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书写音乐的指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杭

  直以来,音乐文本编辑伴随着音乐文化活动的始终,音乐成果的呈现以音乐文本为载体,加之编辑这一环节的润色,“成品”才能公诸于世。在当前学术资源多样,选择面广的学术环境下,音乐文本形式的呈现参差不齐。在当前中国学術界,音乐文本编辑这一实践活动并未引起较大的关注,甚至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学者们对音乐文本的编辑意识较为浅薄,对文论的书写在形式规范方面甚至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对此,陈荃有教授所著《音乐文本编辑理论与实践》①一书的出版与推行,诚如作者所言,对创建音乐文本编辑理论的现实而言,具有迫切性的意义。该著打破了以往关于学术规范写作的范式,触及了学术界当下的现实问题,界定了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地位以及音乐编辑人员的素养,展示了音乐编辑学的研究成果,涉及了作者长期关注的音乐文本编辑问题。翻看该著目录,由绪论加七个章节以及结语架构而成。本文以为该著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绪论与第一章节可列为一个整体,该部分是对音乐文本编辑的概念、实践历程及基本特征、写作意图、未来构想以及编辑行为与文本对象的框定,可以说是音乐文本编辑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其二,关于音乐文本具体如何编辑,或者说在编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纳何种方式等微观体现占据了该著的大部分比例,可以说是该著的中心内容。第二章到第七章皆是对各种形式规范化的论述,不仅关注到了普通文本编辑过程中的问题,更涉及了文本中特有的关乎乐谱符号使用的相关问题,可以说是该著的一大重点与特色,是其他文本编辑成果著作难以实现与替代的。这六个章节皆从细微的形式规范问题入手,其写作意图在于除了引导学者们“遵从学术规范的各项应用性的规章之外,还应对文本设计的各类符号的记写以及版式设计予以形式化的规范……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便于音乐文化成果的记录、保存、传播、交流,以各类符号书面记写的文本也需要进行规范化呈示”(第11页)。作者对文本编辑过程中,各类标记等形式问题进行细致的罗列与梳理,对于正处于像笔者一样学习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填补了当下学术研究过程中最易忽视的环节。其三,该著的结语与其说是结论,不如说是一种开放式的余论。作者对第二部分的分析与论述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往对音乐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期许,同时又倡导学者们要将编辑意识作为一种学术精神与内省方式。
  一、音乐文本形式的精髓汇聚
   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他精辟地总结了对于天下事最为浅显易懂的道理。天下难事要从简单的入手,天下大事要从细微之处开始。借用老子的名言,观照到陈教授的著作来看,不正是对难事做于易,大事做于细的体现吗?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笔者以为该著有以下三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该著中作者研究视角独特,分析到位。从编辑的角度,多方位地对形式规范化问题进行分析。严格的形式规范是学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形式是有逻辑的。形式的完美标志着学术思想和行为的成熟。②基于对形式规范化的要求,作者不仅关注到了常见的数字标记问题和文本中的字词使用,还对标注体系的抉择与运用,以及在乐谱符号中,学者们易模棱两可的标注问题皆予以清晰的概述与阐释。对于枝叶末节之处,作者都耐心的给予些许笔墨进行分析。书中所列举的众多问题,时常是众多学者在编辑的过程中,因输入法的惯性识别而被误用或忽略。例如作者严谨的提到了文本编辑中数字序码的标注问题,数字之后何时采取空半字格或一字格,何时采用标点等。也注意到了在对西文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时,与中国标点系统的形似意合之处。又提示了乐谱符号使用过程中诸如歌词文本与音乐文本位置精准对位等问题……诸如此类细致微观的论述与分析,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次,研究案例典型丰富,类别多样。在该著中,作者所举的例子多数源自学者们日常文论中的真实案例,每个章节以丰富典型的案例串联起来,大体运用了概念与案例分析相匹配的写作方式,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向读者们呈现了作者“批改”和“修饰”的过程,并提出带有建设性的意见,将实践予以视觉化。书中对案例的分析,并非以往文论写作工具书中“骨架式”的套用分析,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来指明书写方式恰当与否。而是进一步结合了实例,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怎么做”,对问题的剖析能够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本形式的标注问题皆能在此书中找到案例与解析,不失为一种教科书式的指南。此外,从书中所举例子的类别来看,作者注重类别的多样性,不单仅限于音乐学大类下的某单一的分支学科,案例涉及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等学科,可谓是包罗万象,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
   再者,该著中作者的点评建议客观明了,应用性强。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作者对问题的剖析通俗易懂,有理有据。例如在对标题设定原则进行探讨时,作者提出慎用诸如“试论”“初探”等字眼,同时根据问题,附上相关案例,直指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并进一步将调整后的书写方案再次呈现,通过对比的方式铺叙问题,让学习者一目了然。此外,作者还注意到了他对问题的分析与阐释的态度——一种商榷性的口吻,多以“尚有集中情况下的书写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关注与反思”,“其方法值得思考”,“以上的案例即可以更加完美地呈示为……”等谦逊式的表述方式,且在其规范的框架下,能弹性式地将中国人的审美和阅读习惯考虑其中。在评价的同时,不仅客观,具有建设性,也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音乐文论书写的指向标
   音乐文本的形式规范问题,在学术界似乎总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且易被思维定势。该著作者打破局限,实现了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成果展现。
   学术界从编辑的角度,对音乐文本的书写规范问题进行阐释的文论早前已有成果显现。例如周勤如的三篇“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文章③,蔡际洲的“编稿琐记”④等。针对文本编辑的规范书、工具书、理论著作、文论等更可谓是琳琅满目。但笔者以为研究方向相对较为集中或单向,大多数是针对音乐文本中写作中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论述,如通篇只谈标点符号应用的,只论注释规范的,只析文本术语的或只探音乐文论写作问题的……或者焦点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写”“怎么写”“注意要点”等问题,少有对最终成果的形式呈现做系统的整理与归纳,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且少有对成果所呈现的形式问题作专题讨论的。对此,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在全书的架构逻辑和理念上打破了以往对音乐文本书写的局限性,以一种开放性、兼收并蓄的方式,将所能涉及到的关乎音乐文本之形式规范的编辑问题都收入囊中,而不局限于通篇只论述单个形式规范问题的写作方式。该著从编辑的角度,不仅阐述了音乐编辑行为的特征与素养,界定了文本对象,而且全书大笔墨地从宏观到微观,细致地阐释了音乐文本中所能呈现给读者的形式规范问题,对于学术界而言,是一本“形成在学理基础上的融学术性、知识性、应用性于一体的成果”。    该著还是一本集实用性、功能性于一体的书。首先,书中对形式规范问题的概括已较为全面,给学术界的学者们提供了精炼的编辑指南。在写作过程中,学者们可避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查阅搜集书写规范问题,在该著中就可基本满足学者们对音乐文本编辑形式规范调整的需求。其次,该著还能为音乐成果的原创者提供音乐文本书写的自查功能。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由于有科研压力与成果评价机制的各种外在因素,不免会让学者产生浮躁的心态,甚至有的学者急于发文见刊,对音乐文本的形式规范问题知之甚少或直接忽略,将其对文本格式的调整工作依赖于刊物或出版社的编辑人员。正所谓“文章千古事”,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保存不仅要重视文本的内涵与质量,也要注重形式美感的呈现,能注重文章从内涵到外延的统一,做到“内外兼修”才是学者们应有的学术精神和治学的严谨态度。因此,该著作能让学者们在音乐文本编辑过程中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也正是作者在文末结语中所提倡的,音乐文本的书写应具备编辑意识。因为“自己的成果是要接受专业界同仁的检验的,是会成为嗷嗷待哺青年学子引为学习研读只用的,是要保存传承给后人的”(第248页)。这不仅是对编辑人员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敬畏,更是对自己所要呈现的音乐成果的负责。
  三、现实教学与学科发展的指引
  “我们当下尚缺这样为学界所广泛认同的可以具体操作的建议文本或指导规范”。当前学术界对音乐文本的编辑尚未给予充足的理论关注,音乐文本编辑对众多学习者而言,只是学术研究过程中“顺带”学习的一个环节,若说将其作为完整的学科系统纳入课堂,笔者以为当下还尚缺乏这样的一种氛围。因此该著的出版对当下现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培养学者们的学术规范意识,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呼吁,但这里所指的规范意识不仅限于狭隘的对论文写作注意事项,文献查找等方面。总体上而言,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亦或是其他类型的文本,学者们对文本的编辑规范意识较为薄弱,对学术规范的把握以及所涉猎的角度或关注的层面较为单一,对音乐文本编辑的细微之处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术规范意识应是每位学者必备的基本意识与理念,是“为了保证文本内容与形式得以最佳呈现的首道‘屏障’”。
   2.在高校中,对音乐文本编辑相关课程的开设和普及具有现实迫切性意义。作者指出了学术当前的现实境况,尤其是高校中,对专业成果的认定仍是用“论文写作规范”来把关,即便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们对学生的指导也常限于相对宏观的层面,故而出现众多青年学者获得学位之时,仍对成果呈现的形式问题一知半解。这种问题在创作、表演领域各个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中表现得更为严重。甚至可以说多数是从他人成果的形式中“借鉴参考”而来的。可见在当前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中,学术规范课程普及力度不足,对音乐编辑学课程的开设更是寥若晨星。当前高校的课程教学设置中,基础型理论课程有余,应用型理论课程不足。笔者以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术界对音乐文本编辑的认识浅薄,且易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学术规范的门类之下,极少的高校会意识到将其列为单独的学科课程进行授课教学。故而让音乐文本编辑的相关课程进入课堂,是当下社会对培养音乐编辑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培养应充分考虑学术市场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所需的人才。
   3.促进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建设。著作中该著的意图不仅是对音乐文本书写规范作系统性的介绍,更是对音乐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期许。作者认为当前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建设虽有一定的成就,但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依旧发展缓慢,处于起步阶段。归其原因是学术力量的薄弱,其他专业和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较低,对该学科人才培养的客观条件不足等原因,导致音乐编辑学学科发展缓慢。尽管如此,作者依旧对该学科充满希望,并提出了该学科当下的任务是“将重点放在其‘应用’二字之上”,“为尽早创建规范、统一、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国家相关标准的书谱著述标准,为推进应用性音乐编辑课程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而努力”。音乐编辑学对于当前学科而言,相对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带有一种为其他学科“服务”的色彩。在这信息爆炸、传播速度迅猛的时代,各类的音乐编辑人员以及与编辑工作相关的工作性质进入大家的视野。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建设是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实践行为作为支撑,难于谈论音乐编辑学”。当前对于国内音乐编辑学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承担了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但仅是对普通编辑理论的涉及,对音乐编辑理论的系统化关注和成果鲜有染指。因此,该著的出版与推行是对实践经验的阶段性总结,是音乐编辑学学科建设的助燃剂,同时完善与补充了普通编辑学学科的研究,对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建设具有促进意义。
  结  语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回想当初阅读该著的初心仅仅将其作为对本人论文写作过程中对音乐文本书写规范的参考。拜读之后,笔者发现该著逻辑清晰缜密,在对文本编辑问题剖析与窥探的同时,能将近年来学术界所显现或隐显的问题用真实、朴素的语言展现给读者。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剖析都秉承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提出建议的“三部曲”方式,对文本中书写问题的剖析可谓是事无巨细,可以说易被学者们所忽视的枝叶末节,都在其作者的关注范围内,力求文章严谨、规范、有质,展现了作者作为编辑人员的“幕后英雄”品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体现了作者的治学心境与追求,正如于润洋先生所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总要处在某种‘心境’或‘心态’之中……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没有甘心坐冷板凳的精神,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心境,也许是很难真正有所成就的。”⑤正所谓“文如其人”,在该著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我想这也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编辑行业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笔者品读该著之后,深受启发。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相信永远存于每个读者心中。在此,笔者对该著提出几点疑问或者说是建议。其一,在该著开篇第一章中,作者将音乐文本的类型进行了界定。但形式的“形式”有众多种,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对音乐本文的形式多是界定在文论范畴,全著所举案例也多以文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的形式为例。笔者由此生发出对音乐会节目单、音乐会海报等音乐文本的定位问题。音乐会节目单、海报等作为特殊的音樂文本形式,亦是归属于实践与文本编辑的范畴,在其编辑方面是否也有特殊的形式规范?作者在该著中似乎并未提及此种类别的编辑注意事项。其二,该著对音乐文本编辑的规范建议与分析已较为全面,但似乎未提及文本中对字体与行间距的设定,以及各层级标题样式大体上如何设定的问题。这方面含括了正文、夹注、脚注、文献等多个部分。从某种程度上看,关乎到了读者的审美问题与文本排版的规范问题。其三,作者在著作结语部分如所期待地提出了对该学科运用、建设性等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该学科在当前学术环境下如何用、何以用(如上述所提的在高校中系统开设课程的建议)的探讨有些仓促,只是三言两语带过,有待继续深化阐释。
   以上三点仅是笔者的一点粗浅建议,且以上所提的不足仅是瑕不掩瑜,相信作者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会逐步充实、完善。总而言之,该著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为音乐编辑学发声的同时也顺应了音乐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需要。笔者坚信,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著作成果问世,为音乐编辑学学科的建设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曾遂今《关于音乐编辑科学定位的思考》,《黄钟》1997年第4期。
  [2]《写在前面——倡导音乐编辑学研究》,《黄钟》1997年第4期。
  [3]陈荃有《当前音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人民音乐》2003年第11期。
  [4]叶松荣《广博·深刻·特色·创新——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质量意识探讨》,《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1期。
  ①陈荃有《音乐文本编辑理论与实践》,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年出版。
  ②周勤如《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黄钟》2000年第2期,第27页。
  ③周勤如的三篇文章分别是:1.《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一)》,《黄钟》1997 年第4期,第12—13页;2.《要重视书评和音像评论的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二》,《黄钟》1999年第2期, 第25—28页;3.《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 ,《黄钟》2000年第2期, 第 26—32页。
  ④蔡际洲编稿琐记系列文章分别有:1.《“民族音乐”及其几个相关的概念——编稿琐记之一》, 《黄钟》2000年第2期,第37—39 页;2.《音乐学术论文中的“重复”现象——编稿琐记之二》, 《黄钟》200年第2期,第66—70页;3.《也谈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问题——编稿琐记之三》,《交响》2003年第2期,第62—67页。
  ⑤于润洋《心境·方法·学风》,《人民音乐》2000年第6期,第2页。
  林杭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88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