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国际市场形成的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是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尤其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习者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就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而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在激发学习者写作兴趣与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能。需要老師认真做好教学材料的储备,严谨筛选话题,注意同伴的反馈,使产出导向法有条理地实施。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应用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181-03
  写作不仅表达了作家对不同现象的观点和内在体验,还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在高考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写作教学更是令英语教师感到头痛。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课堂时间有限,课堂普遍都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的情况,这也导致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兴趣渐失,开始对英语写作有了畏难和抵触的情绪。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产出导向法”的提出,无疑为英语教学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产出导向法”是针对高校教学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式,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高校教学收获颇丰,但在中学教学中研究不足。笔者拟采用将“产出导向法”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意图通过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同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也为高中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写”这一方面能力的授课方式提供参考。
  一、产出导向教学法概述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为改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学与用分离、教学效率低”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它是具有中国特色,且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新生教学方法。其理论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
  1.教育理念
  目前有三种学说,一是“学习中心说”。其的主要观点是:有效教学是课堂中所有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和实现有效学习的工具。二是“学用一体说”。其针对目前英语课堂中“教材中心”“学用分离”“课文至上”的不足,提出教学活动与运用相辅相成、学以致用的新型教学理念。三是“全人教育说”。它认为人区别于毫无思想可以任由他人摆布的机器,是有情感、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中学期间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教育更有义务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
  2.教学假设
  首先,“输出驱动假设”的观点:教学过程中以“产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更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产生“饥饿感”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输入促成假设”的提出是以输出驱动为前提,输出完成后供应适当的输入,可以获得更有成效的学习效果。因此,“输入促成假设”和“输出驱动假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输入促成假设”明确指出输入是为确定的产出目标服务。在完成产出任务后,一定要为产出任务提供相应的输入内容与之对接,促成产出任务的顺利完成。输出—输入的对接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现有的知识体系,提高产出质量的水平和高度。“选择学习假设”则是第三个教学假设,它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从提供的输入材料中选择所需要掌握的语言、内容和话语结构进行深度加工和记忆,且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比非选择性学习更有成效。
  3.教学流程
  POA理论所强调的是将一个单元的大产出目标分化为若干个小产出目标。可以由驱动、促成、评价三阶段进行内部的微循环,以达成小产出目标。随着无数个小目标的循环,最终实现大的产出目标。驱动环节之所以被置于新单元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饥饿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产出欲望。驱动环节与传统教学中“热身”所不同的是,“热身”活动的目的是为新课文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而驱动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和产出水平的差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和饥饿感。促成环节则需要教师主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材料,学习者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过程。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体现“学用一体”的理念。评价环节主要分成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个部分。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刻对学习者的产出进行评价;而延时评价恰恰相反,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产出任务、提交口头和笔头的作业后,教师在课后再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即时评价在课内进行,延时评价在课堂外将练习成果提交给老师,在课后进行评价的过程。这些丰富了评价的步骤,使评价更加有说服力。
  二、理论基础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已经被应用于外语教学几十年,在二语习得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产出导向法理论是文秋芳教授在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基础上提出的,依据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提出的新理论。因此,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也是构成本文理论基础的一部分。
  1.输入假设
  Krashen(1985)提出可理解性输入。他认为人类只能通过对信息的理解,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信息这一种方式来获取语言知识。那么怎么定义可理解性输入信息呢?输入的语言难度要适度,不要过于复杂也不要过于简单。输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因此输入的信息需要略微超出他目前所在的水平。为了更加显而易见,他提出了 i+1 的这一公式来表达他的想法,i是学习者目前所处的语言程度,而 i+1 是学习者下一步应该达到的程度。这样就不难看出,当学习者听见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语言习得就会产生效果。
  2.输出假设
  Swain 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是有意义的口头交际。语言输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需要有所补充。学习者学习语言进行输入是必要的,但必须配合着大量的有意义的输出练习。在学习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语言输出时,他们也练习了学到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因此他主张的是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二语习得缺他不可。   三、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基于以上产出导向法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笔者分析了若干应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的英语写作课教学视频,总结出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意义。
  1.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
  基于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下,学习者英语写作时习惯套用“万能模板”,没有创新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逐渐被传统教育所磨灭,这是很可怕的一点,对于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不利于写作教学,他们的评价更加单调和死板,他们一般是根据单词拼写和语法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而在产出导向法下,则是要求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这种方式使学生更有参与感,不再被迫接受知识,仿佛课堂的旁观者。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只是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学生思维中构建写作框架的同时学生可以自己明确写作的中心,在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后,进而循序渐进提升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
  2.为促成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习者是被动的,导致“左耳进,右耳出”的情况。这种模式使得课堂氛围压抑,学生的思维封闭,有想法也无处表达。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学习,特别是英语写作这一需要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课程,会越来越抵触,甚至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教师只是起到适时引导和指导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他们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只要控制好时间和节奏,其他不做过多干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幅度提高,学生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3.在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基础上促成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英语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与意见。此过程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去练习口语,并注重自己的发音,进而为不断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这也是“输出假设”的目的。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口语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自由和同伴进行交流和探讨,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自身的不足,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四、产出导向法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了解了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后,笔者提出几点具体的应用对策以供参考,使产出导向法更好地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发挥其最大作用。
  1.落实准备工作
  “产出导向法”对教师的备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写作环境和材料,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设计具体的教学框架。例如:首先,驱动部分,在设计写作话题时,教师要确保设计的话题能够融入相应的教学情景中,并且话题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这样学生才能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接着,促成环节,教师要科学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写作能力不能有太大的差距,使他们在互相交流时不会有什么难度,在平行的状态下互相促进。小组共同探讨是带有目的的探讨,小组探讨后,每个学生都有了大致的想法,这时,他们就要制定自己的写作框架。
  2.独立起草后进行小组互助探讨
  小组交流学习后,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起草的内容,学生自行进入创作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起到了指导的作用,鼓励学习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学习者的想法进行肯定,使学习者的思维不被写作框架、模板或者单词拼写和语法使用正确性所束缚。教师也可以在学习者创作过程中不断巡视,对有问题的同学单独指导。起草完成后再次进入小组合作环节,组员之间可以互评,互相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3.修改初稿
  小组活动结束,每个同学的稿件已经被小组同学做了一些问题标注。针对这些标注修改的同时,同学们对自己作文的方向和结构已经了如指掌,这时候他们已经有能力产出一篇比较完整且错误不多的作文了。同时,在修改单词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时,他们也在无形中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巩固,这不仅是思维的发展,也是知识的复习和夯实。
  4.意见反馈后进行再次修改以定稿
  首先,教师可以针对同学们在小组合作时和修改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帮助,但不要过多干涉。在学生互相对作文进行评分时,也要参考同学们的自由发言、表达意见,不能“一言堂”。其次,教师给出反馈后,学习者可以进行二次修改和完善,保证学生在单词、语法、结构方面的掌握上都有所提升。最后,定稿。教师可以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作文在下一节课对优秀作文进行奖励,比如一些文具或者小奖状,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五、结语
  综上,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是可设计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出这一教学法的长处,通过学生作文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三个维度的分析,测试“产出导向法”对于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成绩是否有效,同时探究在该课堂模式下学生是否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该研究不仅对现有研究领域是一个拓展性的尝试,同时对深入探索“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和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产出导向法实施的阶段,认真做好教学材料的准备,对于话题的筛选更加严谨,评价部分也要注意同伴的反馈。教师熟练运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方式,有条理地实施这一教学过程,也可以为“产出导向法”教学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毕争.“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的使用理念与实践[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1):35-42+91.
  [2]曹朋飞.产出导向法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邓海龙.“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理念、假设与流程[J].外语教学,2018,39(3):55-59.
  [4]曾佑琴.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个案研究[J].英语教师,2019(1).
  [5]赵建群.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5(5):18-22.
  [6]文秋芳.输出驱動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7]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8]邱琳.“产出导向法” 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40(3):386-395.
  [9]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 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40(3): 397-405.
  [10]张文娟.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44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