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川,宛如星球的花园城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姚瑶 萧春雷

  银川不是一座孤独的城市,它是银川平原的中枢,其内河系统与广袤田野上的农事紧密关联,在自然的季候里潮汐般涨落。从卫星地图看银川地区,仿佛航行于浩瀚黄沙中的一叶绿舟,运载着满满当当的田野、树林和城市。那些纵横交织的河网水系,是人类耗费2000多年光阴设计和维护的灌溉系统,创造了一座花园,然后在花园里安放银川。
  我住在银川老城新华西街的一家酒店,紧邻凤凰街和南薰街,也就是银川古城的西南角。饭后散步,西行千余米就遇到唐徕渠。唐徕渠一向是古城的边界,如今是银川兴庆区和金凤区的分界线,也是银川城最独特的标记。说到古城,银川人称呼中的旧城、新城、新市区,以及区划调整后的兴庆区、西夏区和金凤区,要先澄清一下这些概念,在银川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用法,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演变。
  旧时,城市自东到西按建成时代分为旧城、新城、新市区3部分;按行政区划分,旧城为城区,新城连接新市区为新城区;区划调整后,成为现在的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的格局。而此前的新城与新城区,便成了银川人的民间称呼,有约定俗成之意。现在所谓的新市区多指西夏区中心区域;新城多指银川火车站以东,满城街以西,黄河路以北,贺兰山路以南的区域。
  打开银川市区地图,我们看到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城市,东西绵延,南北短促。首先要找到东西向的主街北京路,包括北京东路、北京中路和北京西路。北京路是银川的脊椎,笔直、宽阔,双向8车道,全长25公里,横贯整个银川市区。北京路两边,还有平行的贺兰山路、怀远路、黄河路,仿佛一束钢筋,构成银川城市东西交通的基本骨架。
  两条南北线纵贯市区,东部是唐徕渠,西部是包兰铁路,它们把城市切割成东、中、西三段,正好对应银川市的3个区。实际上,银川市区的空间结构非常简单,仿佛一幅三联画,由东向西一字排开三大板块: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
  唐徕渠以东谓之老城,属于兴庆区,是整个银川市区最古老的部分,而始建于西夏的银川古城,即清宁夏府城,相当于老城的“蛋黄”。老城街巷狭窄,房屋低矮,人烟稠密,商贸发达。生活在老城十分便利,菜市场、夜市、饭馆、便利店、超市等一应俱全,很多人不愿意迁离。
  包蘭铁路以西为西夏区,是1958年后为适应内地新移民建设的城区,以工厂、企业和高校为主,街道横平竖直,建筑方方正正。对于西夏区的中心区域,人们仍习惯称为新城。半个世纪前,新城是相对于老城而言的,同时还与历史上附近有个小小的“新城满营”有关。清乾隆三年(1738)大地震毁坏了旧满城,清政府选择在宁夏府城西边7.5公里的地方,也就是今天包兰铁路东侧建新满城,被称为新城。
  唐徕渠以西、包兰铁路以东的银川市中心,谓之新市区,属于金凤区,是银川市区最新、最现代的一块拼板,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新市区街道宽阔、广场宏伟、高楼林立,是银川市的行政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区。我让司机带我转转银川最漂亮的夜景,他二话不说把我拉到亲水大街、万寿路、阅海、艾依河、自治区党委、银川市政府、亘元万豪大厦一带。这里灯光造景比较简单,但宽广恢宏的气度,是东部省会城市望尘莫及的。银川市区的开发之所以先东后西,形成双城格局,完全限于地理条件。
  奠定银川古城基本结构的,是1038年李元昊称帝,西夏建都兴庆府。关于兴庆府的城址,许多学者做过研究,确认这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开6门,正如明《嘉靖宁夏新志》中所载:“周回一十八里,东西倍于南北,相传以为人形。”为什么建成长方形呢?因为南北都是湖泊,城区只能往东西方向拓展。至于为什么说是“人形”,众说纷纭。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银川城其实是“凤形”,以东城外的高台寺为凤头,城为凤身,凤尾迤逦到贺兰山。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地道风物·银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48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