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网络社交“过度分享”现状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用静止的图片、单调的文字来记录和分享日常生活,在短视频基础上创新出更具叙事性和艺术感的视频形式——Vlog开启了一种崭新的社交和传播方式,但是当我们在为这场新风潮狂欢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到“过度分享”的Vlog带来的潜在危险性。
  〔关键词〕Vlog;记录;真实;表演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逐步进入全民UGC时代。正如刘露、王全权在《艺术与媒介:后技术时代的审美嬗变》中谈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审美文化也在改变,技术不断融入艺术中,从外在表征到内在目的。”①继直播和短视频兴起后,微录Vlog借助资本和平台的助力在网络社会迅速走红,因较强的记录性和可塑性成功吸引了一大波爱好者和创作者,成为内容输出的新风潮。在传统权威媒体的多次运用和推广下,其知名度再上新高点。正如陈相雨在《当代社会思潮的媒体舆论引领》中谈到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传播革命”。②当我们在为这场新风潮狂欢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到Vlog带来的“过度分享”的潜在危险性:当相机高频率地介入个体的日常,Vlog究竟记录了生活还是改变了生活?摄像机的介入、记录的目的性,使记录者和受众都不得不面对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握好真实与表演、私密与公开的度。
  一、记录者的“过度分享”
  (一)过度记录而忽视真实生活本身
  作为Vlog的创作者,在过度记录的日常中可能会忽视真实生活本身。比起冷冰冰的文字记录,Vlog更有温度,更便于分享互动,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但其公开性和社交性会使人们更在意它的可观赏性。一方面,创作者愿意为了更优质的成品拼凑生活,改变节奏,刻意寻找有趣的素材,正如拍摄者常常会在视频開头说“我要去为今天的Vlog拍摄一些素材”。 看似寻常的话却在暗示Vlog作为“私人生活公开化”的矛盾所在:是生活日常决定了Vlog的内容,还是脑海构思的“素材”拼凑了生活?另一方面,Vlog远非仅需拍摄,基于视频天然的繁琐,要经过剪辑和配音字幕的完善,如果追求高质量,其过程更为繁琐。这些压力完全是生活之外衍生来的,为了记录生活而产生的媒介,却因过度记录而改变初衷,在重新定义、塑造、改变着生活,扰乱生活原本的模样。正如于师号在《“好人”现象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中谈到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近乎扭曲的社会风气和不良心理,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③
  (二)过度关注流量而刻意表演
  在流量的诱惑下创作者或因过度关注而刻意表演。有人说只要有镜头的存在,并当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那基本排除了彻底的真实。人们之所以认为Vlog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传达出的真实与亲密,即兴的表现和面对面聊天形式让受众愿意相信这不是刻意的“前台”表演,而是真实的“后台”日常。“前台”“后台”理论出自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他把生活分为前台和后台,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会精心设计我们的前台形象,而后台的真实只会展示给亲近的人。Vlog这种看似随性的“后台”日常让受众误认为自己是见证后台真实的朋友,但事实上“前台”与“后台”的围墙早已被打破,此时的“后台”不过是他们再次构建的另一重“前台”。Vlog的主体以局外人的姿态揣测受众的心理,恰如“拟据理论”的一场现实演绎。正如佘孟瑶在《纪实类综艺的清新突围方式——以<奇遇人生>为例》中谈到的,“在新传媒生态不断演进的背景下,纪录片逐渐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④全民Vlog时代衍生出的观察式综艺,如《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等,都是围观时代下的内容产物,对大众来说观察他人的生活可以满足窥私的快感,对节目的主人公来说这就是一场大型Vlog,真实与否我们不得而知。其实无论是当年的美图秀秀还是如今的Vlog,乃至衍生的观察类综艺,都是创作者制造的“个人化的幻想”,他们只是在“呼应某种外在的文化符号”。当生活架上了相机,人们都在不自觉地表演,那不是生活。
  (三)难以掌控的隐私权
  高曝光的流量背后是难以掌控的隐私权。尤其对于明星和粉丝众多的博主来说,Vlog其实是一种矛盾的内容产物。一方面越多的私生活公之于众,可以拉近和粉丝的距离,营造接地气的亲切人设;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真实的打扰和隐私的窥探,这是难以平衡的选择题。再比如很多Vlog博主会选择记录自己或身边的孩子的生活来博取关注,将孩子过多地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孩子不经意的举动或剪辑的失误都会引起网民的误解和指责,从而上升到孩子的道德品质高度,这都是不必要的伤害,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如何平衡好“保护个人隐私”和“抒发表达欲”的跷跷板,是整个社交网络都需要注意的命题。
  无论是对真实生活的忽视还是对流量的过度关注抑或是隐私的高曝光,都是一场因记录产生的异化。或许最初的目的是单纯的,但长时间的曝光、潜在目光的压力,都让“记录”偏离最原始的轨道,失去了最原始的意义。正如桂宇雪在《诗词与园林关系新论》中谈到的,“一种游离于有意无意之间的美感才是意境中情景交融的最好的阐释。”⑤互联网创造了“记录”这个词,又在流量的推波助澜下将“记录”异化。人们从最初的“体验者”的身份逐渐成为审视筛选的“局外人”。
  二、受众的被“过度分享”
  对Vlog的受众来说,被过度分享的信息包裹着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被焦虑感”,在他人的Vlog中羡慕、怀疑乃至迷失自我: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相比无趣而乏味,是人生失败吗?我们暂且把这种经过对比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叫作“被焦虑感”。过度分享的Vlog最大限度地呈现出筛选过的美好生活,类似于美颜相机“照片修图后才敢发朋友圈”的道理一样,Vlog只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已,是一种被放大的人为真实。“被焦虑感”正是在强烈对比下形成的,我们无法辨别真实和表演,被眼见的真实迷惑了内心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我们成年人尚不能辨别因这一切而产生焦虑的情绪,那么尚处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孩子们又该如何判断世界呢?独特社交性让Vlog无法等同于真实的记录,从本质上决定了呈现的内容是经过挑选的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成”。它充满着悖论的成分:日常性与趣味性。受众看到的他人生活的精致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编辑与选择——删除枯燥的内容,留下积极快乐。
  当然,我们不能把一切负面效应归过于Vlog本身,就如梅塞妮的技术中性论表示的那样:技术本无善恶,只是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我们不能忽视了新媒介重新定义公共话语的意义,用麦克卢汉的理论视角来重新审视Vlog,它被人们过于简单地理解为在公众媒体平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却忽视了它潜在的重塑公共话语和个体生活的能力——它让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导者,而以局外人的身份导演了生活。它前所未有地将个人的生活最大程度地展现在大众眼前,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过度分享生活使得隐私公开化,当对外界的在意充斥着我们内心时,我们记录下的生活就变成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所以,对于Vlog的创作者来说,学会平衡好“保护个人隐私”和“抒发表达欲”的跷跷板的同时,更要善于平衡记录和生活的关系,在真正享受自己原本生活的同时去记录生活、分享生活,不要过于看重外界的声音和目光,切忌本末倒置的做法;而对于Vlog的受众来说,可以把Vlog视频中异于寻常生活、令人艳羡的精致生活视为一种云体验,去体验与自己不一样的生活,去开阔眼界,增长学识,但切不可因此消极自卑而产生焦虑,不能影响我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始终要明白,所有呈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都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愿意呈现给大众的内容罢了。
  (责任编辑:尹雨)
  注 释:
  ①刘露,王全权.艺术与媒介:后技术时代的审美嬗变[J].美与时代(下),2017(11):26-28.
  ②陈相雨.当代社会思潮的媒体舆论引领[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14(04):19-22.
  ③于师号.“好人”现象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06):99-101.
  ④佘孟瑶.纪实类综艺的清新突围方式——以《奇遇人生》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6):108-109.
  ⑤桂宇雪.诗词与园林关系新论[J].大众文艺,2019(06):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54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