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无时无刻不凸显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重视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经过几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主体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待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主体性的确立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能够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但受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所限,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还较弱。基于此,从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197-03
  一堂好的思政课,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体现着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充盈着心灵互动的热情、激动、憧憬和情感激荡,引导学生走向精神和人格的高地。[1]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好思政课的主体,其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范围内,使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认同和遵守课程传递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厚植“学生主体性”的土壤,使“教学效率”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一、思政课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核心,创新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想要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高中生的思想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广阔、自信积极、平等意识强;因此,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关系非常重要。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现代哲学对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进行反思批判,确立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指导。教育领域在这种哲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探讨教育的主体问题。现代教育达成了一个基本理念:学生是一个有自主学习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学习主体,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育不是教师单向传输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2]此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学生受到更多重视,学生不再只作为被动接受知识者,而是有思想有意识的行为主体。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和尊重不同学生在性格和认知上的差异;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权、讨论权、质疑权和反驳权,重视学生的需求;最后,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潜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增强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需要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获取知识非常重要。教育活动是把前人在科学技术、知识结晶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积累的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或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课具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特点。想要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认同观念并身体力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在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者,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进学生的技能,为学生服务。其次,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对今后发展至关重要,使学生自发地提高主体意识,增强主体性,自觉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学生的主体性对思政课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政课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二、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弱的原因
  (一)学生认知水平制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遗传基因、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教育背景不同,形成对待事物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各不相同。积极参与课堂、乐于观察和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所传递的知识和观念,并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其发挥主体性打下基础。反之,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生活经验、不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则会难以吸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接收程度不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二)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1.教育目标达成过于片面
  教学活动无法脱离教学目标单独进行,教学目标是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也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更关注的是學生的分数,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课堂上缺乏不同观点的碰撞,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高分目标的把控下,学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被压制。因此,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理论支撑,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内容体现着时代性强的特点。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而教材内容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存在滞后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不能将课本传递的价值观念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学生的智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讲授法耗时少、效率高,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讲授法是教师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方法,对内容和语言要求较高,且容易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不易激发思想碰撞;容易出现“满堂灌”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降低。
  (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课程评价是用来明确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而完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方式,具有激励和引导功能。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价主体方面,学生应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主体,但是对教师素质、教学效果、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的评价权掌握在学校的管理者手里。教学效果最终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学生最有发言权。在评价结果上,过多看重终结性评价,即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减退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增强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制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一个直接原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第一,加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方法。在自主学习中可以通过目标、内容、完成状况和评价等对自己的能力形成客观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第二,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合作思考和独立思考有效结合起来。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第三,重视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步骤,养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培养创造力,发展主体性。例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合作或探究的方式学习文化传播的途径,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商业贸易是如何传播文化的,这种在轻松的氛围中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比教师单方面讲授更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二)完善教师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多维化
  教学目标是引导和衡量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学目标应坚持多维化,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等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目标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分数,用成绩给学生分类,导致学生盲目追求分数,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多维化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引導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多方面、多维度制定教学目标,改变了以成绩评判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固有观念,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自信,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师方面,推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能力。要求教师具备把教学内容寓于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真切地理解和认同教学内容。第二,要提高内容讲授生活化的能力。想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师要把理论性强的内容转化成学生爱听的内容讲授,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第三,提高教学模式生活化的能力。要使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提高教学语言生活化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生活化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第五,提高教学工具生活化的能力。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网络平台、慕课和VR技术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方面,推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就要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即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具体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更易理解的、直观的生活行为或思维,如经济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家庭生活为例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有利于更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同。
  3.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首先通过现场观摩、自我评议及观看实际课堂讲授的录像带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评议。[3]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教育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微辩课堂”等方法改进自己的不足,用表扬鼓励和总结自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第一,提倡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师要掌握不同学生之间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差距,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例,运用“微平台”、自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微辩”氛围,在遇到重点难点时,通过教师的逐层引导,引起教师和学生间的良性思维碰撞,让学生在激烈、紧张和兴奋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第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时间分配等情况灵活适度地采取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和游戏等形式,激起学生热情,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增进知识和能力。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路人,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第三,重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解知识的原理,构建知识体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程序和方法,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坚持评价方式多元
  1.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他评   要把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等做出评价,作为信息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学生很少做评价主体,只是评价的对象,这忽略了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且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学生的改进方向。在自评中,学生可以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审视,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掉自己的缺点;在他评中,可以让同学相互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科学的教学评价要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把形成性评价也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是提高教学评价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与之前进行比较形成的评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以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判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导致评价很片面,不利于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成長具有引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更全面的成长,便于教师因势利导地在课堂辩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更加公平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四、结语
  在思政教育中,一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多元的评价方式,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和教师各方面素质,而且可以实现学生参与度、思维活跃度、情感融合度的真正落实和提升,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4]
  参考文献:
  [1] 王明霞.在“三个基于”中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更高境界:以晋浙名师联合教研活动中的三节展示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58-60.
  [2]彭菊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湖北大学学报,2015(2):144-147.
  [3]张艳红,张澍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之反思[J].教学与研究,2018(5):97-102.
  [4]徐明.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1(3):86-87.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