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雕刻技法角度浅谈古玉鉴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玉器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从未间断过。玉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古代玉器收藏的火热,仿古玉器泛滥,成为收藏爱好者最头疼的事,所以对古代玉器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古代与现代玉雕制作工具、典型雕刻技法进行比较,从中总结玉器鉴定方法,希望能对古玉收藏爱好者有借鉴作用,不足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古代玉器;雕刻技法;鉴定
  我国制玉工艺源于石器的制作,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古人就已初步掌握了制玉的工艺技术。“玉,石之美者”。其实,古代“玉”的概念非常广泛,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还有水晶、玛瑙、滑石、石英石、煤精、天河石、绿松石及地方玉种,如辽宁岫岩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等,自古就有“千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玉石本身只具有自然属性,经过人们的雕琢才被赋予人文精神,即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我国玉器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地发展,是有文化基因的,其实就是玉的本身。古人在取玉打造、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对玉的质地、色泽、硬度、油润度等物理性能逐渐认识和积累,并引起美的感受,用玉料制造装饰用器是最初的用途。《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说明当时礼制森严。玉又有五德、六德、九德、十一德的说法,“以玉比德”,玉成为君子的必佩之物。
  那么玉器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古人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玉器雕刻技术才逐渐成熟。玉器的雕琢一般要经历选料、切割、设计、画活、雕刻、打磨、抛光等工序,每道工序所使用的工具和雕刻技法不尽相同。
  1 雕刻工具
  1.1 砣机
  砣机即磨玉机,清人称“水凳”,明人称“琢玉机”。古代砣机是制玉的主要工具,其功能是夹住砣具,利用外力带动砣具转动,加上解玉砂对玉器进行碾磨。其转速约每分钟450转。①
  现代玉石雕刻多使用“横机”,集切割、雕刻、抛光于一体,一机多用,故称“万能机”。因是电机带动,其转速达每分钟2880转。另外,还有一种小型的手持电动雕刻机,转速能达到每分钟50000转。
  古代砣机的特点都是正反转,正反转加工的玉器具有局限性,这为我们在工艺痕迹上寻找规律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其特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转动时的行程短,这就决定了在玉器上一次性完成的阴线是短促的,一般不超过1厘米;二是由于转速慢、力度小,这就决定了一次性完成的每条阴刻线的深度是较浅的;三是由于转速慢,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在玉器表面打磨了一次,增加了其光洁度。②
  1.2 砣具
  新石器时期的“砣”可能是木质、骨质或石质的,夏商周时期变为铜质,春秋战国时期变为铁质。以后基本上都是使用铁质的砣加解玉砂(蘸水)来进行雕刻。砣的种类有铡砣、錾砣、钩砣、轧砣、冲砣、钉砣、碗砣、膛砣、弯砣等。
  现代玉雕行业仍使用砣的概念,只不过成了铁与金刚砂的结合体。切割用金刚切片,打磨用平砣、冲砣,打孔用金刚细针,其他金刚磨头还有喇叭形、球形、枣核形、鹅蛋形、圆柱形、钉形等,这些磨头都要有横机或手持雕刻机带动,再加细流水就可以进行雕刻,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效率高。
  1.3 抛光工具
  古代抛光工具有砺石、石粉、木(竹)片、毡砣、木砣、兽皮等。现代玉雕有专门用于抛光的震机,配有磨料、冷光粉、冷光液、川蜡等,还需要各种目数的砂石条、毛刷、水砂纸、牛皮抛光轮和钻石膏等。当然,对不同硬度的玉石采用的抛光工具也是不同的。
  正因为古代与现代所使用的雕刻工具不同,所以在玉表面留下的“痕迹”亦不相同。古代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解玉砂,它与玉不断地摩擦,因为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玉的表面在雕琢的过程中就已形成光泽,战汉时期的玉器表现较明显。
  2 典型雕刻技法
  高古玉受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代又有其特殊的工艺特征:商朝的“折铁线”、西周的“一面坡”、春秋的“隱起纹”、战国的“透雕”“平雕”“浅浮雕”、西汉的“游丝毛雕”及“汉八刀”等工艺,它们是具有时代风格的典型技法。各时代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但无论怎么发展,这些雕刻技法主要会涉及阴线、减地、镂空、钻孔、拉丝等基本技法。
  ①阴线,指低于玉器表面的凹线,是较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古代阴线有以下特点:一是使用的解玉砂痕迹,即阴线凹槽底部可见明显凹凸不平,且包浆有浑厚的磨砂质感;二是由于砣速很慢,所以阴线交叉的地方基本不会出现崩茬现象;三是阴线转角有明显歧出,且歧出痕迹方向慢慢改变,自然不刻意;四是阴线有接刀痕迹;五是接砣紧密,不会出现断砣现象;六是除了战汉的“游丝毛雕”之外,所有的阴线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现代砣具做出的阴线会较长、较深,可一次性完成;带弧阴刻线拐弯的地方,阴线会稍粗,螺旋纹跳刀明显,还会出现绝对平行的划痕。要想做出弧线,工匠只能用一笔一画的直砣痕组成曲线。由于砣盘大,弧线的不少地方会出现毛刺,只有现代工具才能一刀就做出连贯的弧线。
  ②减地,指把基础平面减低以突出主题纹饰的表现方式。古代减地起主要作用的是解玉砂,它会使玉器出现粗细不等、杂乱无章的砂划痕。现代玉雕会出现粗细一致、平行的划痕。
  ③镂空,指在器物上用雕出孔洞的方法,使玉器造型更丰富、更有立体感和灵动感的特殊工艺。古代的镂空常用线锯制作,故多有线锯痕迹。而现代用电动砣具镂雕,没有线锯拉丝痕,镂空处断面只有螺旋纹。
  ④打孔。古人打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桯钻法,又称杆钻,钻杆如圆棒,使用桯钻钻孔加解玉砂,分为单面钻与双面对钻两种。单面钻因受钻面用钻时间较长,其孔径要大于对面者,孔形似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而孔壁稍显凹凸形。双面钻的两个孔形基本相同,有时两面钻的两次钻头相接处,因钻头较圆,孔壁上会留下一周凸起而尖锐的台痕。蜂腰孔、喇叭孔、马蹄孔等均为桯钻法制成。①另一种是管钻法,是使用圆管形钻具钻孔的方法。其孔的形态特点是两端孔径大小相同,孔壁平直光滑,有粗糙的螺旋纹。钻孔方法分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单面钻孔形垂直。双面对钻时,常常会因两次用钻,钻具取位有差距,其圆心未必在一条直线上,致使由于错位而在孔壁上留下凸起的台痕及有台玉芯,管壁上会留下粗细不等的螺旋纹。②现代打孔多采用电动工具,其特点是无光泽、弦纹细密均匀且有规律。
  ⑤拉丝。古人“拉丝”比“打孔”效率高,所以镂空采用拉丝。其痕迹的最大特点是比较凌乱、不平行、深浅不一。而现代“打孔”比“拉丝”效率高,所以采用“钻”的方式,机器工痕呈现规则的平行线。
  以上是古代与现代玉雕典型的雕刻技法,掌握了古代与现代玉器在使用工具和雕琢技法上的不同,接下来就是鉴定实践。当然,古玉鉴定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工艺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还要了解每个时代的玉料、器形、沁色、纹饰、包浆等。
  初玩古玉者,切不可贪大求全,最好先从简单的素器入手,也就是没有纹饰的素面玉器,可以购买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的残片。观察古玉一般采用60~120倍的放大镜,学习、掌握古人是如何进行玉料的切割、打孔、打磨和抛光的,鉴定经验也就一点点积累起来了。素器掌握了,就要研究带工的,完整器价格都很贵,可以从残片入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沁色及纹饰等方面特征,要多看、多摸、多总结,自然而然就能鉴定出真假了。
  随着现代玉器作假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古玉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经常去古玩市场,多研究玉器的伪品为什么假?假在哪里?不断地认识“新品种”,这对鉴定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古玉的鉴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要下大功夫。既要学习前人的传统鉴定方法,又要学习现代科技手段,两者结合起来,不断积累经验,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8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