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案例教学的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培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案例教学法给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学带来一定的成效,这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当前要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作用,将案例教学与活动型课堂有效结合,促进活动型课堂的优化和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探索出有利于培育學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对策。培育对策应具过程性,从理论储备到运用案例进行能力训练,再到生活实践,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思政课 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163-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化、素养化的发展。高中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一门学科。2017年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且政治认同素养处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广大教师们应积极探索出有效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策略。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可称为个案教学法、案例化教学。在《教育大辞典》中案例教学法被界定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给思政课堂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性、现实性和启发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青睐于使用案例教学法,意图使其发挥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相应的能力,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也能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教学法在这些方面对辅助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已然十分凸显,且在现如今提倡“活动型课堂”“议题式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下,更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教学与政治认同培育的关系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着重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在四个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是占据核心地位的要素,对评价思政教育价值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当前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致力于探索一条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育政治认同的路径。其中也涌现诸多针对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颖教学形式,例如议题式、情境式教学等以活动型课程为导向的课程形式。而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中,案例教学的效用凸显。在现今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如何选取案例、运用案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在课前精心选取案例,以便高质量地发挥案例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师可运用切合实际的案例来贯通整堂课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有效的活动等,以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当前政治认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未能发挥活动型课堂价值
  1.活动型课堂流于表面
  目前,在强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许多新颖的教学形式被教师们积极、广泛地采用,例如议题式、情境式教学等活动型课堂形式。活动型课堂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育人主阵地的作用,进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在火热开展“活动型课堂”的当下,普遍存在过于形式化、活动化的现实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活动型”课堂的设计过于“热闹”,课堂节奏过于紧张,学生整堂课“忙忙碌碌”做活动,而没有时间依托活动来做深入探究和思考。这让原本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促进学生素养形成的“活动型课堂”沦为“活动”,喧宾夺主,使“课堂活动”变为“活动课堂”,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活动来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形成。
  且现实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避“反”就“正”,教师普遍仅选取广为人知的积极的案例进行展示和讨论,导致正反教育失衡。但如果仅仅选择积极的案例,或许难以使得学生在课堂情境以外的复杂现实生活中依然坚定政治认同。应让“过热”的课堂“冷却”下来,不能为了做活动而活动。要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作用来提升课堂的教育价值,选择更具开放性的案例,给课堂留有更大的思辨空间,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政治认同。
  2.活动形式单一
  当前活动型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活动往往只局限在课堂中进行。应注意的是,政治认同素养是一种政治情感,教师仅从课堂培育和卷面考查很难捕捉到。政治认同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将会影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行为,这也为跟踪了解学生素养形成情况提供了依据。因此,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还需落实到现实活动中,还需将课堂开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引导、培育和考察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二)教师能力不足与复杂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
  一线思政课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理论不扎实、知识面不够广的情况。采用新教材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其更加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没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上好思政课,无法去回应质疑的声音。教师不“信”,如何引导学生“信”?教师理论不扎实,如何解学生之惑?
  在自媒体崛起的当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必然会接收到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且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大量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对博杂的海量信息,缺乏思辨能力的学生难以辨识,极易被有害的信息所误导。如果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堂避重就轻,不正面分析和解学生所惑,学生又如何能良好地形成政治认同素养呢?
  三、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路径
  要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素养,必须经过理论知识学习、情感上的认同、行动上的付出这三个步骤,这是一个由内化过渡到外化的过程。   (一)在理论学习中奠定政治认同培育基础
  首先,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是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就是要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因此,教师需引導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为学生讲解政治常识,再运用合适的方式去帮助学生理解。可将课堂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热点新闻、时政信息等紧密相连,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也能促进学生改变对思政课“枯燥无用”“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从而加强学生的认同感。
  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扩展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上好思政课,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当前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不再仅仅依靠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需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才能答学生所惑,才能做好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工作。
  (二)在案例探讨中培育政治认同
  思政课教师要敢于选取热点现实问题、敢于运用反面教育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对于那些学生所关心的、困惑的事件或问题,思政课教师不要避之不谈,而是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讲出自己心中所想、所惑。教师才能以此为依据及时进行疏导和引领,才能做到“及时纠偏”“对症下药”。作为思政课教师不能缩手缩脚,越是不敢正面解决疑惑,学生越是难以信服。以“反例”教育为突破,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形成学科特色能力。
  面对外来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学生很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误导。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所面对的问题和考验也更具挑战性,不仅要传授好理论知识、培育好学生的品德素养,还要提防网络带给学生思想上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环境时,应积极主动地利用课堂为学生们解惑。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取热议的现实问题作为辩题,讲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今后能客观地面对多元的价值观念。以“反例”来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去思考和批判,讲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在今后更加坚定地支持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三)在生活实践中坚定政治认同
  思政课教师要踏实培育好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将深刻地影响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为政治认同素养在学生发展方向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他才会对民族、对国家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而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最终还是要外化到行为活动上,就是“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以人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为基础的,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纸上谈兵”只是流于表面,须“躬行”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参与政治生活,从而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素养。例如,当讲到人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利、介绍监督方式和渠道时,不妨依据身边的现实问题拨打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投诉或提出建议,真正地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政治生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研学旅行、社区服务等。但需注意的是,依然不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必须做好活动设计。比如在活动出发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的要求、掌握实践所需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循循善诱、不断地引导学生;在活动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地探究和总结活动的成果和感受。实践在精不在多,教师要处理好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政治、学以致用、坚定认同。
  四、结语
  政治认同素养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培育的,是具有过程性、形成性的。当前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培育路径,发挥思政课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教育价值,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张志红.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4):12-13.
  [3]谢亚蓉.基于政治认同培育的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4):20-21.
  [4]李忆华,罗斌.“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5).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