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体语义系统的工具性考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和重要参照物。通过对人体十二个主要部位和器官词语义的共时与历时、人体域内及跨人体域的发展演变考察,发现人体语义系统主要有三大工具性功能:计量功能、指称功能和文字辅助功能。其中,计量功能包括计量部位、计量整体、计量动作、计量宽度四个小类;指称功能包括人身指称和社会指称两个小类;文字辅助功能包括构词、文字替代、记音三个小类。人体词的语义和形式特征为人体词的工具性用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人体语义系统 工具 核心特征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51-02
  人体各部、各器官是人认知自身、外部世界,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遵循着由近至远、由熟悉到陌生的认知顺序,即所谓的“近取诸身”。尽管人类至今对人体的很多奥秘依然知之甚少,但相对于外界,人类对自己身体的性质、功能、状态等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运用得非常透彻了。相对于物质实体的工具而言,人体部位对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来说具有随时随地的可取性和可利用性,决定了某些人体部位更易于被用作认知世界的工具。人体部位的这种便利性使人类在认知外界事物的时候经常会将人体部位作为认知世界的桥梁和标尺。由此,人体很多部位被赋予了工具意义,而人体语义系统也具有了工具性。
  笔者搜集了有关口/嘴、眼/目、面、手、脚/足、指、头/首、身、背、心、血、骨等人体词的相关语料,着重考察了人体词在文字初始阶段(大多数人体词出现在先秦时期,少数人体词晚于先秦,如“嘴”大约出现于唐代,“脸”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之后各朝各代的语义演变和发展,分析了人体语义系统作为认知工具的种类,旨在挖掘决定和制约人体工具性的因素。
  一、人体工具性的类型
  在纳入考察范围的人体词中,除少数出现得较晚的人体词如前面提到的“脸”和“嘴”,其他大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发展得非常完备,甚至出现了很多今天不再使用的用法。这些人体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出很多新的用法,同时也舍弃了很多旧有的用法。其中,人体词的工具性用法是人体语义系统不断分化和演变中产生出的最常见用法之一。
  人体词可以充当人类认知世界的计量工具、指称工具和文字工具。
  (一)计量工具
  人体词充当计量工具是人类认知自身和物质世界的重要方式。人体词常常被借用来充当计量工具,用于计量:相关部位的数量;相关部位所属整体的数量;相关部位动作的动量;宽度;相关部位所属、所容纳、所负担及经过该部位的它物之量。
  1.计量部位
  人体部位与动物部位在功能和形貌特征方面是非常类似的,因此人体词便进入动物域用于指动物部位,进而用于计量该部位的数量。例如,《水浒传》中“一腿羊肉”相当于“一只羊腿”。人的“腿”和动物的“腿”在形貌特征和功能等方面相似,因而“腿”也从“人腿”转指“动物的腿”,并用于计量“动物的腿”的数量。
  2.计量整体
  由于大部分人体部位都具有从属关系的特征,也就是总是从属于某一更大的区域或主体,因此人体词也可以用于计量该部位所在整体的数量。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体词“口”来计量人的数量,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数口之家”。也可以用“指”来计量人的数量,一人十指,因此《与黄师是书》中“三百指”指“三十人”。动物的“头”和人的“头”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特征,“头”便被用来计量有“头”的牲畜、鱼类、昆虫等的数量,如《聊斋志异·促织》中“头”被用于计量蟋蟀的数量。眼睛除去眼球呈孔洞状,因而“眼”可用于泉、屋、窑洞等带孔事物的计量,如《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中的“一眼方池”。人的面部除开五官,可抽象为一个近似的平面,因而我们可以使用“面”来计量具有平坦特征的事物,如鼓、纸张、墙壁。菩萨是照人类的样貌筑成的,因此可用“身”来对其进行计量,如《佛国记》中“菩萨五百身”。
  3.计量动作
  由于人脑的联想功能,人们在看到人体部位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该部位的动作。因此,我们也使用人体词来计量部位动作的结果和次数。
  例如,《太平广记》中“念天竺密語千口”,“口”用来计量人口“说话”功能的结果即所说出的话语。一个人的技艺首先是从双手的行为动作体现的,因此我们用“手”来计量人的技艺和技能,如《窦娥冤》中的“一手好医”。可用来计量人的技能的还有“身”,如“一身武艺”。除了动作的结果,动作的次数也可以使用人体词进行计量。例如“踢了两脚”借用“脚”来计量“踢”的次数,相当于“用脚踢两次”。《儒林外史》中还出现了“去一头”的用法,“头”表示走动的次数,相当于“趟”。
  4.计量宽度
  由于人体部位在生活中的便利性,人类在认知和考察身边事物时甚至可以直接用人体部位来丈量其宽度和深度。其中最为便利的便是手和脚,常见的有“指”“拃”“步”。其中涉及人体部位词的就是“指”。一个手指的宽度叫“一指”,《儿女英雄传》中有“一步挪不了三指”,“三指”就是三个手指的宽度。这是夸张,形容女子故作嬌弱,走路一挪一摇。
  (二)指称工具
  人体词还可以充当指称工具,便于人类明确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人体词的指称功能包括人称指称和社会指称。
  1.人身指称
  “身”指人自头顶至足的整个身躯,即整个人体,与人类自我认知中“自我”的整体性高度契合。因此,在人体语义系统中,“身”可以用于说话人的自称,即用作代词,指第一人称“我”。早在西汉《尔雅·释诂下》中就记载了“身”作为自称的用法:“身,我也。”郭璞对此的注释是“自呼为身”。
  2.社会指称
  人体词除了可以用于人称指示,还可以用于指称具有某种社会作用、占据某种社会地位、拥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人,即用作社会指称工具。   人体部位可以用于指称具有某种社会地位的人。这与部位在人体中的空间位置有关。在人体中,头部位于最上端,眼睛位于头的前端,因此,“头/首”和“目”常常被用来指称位于社会顶层或队伍最前部的人,如“头目”和“元首”。
  人体部位还可以用来指称具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人。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人体词组合“骨肉”“骨血”,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子女等。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更多地用于指子女后代。
  (三)文字辅助工具
  除了作为计量和指称工具,人体语义系统在人类文字的发展中也是功不可没的。人体语义系统对于文字发展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人体语义的多元化发展上,也表现在人体语义系统对文字记录和发展的辅助作用上。人体词作为文字辅助工具,可以帮助记录人类认知的发展和过程。
  1.构词工具
  人体词都有实在意义,属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具有强大的构词功能。然而,人体语义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虚化的现象,虚化后的人体词常常放于实词之后,作为词缀来使用。也就是说,人体词虚化为汉语构词的辅助工具。
  “头”可以作为词缀放在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根后构成名词。例如“石头”“做头”“甜头”。“做头”表示“做的价值”,“甜头”表示“好处”。人体词也可以放在方位词后构成复合方位词。常见的是“头/首”“手”“面”,例如“东首”“上手”“下面”,分别表示东边、上方、下方。
  2.记音工具
  人体词由于其常见性还被用来当作汉字的记音工具。
  人体词作为记音工具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记录外来词的发音,即对外来词的音译,如《大同书》中用“骨”来记录英文单词quarter的发音,义为“一刻钟”;其二,记录自然界声音,即作象声词,如“骨碌”用于记录滚动的声音,后进一步扩展为表示滚动的动作。这种功能中的人体词只提取了发音上的特性,与人体词的本义概念并无半分关系。
  3.文字借用工具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列举了很多人体词的通假用法,其中较典型的是有本字的假借。所谓“假借”即指借用一个字来替代与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用来替换的字是“假借字”或“通假字”,被替换的是“本字”[1]。人体词因为其常见性和常用性常常被借用来充当假借字。这样的人体词不仅是因为和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也可能是因为字形和写法与本字相近或相关。有的时候人体词作为“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在意义上也有所关联。
  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的“授手于我”借“手”代替“首”,指首级,这是音借,即由于读音相近而被借为另外一个字的替代工具。《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中“疏行首”的“首”代“道”,与本字“道”在字形上相关,为形借。《吴宫辞》中的“睡脸初开”,“脸”代“睑”,两字不仅发音相近,字形也相关,为音形同借。
  二、人体语义的核心特征与工具性
  如果我们对词义进行分解,可以得到该词的语义特征,或称语义成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体词的语义成分来描述它的性质、状态、功能等,并研究該人体词在人体域和非人体域的演变发展。这些特征不仅包括语义上的特征,也包括形式上的特征[2]。
  语义特征是人体词的首要特征,主要由其所指的人体各部的静态生理特征和动态生理特征构成。静态生理特征包括功能、方位、数量、颜色、形状、大小、宽窄等。动态生理特征包括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式、结果、目的、时间等特征。进入文字系统后,人体词又拥有了形式特征:语音和字形。
  三、结语
  我们对人体词的语义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是因为人体词的特征在人体语义系统的演变分化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同一部位的不同特征,甚至同一特征,会演变和分流出不同的工具性用法。人体词的语义特征在人体语义系统工具性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部位的数量决定着该部位可以代表和计量的整体的数量;部位的空间位置决定着其所指称对象的社会地位;部位的形状、颜色等也决定着它所能跨域承担的语义职能。总之,分析人体词的语义特征和形式特征是研究人体语义系统演变源流的关键线索。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74.
  [2]徐烈炯.语义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16.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