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宋山水画的意味与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美学命题,认为作品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本文以“有意味的形式”为切入点,探析南宋山水画以独特的构图、诗意的追求展现出来的独特“意味”。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边角之景;诗意追求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意味”是艺术作品所能唤起人们心灵的某种特殊的情感,极为特殊,不可名状;“形式”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艺术家通过用笔、构图、赋彩等特定的形式安排和组合进行艺术创作以传达自身感受。南宋山水画作为山水画史上的又一高峰,其对诗意的极力倡导、独特的“边角式”构图,充分体现了“有意味的形式”。
  北宋末年,战乱频发,靖康之变金军掳走徽宗、钦宗二帝,赵氏王朝南渡临安,南宋始成。不同社会背景,风土民情的差异,地域因素的影响,使山水画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巨大转变。
  一、独特的意味——诗意追求
  中国山水画以诗情入画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王维,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却要从南宋算起”。
  南宋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社会背景发生变化,山水画家们独辟蹊径,在画面的营造上大都追求一种诗意和神韵的表达,以彰显自我个性。这一时期画院流行用诗句做题目进行考试来进一步考察画家能力,比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等,都是要求画面进行一种诗意的表达,“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便成了画家们不断探索的目标。“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要求”。然而由于这一时期国土破碎,江河日下,统治者无能软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文人志士空有一腔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寄情于山水之中,《雪江卖鱼图》《寒江独钓图》《秋江暝泊图》《风雨归舟图》……它们大都是画家在一种极其有限的场景中,选择一定的对象、题材,进行情感的抒发,以表现出特定的诗情画意。
  在画家笔下,诗意性的绘画境界流露着文人内心的理想境地,对政治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人生淡泊的感悟,纷纷流露在画家笔下:深堂琴趣、风雨归舟、寒江独钓、柳溪归牧……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流露着生活趣味的诗意性,画面的留白更增添了许多模糊性,使观者在进行欣赏时更加自由,可以自己去进行“填空”,畅神遨游于画面意境之中,浓厚的平凡生活气息,更加引起欣赏者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二、“边角式”构图
  南宋山水画围绕着特定的意味,展现出独特的形式感,最典型的就是“边角式”构图了。
  北宋时期,以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全景山水”式构图成为山水画坛的主流,画面布局辽阔浑厚,山体层峦叠次为主,辅以云、水、房屋等景物进行点缀,满幅铺陈,山高水远,却毫无拥挤,画家于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对“全景”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悠远恢宏的艺术境界,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随着地域环境、文化思想等因素的转变,山水画的审美及构图形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南宋时期的山水画摒弃了北宋时期“全景山水”的构图布局形式,以“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构图章法、简约空灵的艺术风格、局部边角的景物刻画烘托出无限的意境,绘画内容与风格融画家个人思想为一体,经过不断发展,“半边”或“一角”式构图成为南宋山水的显著代表。而从“全景山水”到“边角山水”的转变中,李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李唐,擅山水、人物,其山水变荆、关之法,笔墨峭劲,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之先河。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作品《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南渡前画作,画面中间主峰高耸,云雾缭绕,虽是上留天、下留地的“全景式”构图形式,却在画面近景松树林的刻画中采取了拉近景物刻画的手法,“是‘边角式’山水构图出现的最初形式”。而以他的《清溪渔隐图》为开端,画面只截取了一小段景物,景虽有限,却彻底改变了“全景山水”的构图原则。
  南宋山水画一改前人传统的俯视法,采用平视,远近取景用云烟进行艺术处理,使得近景更加精致细化,远景更加清旷虛淡,画面虽留有大片空白却独具意味,尤以马远、夏珪为最。
  马远幼承家学,天赋过人,其山水画虽沿承李唐风格,但又展现出自家面目。他将构图删减得更加概括,取景局部,把画面主体置于一角,笔墨渲染淡化远景,改“全景式”构图为空间感强烈的“残山剩水”之画风,其“以偏概全”的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意境体现得更加充分,“马一角”是其真实写照。他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以铁线描绘一叶扁舟,一老翁正俯身垂钓,寥寥数笔勾画出水纹,四周几乎都是空白,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空白处更加表现出浩渺的江水以及无垠的空间感,更加突出了一个“独”字,使人愈发感觉到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马远创作的《寒江独钓图》便是这首诗的写照,细品这一诗一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艺术趣味跃然眼前。
  与马远相齐名的夏珪,其山水画善于提炼剪裁,笔简意足,构图取景多为半边,近景突出,远景缥缈,画面空白较多,以局部表现整体,意寓南宋偏安一隅仅剩残山半水。作品《溪山清远图》描绘了江南晴天景色,画面群峰、茂林、楼阁、渔舟等景物疏密得当,变化甚多,极具韵律感与节奏感,画面空白处笔尽意连,通过空白的渲染,近景更加细腻逼真,远景更加空灵迷茫,极简略的构图、无限的空间纵深感,带给欣赏者勃勃的诗意与想象。
  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论自唐到元的五次山水画变革中指出:“山水至唐代大小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元末黄大痴、王叔明为一变。”以“南宋四家”为代表的“边景式”山水画,一改北宋“远观其势”的“全景式”构图,归简为“进取其势”的“边角之景”,画面留白的应用,细节真实与诗意追求并举,使南宋山水画日益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南宋山水画追求诗意的表达,画面由“传山水之神”过渡到“抒我之情”,为元代绘画抒情写意奠定了基础。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山水画坛,重视画面意境的表现,以抒发画家的内在情感,正所谓“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
  而至明代,以戴进为首的画家山水画学李唐、马远、夏珪,学者甚多,形成了绘画史上第一个以地区为名的画派——“浙派”。后众吴伟、蒋嵩等上溯“南宋四家”,近师戴进,形成了“江夏派”,与“浙派”同出一系。南宋“边景式”山水画多以小品团扇为主,明清以来这种形式也成为艺术家们把玩笔墨的常用方法,明清册页更是其延续。
  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南宋山水画以“边景式”构图、细节忠实与诗意追求的独特“形式”排列组合,达到了“状难言之境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马钟元,周金环,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2]梁艳.五代、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审美特征嬗变[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181-182.
  [3]王新宇.解读阿恩海姆“张力”——以“全景山水”和“边角之景”为例[J].西部皮革,2019,41(04):115.
  [4]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8.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79.
  [6]秦菁怡.南宋时期小景山水画的诗意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5.
  [7]王雨.南宋院体山水的艺术魅力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04):74-75.
  [8]宋晓雨.浅析南宋山水画的风格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1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