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簧管在地方戏曲音乐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加强乐队的配置,融入西洋管弦乐器,并努力使西洋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结合起来,共同应用于地方戏曲音樂,使音乐更加能够烘托气氛,增强戏剧色彩,丰富音乐形象,使戏曲音乐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剧目不断创新的需要,作为西洋管弦乐器的双簧管,已逐步被采用在地方戏曲音乐中并发挥了很好的点缀作用。
  〔关键词〕双簧管;戏曲音乐;演奏
  中国的戏曲音乐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折射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所在,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音乐,是我们新一代戏曲音乐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使命。其实老一辈的音乐家早就对戏曲音乐做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八大现代京剧就是在传统的京剧戏曲音乐中,配器在原“三大件”的基础上,加强乐队的配置,融入西洋管弦乐器,努力使西洋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结合起来,共同应用于中国戏曲音乐,让音乐更加能够烘托气氛,增强戏剧色彩,丰富音乐形象,使戏曲音乐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剧目不断创新的需要,其中作为西洋管弦乐器的双簧管,已逐步被采用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并发挥了很好的点缀作用。本文就双簧管如何在地方戏曲——湖南花鼓戏音乐中的运用及相关的技术特性和演奏技巧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旨在为双簧管演奏的戏曲化运用寻求更多的途径,为今后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及双簧管在其中的运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笔者作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一名双簧管演奏员,参与了《老表轶事》《我叫马翠花》《桃花烟雨》《蔡坤山耕田》《洄水湾》等多部原创剧目的伴奏,对双簧管在花鼓戏音乐中的运用有着一些感受。
  湖南花鼓戏音乐的改革创新也不只是单纯、简单的加入一些西洋乐器,而是怎样把它们更好地融入湖南花鼓戏音乐中,让它们特有的音质、音色以及表现力,根据花鼓戏戏曲独到的美学特征,经过多样化、技巧化,从内容到形式来一番改革,从而达到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双簧管作为一种木管乐器,音色明晰、清新、响亮,擅长演奏如歌的旋律,表达真挚的情感,非常富有表现力,在交响乐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交响乐演奏中,双簧管表达的人物情感往往是抽象的,而戏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剧情、了解舞台上的人物情感,同时,演奏出来的音乐旋律要和演员的唱腔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准确地表达出舞台上的情景和情感。一部音乐作品产生实际的功效需要完成几个创作过程。作曲家通过艰苦的构思最终形成完整的乐曲谱面是一度创作,演奏者在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功底基础上充分理解作曲家及配器者的意图,再加上自己有个性视角的理解和体会,运用演奏技巧二者结合将实际音响传达出来使观众产生共鸣,完成再创作。下面是我作为一位专业双簧管演奏者在《桃花烟雨》中如何完成再创作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桃花烟雨》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进行创排,该剧先后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优秀舞台艺术现实题材作品展演、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等,并入选了“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其中,主角石青峰的一段中心唱段《桃花寨生我养我的地方》就让双簧管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体现。此曲是作曲家以花鼓戏的“西湖调”和“和调”为基调发展的一段板腔体结构的唱腔,由于它丰富的节奏和富于变化的速度,整段唱腔起承转合,把石青峰此时此地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配器者根据唱腔的旋律结构和人物规定情境中的情感呈现,在乐器的配比上偏重于木管、弦乐加之合成器的烘托。其中“燕子来时添新彩,梨花雨后孕新胎”这句唱腔的伴奏就是双簧管的Solo。作为演奏者,只是单纯理解作曲家及配器者的意图还不够,而是运用所演奏乐器的特性完成此意图并使其得以充分地展现。它是一段4/4拍节奏旋律舒展、优美的音乐。第一句,双簧管演奏主旋律,紧接着演奏模仿复调。整个乐句我使用了长连音演奏,借鉴民族吹管乐器循环运气的技巧,减少换气口,再加上双簧管所要求演奏呼吸的细腻,因为双簧管比其他吹管乐器的空气需要量是较少的,但要乐器产生良好的振动气压要大。根据旋律的强弱控制好气压、运用好呼吸这还只是演奏技巧方面,重要的还是演奏中的情感调控,这种情感来自对角色在此规定情境中的审美体验。石青峰是一个一心只想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普通农民,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他的乡亲,为了乡亲们能摆脱贫困他能贡献一切,这就是一个中国农民的朴实情怀。我被这种情怀打动,在演奏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首先让音乐打动自己,从而打动观众。所以说完美的演奏不但出自技巧的纯熟,内心的体会、情感的表达尤为重要。
  再说花鼓戏音乐中如何运用好双簧管的音色。双簧管音色的特点是音色明晰、清新、响亮、甜美、纯净,穿透力强,旋律性强,因此,相对于同乐队的竹笛、长笛、单簧管而言,它在副旋律的演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一剧中,主角第一次出场的长沙山歌的散板清唱,以竹笛作为拖腔,作为副旋律回应的正是双簧管,由于穿透力强,它和竹笛的音色音质虽然不同,配合在一起却相得益彰,一问一答,如山谷间的回响,实现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有机交融。在唱腔伴奏中也有大量的双簧管副旋律运用,配合主奏乐器的托腔,丰富了音乐的复调织体,使演员的演唱得到了很好的烘托。
  在当前的戏曲创作中,地方戏曲音乐的表达不仅仅局限在民族器乐的运用上,尤其在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原创剧目中,大都是以现代戏为主,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深度结合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既要吸收传统的效果,也要学会创新,吸收现代音乐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地方戏曲音乐上,使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合理地融合,并采取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改革。随着西洋乐器在地方戏曲音乐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使广大观众对戏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还可以使中国的戏曲能够更快速地走向世界,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认可和接受中国戏曲音乐。用音色纯美的双簧管来服务我们的地方戏曲,使我们的戏曲更加完美,让中国地方戏曲音乐这一瑰宝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张贵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1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