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之一,使国内院校的规模和影响力得到提升。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018-02
  截至2019年6月24日,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31个,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合作伙伴涉及3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每年招生超15万人,在校生超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占90%以上,毕业生超过200万人。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下,中外合作办学却肩负着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及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任。
  一、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地域及学科分布失衡
  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我国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地域办学质量不同问题。不同地区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时,项目及经济发展质量拥有一定的区别,导致项目开展的效果同样不同。通过大数据显示,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时,主要的办学地点仍在东部地区,我国的西部地区及北部地区,基本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是因为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差,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时,难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项目及学习机会,导致其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较差。而在东部地区,比如说福建、广州、浙江这些地区则拥有非常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厦门大学为例,厦门大学拥有非常多的不同学科、不同种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此,要想让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均衡发展,根据西部地区存在的优势,帮助西部地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另外一个数据进行分析,当下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项目主要体现在工学和管理学,其他学科占比较低。如何更好地去平衡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及学科分布失衡的问题,成为当下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应考慮的问题。
  2.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当前,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量十分高,人才的质量也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师资力量,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教师,还有国外的优秀教师。当前由于监管不力,并且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导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1.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政府部门要做好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资源的宏观调控,解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存在的区域失调问题,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西北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倾斜,让西北部地区的高等院校能够有经济条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教育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西北部地区开展中外办学一定的政策补贴,无论是优惠政策还是增加学校交流的名额等,都能够提高西北部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也可以让更多的外方学校到西部或东部不发达地区交流合作。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学科设置过分功利化问题。常见的中外合作办学中所开设的学科大部分都是工学,或者是管理学,其他种类的学科开展的数量非常少。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主管部门及各高等院校的负责人,需要了解当下不同高等院校的不同优势专业,分析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类别,在高等院校内引入更多的中外合作优秀教育资源,平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学科种类、数量的问题。以厦门大学为例。厦门大学本身中外合作教学的质量较高,并且肩负着“一带一路”的重任,它也是双一流大学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在厦门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科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办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不仅如此,在实际开展办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办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我国开展的教学中,应了解如何办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从国外引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跟风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让更多的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的优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高等院校管理者应有效地展示自身的优质学科教育教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以吸引更多的外方合作办学。推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稳定发展,满足“一带一路”下的教育教学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我国政策始终在帮助中外合作办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对来到中国的外方院校及机构进行甄别,与其中的优秀院校深度合作,引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经验,不断地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效果。
  2.设立监督机构
  以往的教育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应完善监管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都存在着监管相对较难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专门的监管机构。考核效果不合格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项目和机构,勒令整改,并且规定整改的期限。如果在期限内,整改效果达不到标准,则可以停办,防止出现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想要真正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质量,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形式主义。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对某有一些国家、某一些合作项目要专门评估,对所有来到中国与中国高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深度分析,设立专门的评估标准,真正做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有效监管,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往我国在招生方面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前,应对招生进行调整,明确生源、生源数量、有针对性地招生。很多学生在不了解中外合作办学这一项目,为此,作为高等院校也需要不断提高项目本身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该项目。对生源也要严格把控,特别是针对中外办学。很多中外办学需要生源本身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作为招收的机构,需要对学生的英文水平及英文分数严格把控,确定所有学习该项目的学生的外语水平。学生如果需要赴外留学,则需要进行基本的统计,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赴外学习的数量。一方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办应该扩大招生范围,并且招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生源,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扩大合作办学的社会效益。
  3.教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团队存在着优秀教师数量少、专任教师数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对我国一系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进行筛选,选择专任教师任教,减少聘任教师数量。让教师在日常工作时能将自身的全部精力集中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选择和聘用外方教师,要真正地去了解外方教师的教育教学背景,应选择教学背景和教学经验相对优秀的外方教师。让外方教师了解中方文化,在教育教学时,考虑到中方的生源及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存在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抓住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趋势,注重教育资源的平均化、优质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众,琚桐,俞杨熙,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以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2):54-61.
  [2]李晓华,刘静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6):79-84.
  [3]夏天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研究[J].四川建材,2018(12).
  [4]李宗民,杜建慧.基于成果导向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11).
  [5]章永刚.“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反思及模式转型[J].机械职业教育,2017(12).
  [6]陆胜蓝.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