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亚里士多德三诉诸策略的政治演讲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演讲作为一种拥有巨大感染力、号召力的言语行为活动,备受国家领导人、政治家、学者的青睐,而演讲效果和修辞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古典修辞学的奠基者——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出修辞的三诉诸策略: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品诉诸。以普京的政治演讲为分析样本,探究亚里士多德三诉诸策略在政治演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三诉诸策略 普京 政治演讲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63-03
  在言语交际领域,人们会用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的言语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意识地借助各种语言要素(修辞手段)来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加强与听众之间的联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在社会领域,演讲是一种包含话语和社会意识在内的特殊政治活动。演讲中的政治演讲是政治家在一些官方指定场合公开发表政治言论的方式,并通过此次演讲潜移默化地将政治理念灌输给民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演讲不仅是个人政治形象的构建途径,也是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方式,同时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学的三诉诸分别是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人品诉诸[1]。在采取理性诉诸时,演讲者通过对原有事实的陈述和推理分析,建立起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同时演讲者力图通过陈述及推理分析将观点潜移默化地诉诸听众。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可以选择实例论证、列举数据、逻辑推理等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受众者则利用自身的思维逻辑、自身认知、知识理论体系对演讲内容加以判断理解,两方联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演说效果。
  情感诉诸,情感是沟通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桥梁,简而言之,即“投其所好”。如何把话说到听众的心坎里,一直是演讲者所关注的重点。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高等级生物,但是在演讲者营造的特殊语境下,感性因素则占上风,甚至会影响人的理性思维。因此,情感诉诸是演讲者通常会使用的言语策略,通过建立演讲者和受众之间的情感桥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演说的说服力。演讲者激起听众情感共鸣的方法有两个:第一,形象的词语;第二,比喻性或有韵律的语言[2]。形象的词语可以加深受众的理解和感知,从而触发人们的共情能力,并且唤起诸如触觉、味觉、听觉等各级感官系统。比喻性和有韵律的语言则是通过运用诸如比喻、拟人、重复等修辞手段和修辞资源引起演讲者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预期效果[3]。
  人品诉诸也可以称为信誉诉诸,这一手段通常建立在演讲者的个性、气质、道义、信仰等个人魅力上,一般来说道德品质高的人信誉度则高[4]。亚里士多德分别从两个方面解释人品诉诸。首先,演讲者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个人魅力会影响受众对演讲内容的接受程度,因为有时受众接受这项提议或认同所提理念,不仅仅是因为提议本身的内容或合理性,也可能是因为演讲者本身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信力及权威性。其次,演讲者通过自身营造出一种令人信服的氛围和环境,然后在自己营造的画面中,通过与听众的互动潜移默化地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人品诉诸比理性诉诸和情感诉诸拥有更大的说服力,人们更愿意去选择相信品德高尚、具有威望的演讲者,因为这些演讲者自身的优良品德,经过时间的沉淀,在社会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并做出良好的示范,因此演讲者自身的人品诉诸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更具有说服力。同样,若演讲者自身品行在之前就有污点,那么此人在演讲中则很难获得听众的信任,效果当然也不尽如人意。
  二、亚里士多德三诉诸策略在普京演讲中的实例分析
  1.理性诉诸在普京演讲中的体现
  理性诉诸通过对原有事件进行说理推理,增加话语的逻辑性和真实性,从而建立听众的立场,让听众信服。一个合乎逻辑的观点被人信服,通常是因为演讲者的推理和论据是具有逻辑性的,而不是因为演讲者的地位和所烘托的情感决定的,逻辑诉诸可以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可靠的信息来源、真实的历史背景、充足的论据和强有力的逻辑推理实现,理性诉诸不是以语言的情感和艺术性说服听众,而是凭借语言的真实性和因果事实等逻辑关系实现对听众的劝说。
  普京就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表演讲中就着力强调历史的重要作用,通过同根同源的历史记忆,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和与听众的共情力。如:“В Крыму буквально всё пронизано нашей общей историей и гордостью. Здесь древний Херсонес,где принял крещение святой 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 Его духовный подвиг – обращение к православию – предопределил общую культурную,ценностную,цивилизационную основу,которая объединяет народы России,Украины и Белоруссии. В Крыму – могилы русских солдат,мужеством которых Крым в 1783 году был взят под Российскую державу. Крым – это Севастополь,город-легенда,город великой судьбы,город-крепость и родина русского Черноморского военного флота. Крым – это Балаклава и Керчь,Малахов курган и Сапун-гора.”普京通過再现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共同历史,用历史坐标——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之地、俄罗斯士兵的墓地、俄罗斯黑海舰队故乡都源于此,用时间轴巧妙将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串在一起,展现了二者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历史关系,顺理成章推出克里米亚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结论,通过陈述这些历史事实建立起话语逻辑基础,同时运用推理来表现其政治理念,表达克里米亚重回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实属落叶归根,是历史之必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