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一直被视为学生心理引导的重要机构,随着高校心理健康筛查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的增多,高校资助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的层面,心理资助的重要性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通过探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内心不良情绪引发矛盾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初衷,从引发问题的成因入手,以便为辅导员、专业工作人员的心理救助提供依据,有助于“三全育人”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家庭經济困难学生 心理问题 矛盾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102-02
  随着高校改革招生制度的持续深入,学生人数增长的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多。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信息公告显示,2002年至2017年年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与成才支持,已累计覆盖31个省600余所高校。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已高达300万[1]。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理应得到重视。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威海某高职院校连续几年采用SCL-90症状测验的方式摸排新入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分析测验的因子评价,发现在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等方面的人次分布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且能够看出贫困程度越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越大。表1为该校2016年至2018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情况,根据SCL-90因子得分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
  从表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因环境的变化而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当将心理辅导和经济资助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2]。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外部环境,同样也受到学生内部素质、人格、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复杂的因素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只要承担努力学习的责任,还要承受来自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家庭期望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引发其“心理贫困”。他们表现出的各种不良情绪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类矛盾所导致的:
  1.虚荣攀比与经济困难间的矛盾
  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缺乏家庭的关爱且受到落后经济、文化的制约,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即便对未来满怀憧憬,但当同五湖四海而来的学子聚集到同一空间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在物质、资源、贫富对比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便明显暴露了出来。环境的改变更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会到经济上的窘迫,从而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打击[3]。这就使得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身边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产生比较行为,这种比较下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是巨大的。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常觉得自己身无长处、灰心丧气。由此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文饰心理,并就此产生虚荣心。特别是当他们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个人体验时,更易萌生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想法,这种错误认知若无法及时地得到合理宣泄和帮扶疏导,便会产生一系列极端的心理状态。此外,处在青年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同样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得体些,但迫于实际情况的束缚难以达成。于是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塑造所谓的“光鲜”形象,掩饰、隐瞒自己家庭经济窘迫的现实。更有甚者会通过网贷、赌博等一些非法手段获取钱财,包装自身的成长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希望能够借此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被关注。
  2.性格孤僻与寻求交往间的矛盾
  大学生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核心是确立友谊和探求感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样希冀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受制于以往教育资源和经济水平,加之过往老师、家长更多的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导致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体育、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影响他们在班级和社团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其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4],由此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产生了较低的自我认同感,心理压力逐步积压。他们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对自我和人际交往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少言寡语。长此以往,其他人对其也会退避三舍,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感孤独。此外,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因此其性格多很独立,当他们遇到难处时,不会主动求助别人或向他人敞开心扉,这使得他们在朋辈交流上存在障碍。如此恶性循环,使他们游离在学生主流群体之外,与他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也逐渐凸显,陷入孤独的煎熬中无力摆脱。由于经济条件的捉襟见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余时间往往会被兼职工作占用,以挣取生活费或偿还欠款,这就意味着其没有时间和能力与同学交往应酬、维系关系。现实因素与内心渴望交往之间的矛盾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剧了其潜在的心理问题。
  3.自我否定与渴望成功间的矛盾
  心理学上认为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就是错误的自我评价和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同学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了自身的欠缺时,他们更加渴望能够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尊重与成功。在需要层次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学习低至高分成了五种[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多方现实原因的阻碍使得其高级需求的实现较其他同学更难达成,便会在心理上形成缺失感,若长期积压在内心,无处抒发,便会形成心理问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情况有限,自身又肩负着家庭和教师的殷切期盼,所以非常希望借助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反哺家庭。这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凡事力争上游,对自己的外在表现敏感且重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因此长期在内心深处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表面上他们往往踊跃表现,甚至过于积极,而其内心深处却藏匿着严重的、甚至不为本人所感受的消极,这样会容易使他们形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态,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表现也更为脆弱和无助。   4.依赖资助与敏感独立间的矛盾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不愿意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经济上的困难,而是选择通过申请学校的资助来缓解个人经济上的压力,在思想上缺乏不甘人后的信念。他们过度仰仗国家、学校、社会在经济方面给予的帮助,对于校内勤工助学不屑一顾,表现出“等、靠、要”的心態[6]。这种不思进取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自卑心理也较强烈。由于害怕被其他同学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而轻视自己,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让人知道家中困境,刻意隐瞒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行为,普遍存在反“标签化”的现象并迫切希望实现“无痕化”资助。他们既害怕别人忽视自己,又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并被接纳,导致他们深陷“自尊”与“自卑”交叠的情绪泥沼中,这种矛盾心理的长期持续不仅会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还有可能引发诸如欺骗他人甚至仇富偷窃等不良行为。更有甚者害怕被他人另眼相待,宁可缩衣节食也不参加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拒绝、排斥他人的友好帮助或经济支持。
  5.盲目从众与价值追求间的矛盾
  个体的情绪与反应,取决于其对环境状况的认知水平。认知正确,则思想上积极进取,态度端正。少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依赖性较强,并且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他们进入思想极度自由的大学校园后,爆炸式的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不知所措的感觉使其形成了缺乏判断的从众心理。当遇到家境优渥的同学时,错误的认知使得他们开始感慨命运的不公平。以金钱为荣,视贫困为耻,将个人的理想信念同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联系在了一起。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我消沉和悲观颓废的心态,生出嫉妒和怨恨的心理,更有甚者会付诸行动危害他人。此外,由于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阅历、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尽相同,使得他们在面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时所呈现出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争取各类奖、助学金,并通过社会兼职等方式来缓解自己在校期间经济上的负担。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知家中的困境迫切想要脱贫[7]。但由于受到资历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或是职业生涯并没有合理的规划。同时,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物质决定一切,将本应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精力放在如何兼职、做小买卖上,急于求成、自以为是,部分同学因为这种极端的做法而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快速致富走上了传销、赌博、诈骗的道路,并且越陷越深。
  三、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的重视,然而其成因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增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通过以矛盾的产生为切入点,探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期寻求到帮助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到及时的干预介入、进行疏导,有助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对维护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红,代艳丽.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54-55.
  [2]卢洁,张杰.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9):235.
  [3]李清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浅析[J].法制博览,2019(8):275-276.
  [4]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策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2):94-98.
  [5]刘一荻. 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74-76.
  [7]李从松.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49-51.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