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中国之美 唤生命之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民族舞剧《朱鹮》自2014年首演至今,已超过250场演出,屡获嘉奖,屡受好评。作品始终传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带着中国美学特点踏足国内外,启示世人对生命抱有爱与敬畏。2020年8月,在上海大剧院22周年落成纪念活动中,上海歌舞团携舞剧《朱鹮》再度上演。最先经历一场疫情的中国,此时对生命的关照更深入人心,这支亲切的“生命之舞”再度上演更引发了人们深思与感慨。
  一、“物化”的生命符号与当代阐释
  无论《朱鹮》演过多少场次,走过多少舞台,总能给观众留下一个感受:美!这种美不仅在特别的舞姿、优美的色彩或浪漫的情谊,还在那内在的生命表达,将生命的理想符号化,化在那举手投足之间,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而这生命的符号蕴含的是中国的美学,又以当代视角阐释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哲思。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即庄子的道的精神。倘若直接宣称这个以当代人视角讲述的穿越古今的故事深受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未免太过牵强。但不得不说,《朱鹮》审美指向所包含自然界、社会、生存空间、艺术化的人生及体悟等等,都可以从中国美学的血脉中窥见庄子“物化”论的古今影响。
  1.形神兼备,物我合一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唐代诗人张籍在《乐府杂曲·鼓吹曲词·朱鹭》曲词中对朱鹮(朱鹭)的外貌与动态描写,折射出中国古人对这种“吉祥之鸟”的欣赏与观望。舞剧中对朱鹮的形象塑造充分吸收了词中的情境,化于舞动之中。而作为全剧重中之重的角色,朱鹮的美感体现又不限于此。庄子学说的一个特点是不以“形”为基准,而应“离形达神”。舞蹈的特殊表现力使人“成为”朱鹮时就已经“离形”,而为达朱鹮的“神”又拟其“形”进以达“神”,形神兼备的朱鹮之美在全剧的上篇中就绽放得淋漓尽致。
  色彩上,她们身着洁白的体羽,裙尾缀着一抹偏黄的粉色,脚掌缀着鲜艳的赤红色,与朴素的灰衣樵夫形成鲜明的色差,是那般圣洁纯美。造型上,她们一侧臂膀展开,手搭额前,一手环于腰间,挺拔身姿,经典又高贵的姿态令人赏心悦目。构图上,鹮群不乏整齐的“一”字队形、变化着不同方向的“V”字队形等线性构图与迂回的路径,在浪漫的双人舞中也不时摆出人与鹮的对称造型。动态上,“朱鹮”们头部快捷颤动,体羽抖动,双脚之间互相摩擦,半脚掌上行进的小碎步,膝盖高高拎起、脚掌稳稳落地的步伐……这一切始于对真实朱鹮的自然模仿,进而化为富有生命活力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有白羽展开的翩翩飞舞,有泛春塘时的媚态慢行,有敛收翅膀的轻盈步态,还有欣喜时的头部颤动……
  朱鹮的灵动在与人的近距离互动中尽显生命力量、化作生命的符号。它既指向一个珍贵鸟类族群的生息,又标志着大自然一切具有灵性的生命。除了朱鹮的形态之美,上篇还有一处美就在于描写古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态。为凸显这份和谐美感,剧中更是将大自然的使者——朱鹮与人之间创设了“人仙之恋”的千古浪漫情节。那份爱意在双人舞中娓娓道来,在赋予朱鹮以神性的同时,又在发展至人鹮群体双人舞的高潮中升华为人与鹮的物我无间、天人合一的境地。那贯穿全剧的一片鹮羽,是人与鹮邂逅的信物,代表着他们美好的曾经。
  也许,正是因为朱鹮作为全剧最光鲜亮丽的核心角色,让剧中那素色的“人类”形象显得有所淡化。但细想其中,“人”在这部剧中与朱鹮的互动可谓十分密切且频繁,而全剧的情感逻辑也是建立于“樵夫”“保护者”这个穿越古今和年龄的“人”的情感走向而铺设。之所以带来一种“人”的形象淡化,原因有三:一是剧中“人”与观众——现实“人”的视角极其接近,虚拟“人”带着现实“人”穿越古今,看到朱鹮的命运变化时的内心感受高度一致。二是当观者站在剧中角色的视角时,是更容易“忘我”的,观者能感受到其内心的情感变化时,就容易弱化对其形象本身的关注。三是编者为“带入感”设置的虚拟“人”与现实“人”的共性,而淡化了这一虚拟“人”的个性,男主人公唯一区別于舞台上“身份模糊”的其他“人类”的个性就在于他始终保有对朱鹮的特殊情感和联系。尽管如此,形象的淡化感并不能减轻他的重要性,能真正把那份对朱鹮的关注和爱带入的正是以这样一个能拉近人与朱鹮距离的特殊角色。
  2.哀而不怨,立象以尽意
  若没有上篇朱鹮那极致的美和与人浪漫的爱,又怎会有下篇那沉重的痛和深切的悔呢?当观众还沉醉在那神话般的爱情邂逅中期待人与朱鹮再续前缘时,下篇却揭开了沉重阴暗的画面,一步一步将那份美好连同人心一并撕碎。
  对现实的拷问,可以是某种控诉,可以是某种呐喊,而“朱鹮”却以生命的陨落来警示世人,引发反思。下篇中的塑造哀而不怨,立象以尽意。真实世界的朱鹮到寒冷冬季,也是准备繁育的时节,会由体内黑色的分泌物随羽毛梳理染于上半身,直到繁育期结束。但在舞剧中,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给朱鹮们带来生存威胁的语境下,这上身羽毛的灰黑色赋予了更多当代语义:它不只代表着严峻的栖息环境带来的寒冷,还是在朱鹮面对环境逼迫、生存威胁、繁衍不能,却无能为力而“心生寒冷”的外化符号。
  不仅如此,朱鹮们此时身姿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灵巧,飞翔不再富有活力。努力寻找故人的“鹮仙”在恶劣环境中褪去了尾巴的一抹粉色,洁白的身体变成了灰色,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奄奄一息,挣扎着寻找那个故人——保护者。朱鹮们赖以生存的森林已经压缩到一片阴暗的树丛里,狭小环境无情地一一夺去她们原本高贵的生命,无助的朱鹮们在生命的威胁面前眼看伙伴一个又一个死去,那只原本灵活淘气的小朱鹮再遇故人时已残缺不全,尽管步伐艰难,她仍然尝试与保护者嬉弄玩耍,死神却再次无情地夺去这鲜活的小生命,让它活活死在“人”的怀里。一段寒冷凄美的独舞之后,鹮仙已是隔着玻璃的标本,这一切成为几乎无法挽回的事实。
  从审美效果上看,《朱鹮》的剧情安排或许还有不足,还有更能引起深刻共鸣的表达方式。如在开篇第一幕中,将农耕场景与朱鹮的出场场景各自独立,或许能够凸显朱鹮作为圣鸟的光环,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人与朱鹮的距离。倘若能像于平教授说的那样,如果在人类的劳作场景中不时有朱鹮掠过,而人类又在劳作中体现出与朱鹮的亲昵,其实也是随后“人”与“鹮”之情的必要铺垫。这样既避免了第一场的单调,又在视觉上更带入神与物游、天人合一的意境。再如结尾处,若将老年保护者对朱鹮复活、生灵复苏的美好想象再折回到他在博物馆中看着那静静的标本,这最后幻想的破灭所带来的无尽遗憾更会让人痛彻心扉。尽管如此,全剧的结尾仍然选择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近似圆满的结局,在那“标本”呈现中激发出遗憾与心碎的同时却不拘泥于此,而是在主人公想象的复苏世界里,将更多珍惜之情和美好期待延续。最后的画面中,朱鹮高举空中又开始步步前行,青少年们那份仰望,象征着未来珍惜世间生命的美好憧憬。幕后语讲述真实世界朱鹮的保护与复苏,以乐观现实鼓舞人心。   曾有人将《朱鹮》比作“中国的《天鹅湖》”,无疑是因为形式美感上有着浪漫主义气质的共性,以及两部剧同是以神话了鸟类与人类的结缘这一相似感的影响。尤其在上篇,着重描写了鹮仙与樵夫的爱情片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落于一段引人注目的爱情邂逅,并以一片白羽毛作为“信物”勾连前世今生,以及那类似于“四小天鹅”的“六小朱鹮”。然而,但凡对两部作品有着更深入了解的观众都明白,无论从作品内涵、主题立意、审美取向,还是形象的塑造,二者都并不存在可比性。主演朱洁静在访谈中说道:“我发现它(朱鹮)比我能够认识到的孔雀和天鹅有更多可挖的人文含义和现实意义。”尽管《朱鹮》在形式上有着浪漫主义气质,但它展现的还是中国的美学精神和当代思考。
  二、传播生命理想,期盼世人永铭记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对于《朱鹮》作品的初衷和期待,是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的,他在访谈中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主题就是朱鹮,参观了半个小时,给我一个很强烈的冲击……地球的生命实际上是共通的,《朱鹮》这样一种选题有现实意义的关照。”尽管如此,艺术的创作依然不能直白地打着保护环境的口号或某种直面的讽刺,而是选择以美的方式,激起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爱意,又以悲剧的方式激发出人对美好逝去的惋惜,从而促使人们更深切地对生命以爱和珍惜。这一切艺术理想,化在作品中的举手投足之间,化在生命的灵动中,以艺术的真实牵动观众的心灵。
  感化人的内心,才能促使人们自发地寻找因果关系,将珍惜生命与现实中的环保理念相联系。这也就自然而然激发观众在观看《朱鹮》后产生投身环保事业的冲动。尤其在日本——这个把朱鹮视为“皇室圣鸟”,对它有着更特殊情感的国度,《朱鹮》无疑激起了他们的重重回忆和无限情怀。也正是因为这份“朱鹮”情怀,这份对生命的爱与珍惜,它甚至是带着东方的美学、东方的记忆,和那自古以来“人间大爱”的东方共同理想,唤醒了中日的共同话题,使得朱鹮在2014于日本斬获众多舞剧迷的同时,使当时中日僵持至冰点的关系初次得以“溶解”。
  严格地说,受到日本观众的认可还不能称作受到西方的认可。要知道,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就古时的农耕文明来说,日本与中国本就同根同源,而朱鹮这一生物角色本就融合了中日文化的血脉。但这份人与自然的现实命运不仅是中国的现实题材,对于今天的世界,对于整个地球来说都是现实问题,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因此,《朱鹮》不再只是一些人口中所谓的“小小舞台剧”。近看,它选材“东方宝石”形象,为它谱写生命之舞,讲好一个共同的东方故事,是一份中日友好对话的答卷。往远看,它还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共同话题,是一份人类与自然世界同生共死的情怀,体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精神与胸怀。
  从最初到日本巡演那一场融冰之旅,到踏足美国备受欢迎,《朱鹮》切实实现了“讲好中国故事”。事实上,讲中国故事是形式,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故事,为的是展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审美,传达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朱鹮》用艺术感化世界,呼吁全人类对世间生命的珍惜与爱护,它不仅仅是受到世界认可的艺术作品,还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传播者,更是保护人类家园的呼吁者和“形象大使”。
  尽管《朱鹮》的结构还有待改进,尽管它的表现方式还有不足,但在当下人们迫切需要这样一个生命主题的艺术作品回归舞台时,是不是有缺点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尤其经历了疫情之灾,《朱鹮》的演员们此时也无不带着更深的情怀、更投入地演绎这场“生命之舞”。主演王佳俊说:“很开心疫情好转之后,我们演出的第一个舞剧就是《朱鹮》,我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想告诉大家:地球不止属于人类,是属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
  或许经历这场疫情,更多人开始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乃至人对于大自然应抱有的感恩与敬重。这场疫情无疑是受伤的大自然在挣扎中给全人类带来的一次教训。愿人类能在这场灾难过后,为了曾经的失去,将这份爱铭记于心,对世间每一份生命永久地珍惜。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张立敏,张苏,张飘月. 庄子物化论的当代价值——从艺术精神视角读解《庄子》[J].中国道教. 2020(01):56-61
  [2]于平. 生命的哀歌,生态的盼——大型民族舞剧《朱鹮》观后[J]. 舞蹈.2017(08):26-28
  [3]朱良志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0:237
  [4]梁戈逻.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观舞剧《朱鹮》有感[J].上海艺术评论.2016(04):28-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7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