把不快乐不自由的观念换成自由快乐的观念就可以了。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进行改变,但实际上他们的做法是在用一种意识代替另一种意识,只是帮人们换了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来认识世界,对于改变现实毫无用处。因此,马克思批判他们只是在语言上对改变社会世界这件事说得精彩出色,而对于重点——改变德国当前的现实状况没有任何作用。马克思批判这种观念上的解放,同时也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观念论者们的一些主观论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类或类本质,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的“类”不过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自然地聯系起来的普遍性”而已。施蒂纳认为在“我”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虚幻的、虚构的,他反对一切不同于现实的个人的形形色色的“类”,他的思想中带有许多利己主义、虚无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宗教观念是束缚人的前提,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等德国哲学家都沉迷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费尔巴哈“类”的观念,鲍威尔的“自由观念”,施蒂纳的“唯一者”,这些观念都是针对宗教观念进行批判而提出的,青年黑格尔派看似在主张改革帮助人们摆脱束缚实现解脱,深究其本质,他们的改革不过是使人们摆脱了这一种“观念统治”后,又陷入了一种新的观念统治。他们妄想以这种改变来震撼世界,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反而更加证实了他们是最大的保守派。
  二、批判费尔巴哈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单纯的直观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对现实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直观和感觉,这种直观世界的方法是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和联系的。在费尔巴哈的这种直观世界中,费尔巴哈承认了人是感性对象,但他所认识的人不是现实存在的、历史的人,而是“抽象的人”“一般人”,费尔巴哈承认的“人”是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的,因此他认为在这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只有爱与友情,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每当现实社会出现矛盾时,费尔巴哈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只能选择进入直观世界进行逃避,并凭借“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来解决问题。
  费尔巴哈探索不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世界和人的理解借助于感觉和直观,因此他在探讨“历史”时陷入到观念论里,他的历史观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的人之间的生产和交往活动,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前提下的历史活动也不是现实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时,立足于实践对历史观作出了正确的阐述。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和极大的满足之后,国家这个“异己”力量才有可能被消除,这时的人类历史跨入共产主义,人们才能真正地解放。像费尔巴哈这样脱离现实和实践的对感性世界的直观,并没有使人的解放事业前进一步。
  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目的,更不是哲学发展的结果,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论述是他们在哲学道路上的一大发展。   1.强调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对人的错误理解,尤其是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类”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他没有看到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的“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了解现实的人是理解各类社会关系存在和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交往活动中,人们之间最初的社会关系是通过生命的诞生而出现的家庭关系,随后在需求和物质生产不断进步的基础之上,家庭关系逐渐成为最简单关系,人类的各类社会关系逐渐建立和发展。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着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绝不是单个的、孤立的、抽象的,人只能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前提的社会关系中去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只是从自然属性去诠释人的本质,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必然不够准确,他远离现实、撇开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来看待人,那他对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历史更是一无所知,最终他只能把历史放在“最高的直观”中去考察,导致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把人类的历史放在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历史中去考察。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所产生的社会就是市民社会,这个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2.对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做了正确的阐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他们在头脑中创造出种种虚假观念却坚定地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认为是这些观念在统治世界并且人也受其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打破了他们的虚假幻想,将意識形态与现实存在转换了位置,意识是在社会中产生的,是对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的反映,只要有人存在、有人的活动存在、有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它就一直是社会的产物。这种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动而变动,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思想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存在,实践的变化会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存在,从而发展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意识,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一样都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内容上都是客观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其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主观的社会意识总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无论正确、错误,意识的对错都必须在社会实践与现实存在中得到合理解决。
  3.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了观念论中,批判费尔巴哈的历史观是脱离了现实、脱离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发展的历史,或者说,费尔巴哈的历史是观念上的历史。马克思提出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是改变现实,并探讨了社会的现实存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意识从来都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但意识与社会之间也会出现矛盾,矛盾的源头在于旧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最终产生了不同的阶级,从而国家出现,国家使人自身联合的力量“异己”化为压迫人的力量,要消灭这种异化现象,必须在生产力实现巨大增长后消灭私有制而实现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不再有具体的分工,更不会出现人们被强迫做某种特定工作的现象,对工作的选择和工作的变化由个人自己决定,人有做各种工作的能力,人也在不同的工作中发展和进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利益是普遍的,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和阶级性最终终结。
  四、结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论证了对社会的改革要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充分考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和谐现象也会存在,面对这样的现实,必须抓紧意识形态工作,坚定不移地跟随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余守萍.《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84-87.
  [4]李晓阳,黄再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思潮研究,2016(8):62-65.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8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