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原因及保护措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桑声明

  摘 要:酸雨和光反应、温度和湿度变化、微生物霉菌侵蚀以及害虫蛀食等,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文物采集、避光保护、控制湿度、密封处理、虫害防治、氮气保护、出土清理、稳定性处理等方面,阐释了有效保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损坏
  文物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做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针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进行保护,其目的在于保障出土文物资料的完整程度。通过应用先进技术,科学处理现场文物,能为后续实验室内的文物保护环节奠定基础,最大限度降低新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未知性破坏,以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文物应急保护工作。
  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
  1.1 酸雨及光反应
  对出土文物而言,光的存在會对其造成客观影响。紫外线波长略短,穿透性极强,可造成有机物分子线性饱和键断裂。长时间下来,导致文物表层发生强烈的光化学反应,颜色明显脱落。
  纵观考古发掘现场,可以发现木质文物要比其他文物更容易遭受光的破坏。在紫外线作用下,木纤维素分子断键,木质文物褪色极其严重,甚至还会出现泛黄现象。光照时间越长,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就越明显,很有可能会发生干裂、变形。
  此外,大气中存在大量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含量增加后,酸雨的出现便会严重腐蚀文物,产生出人意料的破坏性影响。
  1.2 温度、湿度变化
  出土文物对外界环境要求极高,尤其是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就会导致文物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木质出土文物对环境的恒定性要求非常高,温度恒定性、湿度恒定性都需要达到规定标准。
  如果出土文物生存环境略微干燥,就会导致文物表层出现褪色,甚至异常干裂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各种彩绘逐步脱落。反之,如果文物生存环境略微潮湿,那么在环境中就会滋生各种细菌,这些细菌、微生物会加快文物腐蚀速度,导致文物损坏,影响文物的价值。
  1.3 微生物霉菌侵蚀
  通过多次考古实践发现,文物在刚出土时具有独特的色泽。然而,一旦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文物的颜色会缓缓加深。一般来说,出土文物的变色常常分为物理变色、化学变色和微生物变色三种类别。经过研究发现,古墓由于封闭性较好,古墓中的器物在埋藏环境中存放,不会轻易出现微生物变色现象。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最容易导致文物颜色的变化。在真菌和细菌的作用下,文物与空气中的杂质相互碰撞,霉菌迅速繁殖,加上各种有色化合物的影响,变色、腐烂是常有现象。
  1.4 害虫蛀食
  出土文物表面含有大量的养分,这些都是昆虫的挚爱。所以,害虫的存在也是造成出土文物受损害的关键原因。此外,幼虫期的害虫对出土文物的破坏性极大,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蛀食。
  1.5 地理环境因素
  经过长期腐化,文物结构及物理性能日益变弱。外界环境对文物的腐蚀,起到加速作用。然而,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这种腐蚀性能会慢慢降低,促使文物状态愈加稳定。在这种状况下,文物的物理特性及体积状态并不会受其他自然灾害和地理环境所影响。当人们在地下环境中挖出文物,可能会遇到多种状况,与空气、水汽和人体等进行接触时,就会加速腐蚀。如果不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甚至会快速断裂、变硬。
  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保护措施
  2.1 文物采集
  在采集文物时,要确保采集器具的洁净。若想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就要了解采样环境等。在保存样品之际,需要对采样地点、名称及重点部位加以标明,按照相关规定妥善保管。提取文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文物强度、文物环境等。在提取文物的时候,如果需要搬拿文物,就需要使用消毒手套、杀菌手套,并且确保轻拿轻放。同时,如果要采集复杂、脆弱的文物,就要灵活变换采集手法,如托网法、插板法及箱取法等。使用托网法的时候,需按照文物形状细致地将铁丝缓缓插入,将铁丝进行编结、穿插等,呈现网状后便可以将文物托起。此外,如果要采集、提取墓葬壁画等片状文物,就可以采用整体迁移方法或者部分揭取方法。这里以画面迁移为例,如果采用整体迁移方式,首先需要保障地仗层与画面层之间未曾高度黏合,通过锯取、撬取、拆取等手段自上而下进行脱离。当然,在脱离画面之际需要将托板放好,并且通过纱布等工具固定托板及画面,避免造成意外损害。
  2.2 现场抢救
  在考古发掘现场及时抢救文物,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信息。出土文物发掘现场的抢救包括记载文物出土档案、保存文物出土档案,为日后的文物修复工作做好辅助,为更多文物研究者提供科研信息,进而提高文物保护档案质量。
  为了充分保护文物及研究文物,考古学者需精准分析文物样品,对其埋葬环境做好调查取样工作。针对文物的出土状况,加大力度进行现场抢救,做好现场加固处理,有利于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二次保护。一般来说,针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进行清理,切记不要清理得过于干净,否则将对出土文物造成高度损害。站在文物保护角度看问题,在考古发掘现场发现文物后,只需将大致轮廓进行清理,并且需要完整保留文物周围的土。当然,也要注意湿度。这样既能有效确定文物位置,又便于了解文物的状态是否足够稳定。
  在规划考古发掘现场时,应适当加入保护工作者,由其对出土文物的年份、种类、材质等做好相关查询工作。根据相应的记录,仔细检查后再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方案。每一件文物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这份记录既要包括出土文物的背景、形态、材质等,又要如何修复该文物、保护该文物的内容,以便所有工作人员相互调阅。一旦文物出土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得到妥当保护。
  此外,要采取高新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整体提取。提取文物的时候,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可以单独提取的文物一定不要进行整体提取。遇到需要整体提取的文物需谨慎了解土壤状况、文物体量大小,以实际情况为基准,选择最合适的提取方法。第二,对于一些强度较好、体量较小的文物,可以采用基本提取法;对于量大的文物,可以采用套箱提取法;对于一些土壤强度极差的文物,选取石膏提取法最佳。第三,对于体量庞大的文物可以尝试聚氨酯泡沫提取法。采取不同的提取法目的在于避免文物出现潜在的损坏现象,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2.3 避光保护
  加强避光保护,可以有效降低紫外线对文物造成的光损害。落实避光保护方案中,常用的材料是黑色塑料袋、双波长紫外分析仪及双变色荧光粉。通过这些材料、仪器可以进行实验,应用双波长紫外分析仪照射黑色塑料袋阻隔的双变色荧光粉。给定波长条件,在不同波长条件下,便可以发现荧光粉并未产生刺激性变色现象。由此可见,黑色塑料袋能有效阻隔紫外线,发挥出保护膜的作用。
  2.4 控制湿度
  根据文物类别,精准维持文物出土含水率。具体来说,含水率高于100%的木材、漆器等,均可采用清水浸泡。含水率低于100%的器物,则需要保持原有湿度,也可以适当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环境湿度的变化给文物带来破坏性影响。对于一些文物而言,储存环境需要保持干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干燥剂控制显得极有必要。当前,国内外干燥剂产品种类丰富,但最常用的还是硅胶干燥剂。当硅胶与强碱物质、高氟物质相互反应,不溶于水、不腐蚀,即使吸满了水,依然会保持干燥状态。经实验表明,硅胶干燥剂不带毒气、没有特殊味道,不会对文物造成污染,可以反复使用。基于此,考古发掘现场控制环境湿度,应首选硅胶干燥剂。
  2.5 密封处理
  文物出土时,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氯等,都具有不同的化学属性,或多或少会对文物造成危害。所以,要避免出土文物直接接触大气环境。在考古发掘现场,可以使用食品保鲜膜材料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避免出土文物出现过度腐朽问题。
  2.6 虫害防治
  在考古发掘现场,昆虫及各种微生物的存在会持续威胁出土文物的安全。例如,在墓葬出土文物中,一些木质文物早已腐烂。腐烂后的文物自带有机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为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昆虫及其他微生物的繁殖。当昆虫及微生物大量繁殖后,便会对出土文物遗址造成多次损害。为此,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害虫。一般情况下,害虫喜温怕冷、喜湿怕干、喜阴怕光,生命力极其强大,从不屈服恶劣环境,耐干又耐饿。实践表明,破坏害虫生活环境可以有效抑制害虫生长。为此,可以灵活采用熏蒸剂。熏蒸剂渗透性、发挥性、扩散性强,吸附力较小,要比其他固体药物更能渗透到细小的缝隙内,除虫杀虫效果显著。
  2.7 氮气保护
  氮气保护范围广泛,在食品保鲜及中西药储存方面应用效果显著。近年来,在文物保护领域中,逐步开始应用氮气保护手段。例如,湖北博物馆荆州尸体、北京房山寺石经回藏等都利用氮气进行保护,从根源上杜绝风化现象,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原有出土状况。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早已研制出适合考古发掘现场使用的空气制氮机,其体积小、重量轻、有胶轮,专为野外考古制造,移动起来丝毫不费力气,可直接利用空气分离氮气,是保护新出土文物必不可少的工具。
  2.8 出土清理
  长期埋于地下的文物,其表面堆积了大量的土壤、腐蚀物等,对文物的鉴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迅速清理文物附聚物。具体地说,用75%~85%乙醇加入离水松土剂会疏松土壤。然后利用其他工具对新出土文物细部进行清理,从而达到有效清理的目的。当进行清理时,文物本身的脆弱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多层次的疏散,在清理过程中要做好加固工作。由于文物种类不同,所采取的加固措施也会有所不同。铁器、青铜器皿可用环氧树脂加固裂缝;小型文物可以采用织物绷带加固支撑力。牢牢加固文物,可保障现场抢救文物时不会出现文物粉碎、撕裂现象。此外,在清理、加固文物时,还应及时保护文物文化信息,谨慎保存文物发掘时各种数字影像资料,并细致标记文物出土档案,为后续系统性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2.9 稳定性处理
  在考古发掘现场针对各种环境的突变,需对其进行稳定性处理。还要针对不同处理对象而采取恰到好处的处理方法。例如,纺织品文物就应放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避光、干燥处理,并且将其放置在带有防虫剂的容器中,避免纺织品文物受到潮湿环境的威胁。饱水漆木竹器则需要使用麻袋进行包裹,包裹时用到的麻袋要经过杀菌处理;土皮革文物的硬化速度极快,在出土后可能迅速变硬、变皱,所以就要使用0.03%霉敌水溶液进行喷洒,并且采用液蜡和甘油等将其封存;尸体文物出土之际,最重要的是杀菌消毒,避免滋生细菌;铁器文物出土时,为了避免其与空气、水分发生反应变化,则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保障其在没有水分、没有氧气的空间内。此外,考古发掘人员还应该灵活应用抽真空法。抽真空法一般分为两种,采用手动抽气筒抽真空和采用封装机抽真空,前者需要联合玻璃槽与密封圈,用管子抽走空气,属于传统抽真空方法,多用于脆弱物品。后者以食品封装机为原型,速度快、持续時间长,但在抽真空过程中需要针对文物做好固定工作。例如,故宫博物院研究所曾用这种方法做过试验,在试验后可保障器残块和木器残块长时间不发霉,持续时间高达四个月,效果可谓极其显著。不同文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考古发掘人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及其价值。
  总而言之,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具有必要价值。通过科学手段保护、抢救出土文物,为后续文物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文物研究质量。虽然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具有临时性特色,但其对后续的文物保护、修复具有巨大意义。为此,在考古发掘现场需灵活采取保护措施,对各种出土文物均加大保护力度,以此为人类历史文明溯源及考古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玉林.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7):223-224.
  [2]王培娟.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1):121-123.
  [3]闻张启源.浅论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与科学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9(10):229-230.
  [4]孟宪微.探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及措施[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221-2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88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