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小伟

  摘 要:考古发掘工作中,地下埋藏环境和文物出土时地表环境的变化可能损伤文物。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考古发掘时,一定要高效、优质地进行文物保护,从根本上保存好文物整体信息。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期间,保障出土文物资料完整性是关键,避免对后续保护工作造成阻碍。文章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考古发掘中文物采集、保存策略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以便更好、更优地保护出土文物,最大程度上彰显文物文化价值。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采集;保存;策略;分析;研究
  考古发掘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出土文物造成一定损伤,文物出土对于文物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在进行文物采集时,一定要竭力避免温度、湿度产生较大变化,维系文物出土含水率。露天文物发掘时,还要侧重分析风沙、雨雪、阳光等天气的影响,建设临时考古大棚可以处理好这个问题。
  1 考古发掘文物采集步骤分析
  1.1 记录
  要随时进行记录,记录要涵盖考古发掘始终,不但要囊括对文物所有操作程序和步骤的文字记录以及影像记录,还要涵盖日常工作日记等。档案记录是对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一手资料,档案记录和档案保存至关重要,可以为后人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1.2 采样
  此处所言采样主要是对环境样品和文物样品的采集。前者是从考古发掘现场环境中的土质、水质、墓室内气体中获取样品;后者则是从出土文物中采集漆片、纺织品、粮食颗粒、金属饰品等。对样品进行合理分析与检测,这是考古和实验室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得以进行的基础。归结来講,文物采样有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首先,所采集样品要满足研究所需。
  其次,需明确样品层位以及与之共存遗物。
  再次,以残器、破损器物不被注意部位的采样为主,防止对器物纹饰以及重要部位等产生破坏。
  最后,科学保存样品,防止遭受外界因素不良刺激。
  1.3 搬移
  深藏地下的文物历经百年甚至千年,长埋地下遭受土壤腐蚀,文物自身出现变化,和入土之前的结实程度无法相提并论,尽管表面看起来很完整,但实际却脆弱不堪,所以在进行文物搬移时一定要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要佩戴专业手套,不让文物受到任何污染。
  第二,拿取文物时一定要谨慎万分,不能太过用力。
  第三,小物件要双手捧,大物件要一手托底、一手扶持,或是双手捧文物中下部分,切忌提文物口沿、耳部。
  第四,纺织品和纤维制品文物禁止折叠,要搁置在托板上移动。
  1.4 提取
  此处所言提取,即为将文物从土壤中剥离出来的一个过程,首次移动出土文物,提取质量如何,必定对后续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产生巨大影响。通常而言,最好能选取一些手段,针对出土文物进行补强处理,综合性维系文物安全。除此之外,要认真仔细记录整个提取过程,整体提取通常适用于脆弱、复杂文物,以箱取法、插板法和托网法最具代表性。
  2 考古发掘文物保存的重点
  首先,文物种类各不相同,所以环境控制上必然存在差异,控制难度因而加大。通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发掘天气以及季节等进行整体环境管控。单纯针对脆弱型出土文物,可实施小环境控制。要做到因地制宜,不但要满足文物保存需求,还应该满足当前文物发掘现状。
  其次,温湿度因素和光照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都会对文物造成很大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文物保存空间温湿度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一般来说,当文物出土之后,其含水量必定快速变化,温度剧变之后,其组成部分必然会快速膨胀或是收缩。生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在出土文物清理之前,文物表面附着很多虫卵与霉菌孢子,如果环境适宜,那么这些病害便会持续蔓延,对文物造成巨大损伤。所以说控制好文物保存的各类影响因素尤为关键,比如青铜器文物,其适宜存放温度区间为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区间为30%~45%,光照度为150勒克斯,要存放在无尘、无氯、无酸性气体的环境中。再比如木质文物,其合适的存放温度区间为14~20摄氏度,相对湿度区间为50%~60%,光照度为50勒克斯,要存放在无尘、空气清新的环境中,防虫、防霉措施等都要做到位。
  最后,文物发掘后,出土文物具备特殊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较高的艺术价值。若考古发掘现场温度偏低,那么文物保存空间内部温度也会降低。通常情况下,低温对很多文物造成的影响很小,但含水率较高的文物也会遭受很大损伤,室温处在-4摄氏度以下,由于水结冰,会造成内应力破坏情况。正确的做法是,要对库房加温,以红外加热器为主,因为这样既安全又高效。
  3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策略
  按照文物性能划分,可分为普通文物和脆弱文物两大类:前者以无机质文物为主,常见的有金银玉石器文物和陶瓷器文物;后者以有机质文物为主,常见的有纺织品文物和纸张文物,此类文物抵抗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对这些文物进行保存时,环境控制工作要格外重视。
  3.1 普通文物保存
  首先,玉石器文物保存。在文物考古发掘后,玉石器文物表面的附着物一定要进行及时清理,之后在此基础上黏结、加固断裂以及酥粉位置。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出现病变加剧的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文物观察和维护工作。应对结晶盐、酥粉状况是否出现予以深度观测,其实这是对文物发掘出土后清洗状况的一种判断措施,如果保存控制情况良好,那么仅需对玉石器文物进行除盐处理和表面加固即可。要查看玉石器文物有无新裂缝产生,断裂缝修复后是否复发,这样做实质上是对石材本质的一种观测,同时也是对保存环境潮湿度的一种检测。因为温度多变,石质表面属于冷表面,会吸附冷凝水,与此同时,处在低温状态下,石质内水很容易结冰,造成体积增加,长期下去,很容易产生冰劈情况,给微生物繁殖提供契机。玉石器文物保护,对保存环境进行控制尤为关键和重要,要定期进行环境监测,要使环境内酸性气体、灰尘量、微生物存有情况达到预期要求。   其次,金银器文物保存。第一,金器文物化学稳定性很高,并且养护难度和融化难度高,但是其会和卤素以及王水等产生化学反应。如果考古发掘文物是纯金器的话,那么就不用进行特殊保护,但需要防止挤压变形;如果是合金制品,就要根据具体成分去针对性选择保护方案,若金器文物掺铜就很容易生绿锈,金器文物掺铁容易生红锈,绿锈要用酸类、氨水去处理,红锈要用盐酸去处理。第二,银器文物化学稳定性不足,尽管不易氧化,但和H2S、O3等接触后,便会引发极为严重的腐蚀问题。特别是深藏地下多年的银器文物,在土壤内盐分、氯化物作用下会出现氯化银,有时还会向内部进行渗透,这样就会造成器物被腐蚀。基于此,考古发掘银器文物保护工作时,选用氨水和酒精等予以操作。保存时要在文物外侧包裹好铜化合物性质的软纸,由此达到吸收H2S的目标,然后密封于PE袋中,湿度控制一定要达标。
  3.2 脆弱文物保存
  首先,漆木器文物保存。考古文物发掘中,漆木竹器文物脆弱不堪,若是保存不妥,就很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害。这类文物保存中,脱水和定性处理工作首当其冲,维系文物可以日渐适应出土后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竭力做好环境控制工作。如果环境湿度严重不足且过于干燥,则会滋生开裂情况;如果湿度太高的话,那么虫蛀、霉变等病害就会相继出现。针对此种情况,可在45%~55%内控制好环境湿度,C2H4O和CO2为漆木器文物消毒首选,溶液毒杀和蜡糊填补法联合杀虫最为适宜,并且防老化、防碰撞处理工作也要及时跟进。
  其次,纺织品文物保存。需要注意的是,纤维素和蛋白质性质类文物,内含成分给微生物和虫害提供了养分,考古文物发掘保存时,消毒处理工作最为重要,接着是把控好保存环境。通常可选用C2H4O等来进行消毒杀菌,还可以借助喷雾法来执行操作。为了规避纺织品文物受损,务必要做到加固处理工作,像丝网、托裱等都要设置好。还有就是选择合成树脂溶液予以加固处理,但是这种加固手段难免对文物造成些许损伤,所以要酌情而定。
  4 结束语
  考古现场发掘必将经历采集、清理等一系列过程,文物要保存在一个安全环境中。但是因为文物刚刚出土后,文物性能和周边环境急剧变化,所以要格外注意文物的有效采集和安全保存,针对普通文物和脆弱文物进行差异保存,做好环境控制工作至关重要,从根本上减少保存环境的影响性,为维持文物全貌和质量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俞吉吉.巧手修復,梅里云裳重现芳华[J].文化交流,2019(5):35-38.
  [2]于玥.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纺织业发展—以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解析[J].艺术品鉴,2018(5):7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91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