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滕州出土战国青铜鼎的修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青铜鼎出土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坝上村,为战国时期的器物,覆盖附耳圜底矮足式。器物整体破损严重,通体布满土垢和锈蚀产物,底部布满烟炱痕。一足脱落,鼎盖、腹部及一耳残缺,底部裂隙。针对此件青铜鼎的病害情况,采用传统的青铜器修复技艺进行修复,恢复其原貌,以达到保管及陈列展示的效果。
  关键词:战国;青铜鼎;文物修复;烟炱痕
  由于墓葬坍塌、叠压等原因,出土的青铜器往往处于变形、断裂和破碎残缺等状态,既影响保存研究,又影响其美学展示,故而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复原。传统的青铜修复技术自宋代便开始出现,作為一门珍贵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是一门不可多得的技术瑰宝,其修复过程分清洗除锈、整形、补配、焊接粘接、做旧等几个主要步骤。本文以山东地区出土的一件战国青铜鼎的修复为例,介绍传统青铜器修复的一般流程。
  1 青铜鼎的基本情况
  这件青铜鼎为战国时期的器物,1983年出土于滕州官桥镇坝上村。我们首先对器物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图1),包括对青铜鼎的锈蚀、完残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拍照、测绘、称重、文字记录和绘制病害图等。
  此件铜鼎通高24厘米,口径19.8厘米,重3.14千克。三足圆鼎,覆盖,直缘圜底附耳式。盖上有四个环形纽,通体有较多土垢,土垢下是蓝绿色的锈蚀物,鼎底部有较厚火烧后残留的烟炱痕痕迹,修复前照片见图2、图3。
  2 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2.1 埋藏土壤的分析检测
  由于器物表层土垢较多,了解器物的埋藏环境信息可为我们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我们在出土地进行土样采集后,按照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制作土壤浸出液,分析仪器为日本岛津公司SCL-10ASP(阴离子色谱柱)。分析结果显示Cl-百万分比浓度为5.95,SO42-离子百万分比浓度为33.87,土壤浸出液的pH值为7。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Cl-、SO42-的含量并不高,如果青铜器本身及保存环境良好,将不会对青铜器造成腐蚀。
  2.2 绘制病害图
  病害图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件器物的锈蚀、变形、缺失等情况,既能直观全面地记录文物的病害信息,也为我们的修复过程提供参考。经观察发现青铜鼎的金属性尚好,轻微变形,鼎盖口沿缺失约五分之三,鼎身底部有一条长约30厘米的裂隙,一足脱落,一耳缺失,腹部缺失约四分之一(图4)。
  2.3 设定技术路线
  应在对文物保存现状调查及科学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修复一般需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及可再处理等几项原则,围绕这些原则再针对器物本身的破损情况,选取适宜的修复方法、材料及处理工艺。
  针对此件青铜鼎的情况,在做好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首先应去除其表面糟朽的锈蚀物,对青铜鼎底部的裂隙需要先进行加固,补配缺失部分,对修补部位进行随色,最后表面进行缓蚀封护处理。
  3 青铜鼎的修复
  3.1 清洗除锈
  青铜鼎表面锈蚀物较多,通体的土垢及糟朽的腐蚀产物需要去除。此件青铜鼎由于没有铜的氯化物等有害锈的存在,所以我们用常规的机械法进行除锈。对于表层的泥污土垢,我们用錾刻刀配合手术刀进行机械去除,带纹饰等精细部位则使用洁牙机去除。
  青铜鼎底部泥土下有大量的烟炱痕,应为火烧烟炱的痕迹,也反应此件青铜鼎很可能为实用器。之前有学者观察发现,存放于碳素环境中的文物,可历经千年而保持稳定,如秦始皇兵马俑7号坑出土的一只覆盖有炭黑的青铜仙鹤,胎体与彩绘保存较好,而其他未包裹炭黑的青铜鹤则通体锈蚀严重。此次修复的青铜鼎,底部覆盖大量的烟炱痕,同时修复过程中也发现其胎体铜性较好,这种现象是否与表面覆盖此类痕迹有关,抑或是经过加热改变了其金属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烟炱痕的存在呈现的是人工使用的痕迹,还携带有历史信息,且可能会对青铜器起到保护作用,但烟炱痕也可能会吸收水分及有害气体,于器表形成一个微环境,从而加速文物本体的腐蚀。考虑再三,我们对混合土垢的表面疏松层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同时保留了一部分烟炱痕迹。除锈过程中需注意部分锈层较浅的区域,应防止除锈时刮伤本体,最终获得一个均匀美观的表面层。
  3.2 焊接粘接
  青铜鼎的底部有一条长约30厘米的裂隙,为确保器物安全防止裂隙扩大,我们在补配前先对裂隙进行加固。观察发现裂隙碴口吻合较好,并且铜性尚好,可以进行焊接。一般来说焊接的强度要比粘接强度大,但是焊接要锉焊口,有一定的创伤面。按照最小干预的原则,同时兼顾加固后的强度,我们采取焊接、粘接相结合的方法。先点焊式焊接,在鼎内侧裂隙的不同部位选取几个点进行打磨,后露出新铜时使用锡焊法焊接,其他部位则以401快干胶渗透加固。
  对于一足脱落的情况,我们需要将脱落的足与其本体连起来,使青铜鼎站立。在断碴处用钢锉打磨,直至使其露出金黄色的铜质,然后采用锡焊法焊接。焊接应该尽量在内侧进行,这种内侧焊接虽然后期打磨会稍微麻烦一些,但能确保外侧碴口吻合,保证外观的整体性。
  3.3 补配
  对于铜器缺失部位,要保证器物结构的稳定性并充分展示美学上的完整性,就必须进行补配。补配是青铜文物修复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能不能补配,需要我们对器物有足够的认识,补配需要有据可循,宁可缺失不做处理也不要想当然地根据自己想法去修复。一般来说,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具有对称性,可根据其对称部分的形态进行原样修复。如缺失部分较大,无法找到对应部位,我们也可以以同一类型的其他器物做参考进行补配,但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
  常用的补配方法有三种:
  一是直接补配,主要针对没有纹饰的素面缺失部分。常用打制铜皮法,即利用锤打的方式将铜片打制成所需要的弧度,再与器物连接。或者将缺失部位直接用环氧树脂棒胶塑型补全。   二是翻模浇铸补配,对于带有纹饰及器物构件缺失部位(如耳、足等),常采用此法。常用的翻模材料有石膏、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浇铸材料有锡铅合金、铜合金及环氧树脂。如果对应翻模部位由于破损严重等原因不方便翻模操作,我们可将缺失部位直接塑形补全,然后再进行翻模补配。
  三是树脂加铜片的补配方式,对于一些缺失面积较大且带有纹饰的缺失部位,可以采取树脂和铜片结合的补配方式。铜片保证补配的强度和重量,树脂可采用翻模的方式获取纹饰。
  此件青铜鼎的缺失部分主要集中在鼎的盖、腹及耳部。根据不同部位的缺失情况,采取相应的补配工艺。
  鼎盖口沿部分缺失近五分之三,我们采用铜片进行补配。按照原有口沿弧度,敲打铜片,将敲打成型的铜片焊接到器物上。刚开始时先进行定位焊(俗称点焊),以方便调整方位,待调整合适后再焊接牢固。
  腹部缺失面积较大,观察发现缺失的上腹部带有纹饰而下腹部则为素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补配方法。素面部分直接用铜片补配,方法同上。带有纹饰部位需在其对应部位用环氧树脂棒胶(PSI)做翻模及补配材料制作复制件,再用复制件粘接补全。环氧树脂棒胶作为一种快速成型的材料,能够起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作风险的效果。
  缺失一附耳也需要翻模补配,在残存的另一只耳上翻模制作复制件,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最后将制作好的复制件粘接完全。为了增加粘接后的强度,我们在耳中插入两个芯子以增强与本体连接的附着强度,粘接材料为安特固AB胶。
  焊接时常采用的焊剂为氯化锌溶液,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焊剂对青铜器的影响,修补完成的青铜鼎需在蒸馏水中浸泡数日,以去除焊剂。
  3.4 补腻子打磨
  补配完全后,亏的地方需要补上腻子,多出的地方需打磨平整,为下一步的随色打好基础,见图5。操作时所用腻子为原子灰和AB胶,打磨工具主要是钢锉和砂纸。这一道工序很关键,如果做不到位,后面的随色将难以掩盖修补的痕迹。
  3.5 随色
  传统的文物修复秉承的是修旧如旧,要让修补部位与周围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观察器物原有锈色布局,发现鼎盖和腹部有红褐色及黑色的地子,其他部位则以绿色锈蚀物为主,夹杂有蓝色、黄色、灰色、褐色等锈蚀物。根据这种情况,首先在有地子的地方做上地子,方法就是用矿物颜料调漆片配出相应色泽,再施于器物表面,然后通过不断地打磨和擦拭营造出光亮的效果。地子做好后再在表面用常规的点泥作锈法(图6),按照器身上原有的锈蚀布局,点拨矿物颜料,直到达到与原有锈蚀相同的色彩效果。
  这里还需要注意按照可识别性原则,随色应采用“内外有别”的方法。鼎的外表面尽量做到色泽一致,而内表面一般会大体做一个颜色,但有一个相对明显的区分度,给研究者留有余地。
  3.6 缓蚀封护
  缓蚀剂可有效延缓金属基体的腐蚀,选用苯并三氮唑(BTA)的乙醇溶液作为此次修复的缓蚀剂,以刷涂的方式施于青铜鼎的表面。
  封护剂可以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隔绝或减少环境中的水分、氧气和其他有害成分对器物的侵蚀。这里我们选用2%浓度的ParaloidB72丙酮溶液对青铜鼎进行表面封护处理。封护涂刷次数依表面成膜的情况而定。避免浓度过大产生眩光。
  4 结语
  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等修复的基本原则,成功地保护修复了这件青铜鼎,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使其历史、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青铜鼎修复后,经过随色,器物达到了展览的要求,为以后的研究及展示提供了方便(图7)。建议收藏单位采取一定的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措施,控制存放环境的温湿度,以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修复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此次青铜鼎底部有大量烟炱痕迹。对于此类痕迹是去是留目前还未见一个统一的说法,烟炱痕的存在是保护的作用大,还是会吸收水分和有害气体造成腐蚀作用更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支撑。在这次修复中为慎重起见,我们只对表层混杂有泥土的烟炱痕进行部分去除,这么做是否合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焊接过程中应兼顾最小干预原则与安全有效原则。像此次底部裂隙的修复,我们并没有将裂隙全段打磨焊接,因为那样创伤面太大,不符合最小干预原则,而粘接的强度未必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因此权衡利弊后采取焊接与粘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一些部位点做焊接处理,其他部位则采取粘接的方法,这样两者兼顾,不失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3)对于容器类的器物,如果需要焊接,焊口最好放在内侧,这种焊接虽然后期打磨稍显麻烦一点,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外表面的完整。
  (4)青铜器在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如修旧如旧、恢复原貌、最小干预、安全有效性、可识别性原则等。但在具体对待某一件器物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同时,也要在不违背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制订修复方案,在修复的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找到最适合此件器物的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莫鹏.中国青铜器修复技术源流刍议[J].中国博物馆,1998(3):82-87.
  [2]付慧,李玉虎,邢惠萍,等.环保型碳素微型收藏环境对纸质文献的耐久保持作用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8(2):63-65.
  [3]邢惠萍,李玉虎,伍爱玲.碳素环境对字画的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7(1):45-47.
  [4]許淳淳,潘路.金属文物保护—全程技术方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65-173.
  [5]马立治.环氧浇注树脂在青铜器补配上的试用—以青铜圆鼎修复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3):75-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30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