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非营利机构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意义,剖析了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最后,针对相关结论提出加强校企联合,增强专业管理;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自创收入两点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机构;社会责任;专业管理;自创收入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国内外各组织机构筹措物资,援助武汉,这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非营利机构。笔者以该事件为背景,展开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通过相关理论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中的战略层次分析和自创收入两个方面,分别对非营利机构影响社会责任行为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专业化的人才管理和培养、自创收入占比的提升有助于推进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结论。
  一、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研究意义
  2019年12月31日,一个极其平凡的周二,湖北省武汉市卫健委的一条官方消息,已发现27例和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的肺炎病例,如同重磅炸弹,让这一天变成了载入史册的一天。从疫情初始到大爆发,再到如今逐渐得以控制,已过去近五个月,这期间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这三部门的机构和团体在资金筹集、物资运送、人力援助等方面无不竭尽全力,支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和其他资源不充足的地区,而非营利机构对本次疫情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截至2020年4月26日,仅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慈善总会与红十字会筹集的捐赠资金就高达114.63亿元,拨付资金108.66亿元,还有其他省市的慈善机构、基金会、救助组织等非营利机构,甚至世界各国的非营利机构都向武汉伸出援手,出资出力。非营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作为独立于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扛起了它应尽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大众众志成城抵御疫情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发挥了其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同时,非营利机构也在发挥着它们的组织性、民間性、志愿兴和公益性,号召更多的组织和机构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而这些职能正是政府和营利性企业无法替代的。
  从上述背景可以看出,中国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通过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上显示的数据变化,也可以预测出非营利机构将有可能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政府开始逐渐收拢权力,通过监督、对话、引导、合作的方式扶持、提升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第三部门”力量的发展,如此简政放权,不仅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管理,也有助于非营利机构即社会“第三部门”增强不同领域社会组织间的沟通交流,激发非营利机构自身管理的活力和创造力,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社会治理不断向更加合理化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非营利机构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的非营利性机构在自身发展与对社会责任的影响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法律制度相对不完善、机构内管理缺乏规范性、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也使得一些非营利机构无法正常发展,甚至由于内部管理缺失导致机构偏离最初目标,形成寻租、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造成公信力缺失、负面舆论甚嚣尘上等现象,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对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行为影响问题的探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不仅会成为阻碍非营利机构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影响非营利机构的公信力,也会对社会的良性治理、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社会责任行为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笔者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社会责任讨论,探讨什么会影响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影响这一课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
  关于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分析,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内部专业化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正面影响
  非营利机构虽以非营利性为其代表性特征,但归其根源其组成成分仍然是“人”。从机构成立到逐步发展再到走向强大,这期间任何环节都需要“人”来工作、组织、协调、规划,从而使其内部能够正常运转,进一步才能谈其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这里,我们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非营利机构的非营利特性代入,以其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为研究目标,来进一步讨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内部专业化水平,对非营利机构社会责任发挥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组织)内部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对于非营利机构的成长发展和内部管理,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将其视为一个以非营利为特性,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目标的组织机构,如此就不得不提到企业管理中常用的发展战略这一指标,作为非营利机构也应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总体上来看,很明显处在最高层次的是创新战略,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收缩战略,处在中间位置的是维持战略。而在成长战略中,又以通过吸纳优秀的机构成员壮大员工队伍、接受公共监督、建立组织文化和品牌提升公信力等形式的外部成长战略,以及拓展筹资渠道充实储备资金、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培养等形式的内部成长战略,向更高层次战略发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其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
  由于战略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它的层次是逐步提升的,所以要非营利机构获得持久发展动力,以便产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能力,就必须不断提升非营利机构的战略层次。只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持续进行,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体现在增加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从总体上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拓宽眼界,提升机构项目水平,提高非营利机构的战略层次,形成内部良性运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影响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这种组织内部培养出来的特有的“软实力”,有助于非营利机构形成自己的组织文化,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潜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机构内管理者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使管理者能够“因才分工”,让员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其才能,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非营利机构社会责任的发挥,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   (二)拓展筹资渠道,提高自创性收入占比,与非营利机构发挥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有正相关关系。
  就我国目前的非营利机构发展状况来看,其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多数非营利机构尤其是规模较小、发展初期的草根组织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和补贴,而政府的补贴并不能满足每一个组织的发展和项目需求,如此一来,资金的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同时,这些非营利机构逐渐会习惯于政府定期定量的拨款和补贴,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有限的项目工作,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的格局,逐渐丧失开拓创新精神,使机构内部缺乏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如此恶性循环,不但增加了政府对非营利机构财政补贴的成本,更会使非营利机构思维趋向于僵化、行政化,削弱非营利机构的自主成长与发展的能力,更不利于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发挥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非营利机构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与依靠政府的固化思维也使得这部分非营利机构发展较为被动,且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对筹资方的把握,使其在资源依赖中无法高效使用资源,更无法建立与合作方更进一步的紧密合作关系,不利于其对社会责任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随着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其自身除了要适当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更应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深入探索了解公众对非营利机构产品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服务受众。同时,非营利机构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宣传平台,让社会公众对其有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并通过宣传有意义的价值观、态度等无形产品,如:“吸烟有害健康”、“贫困孩子需要救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来引导公众对其的认可,从而增加对有形产品的需求(如:戒烟糖),以此来增加非营利机构的自创性收入比例,在没有政府拨款或少量拨款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运转。如此,不仅能够降低政府对非营利机构财政补贴的支出,还能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承担社会责任的职能。因此,拓展筹资渠道,提高自创性收入占比,与非营利机构发挥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有正相关关系。
  三、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的政策建议
  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的大背景下,在武汉红十字会爆出不作为丑闻的社会舆论中,非营利机构对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问题再一次让我们深思。就此,笔者对非营利机构影响社会责任行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自创性收入占比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校企联合,增强专业管理
  非营利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开发。加强校企联合,形成大学生可以定期到非营利机构内实习,非营利机构能够定期请学校相关领域老师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的双赢机制。内部员工除了需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机构内部需要的特有的专业技能。在非营利机构内部形成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成员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建立和完善非营利机构吸引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管理者,有助于非营利机构的长久发展;此外,加强非营利机构自身的组织建设,提供温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积极有序的内部奖惩机制,注重鼓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外部宣传与交流,能够提升非营利机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双管齐下使组织发展壮大,促进其发挥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积极影響。
  (二)拓宽创收渠道,增加自创收入
  非营利机构的组织形象是其面对社会公众与利益的重要表现性特征,是外界公众及利益相关者的直观感受,因此在非营利机构稳定发展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组织公益形象的优势。一是发挥机构成员的人脉资源,拓展渠道,增加机构资源;二是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通过举办公益性和具有影响性的活动,积极宣传,在公众眼中建立影响力,吸引人才、技术、资金,提升自创收入占比;三是开拓创新,在满足公众对现有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受众满意度。此外,非营利机构可以设立具有鲜明组织特色、引发公众共鸣的项目和活动,针对不同公众设计个性化、唯一化的活动与服务方案,提升其公益活动的社会贡献度之余,还能够凸显其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一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2] 陈钊,王雪红,刘悦欣,李金盛.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筹资问题[J].现代商业,2019(16):107-110..
  [3] 韩俊魁. 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承担的四个命题[J].社团管理研究,2009(12):7-10.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红桥支行,天津 30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4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