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文化旅游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秀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发展,也牵引着旅游企业不断发展。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国家为旅客提供的休闲与服务产业,涉及领域与知识很多,符合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旅游是旅游业拳头上的产业,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文化旅游顺应国家发展的前提,也离不开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投入。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与遗址,具有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教育后人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针对文化旅游对文物保护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给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物保护;发展关系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多方位的旅游工作给文物保护活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2002年,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法律依据,促进公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公民参与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两者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双方都能达到共赢,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推行与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再者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为子孙后代创造了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所以文化旅游与保护文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究。
  1 文化旅游的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考古学家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鉴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例如目前古遗址、古建筑、壁画等是具有代表性建筑和具有鉴赏价值的文物。建筑上的多样式的分布特点和周边环境景色相融合,最终突出历史文化古城的参考价值。这些物质遗产不仅向社会公民传递众多的历史信息,还反映出当时该地区文化发展的积淀,延续着地区的历史文脉。因为有了这些物质的积淀,所以历史更具备凝重感,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大地区的文化遗产会对社会产生的文化价值时,旅游区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遗产旅游”是我国旅游的新热点,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旅游业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面临着商品经济所产生经济过度与不当开发带来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文化旅游过程中,如何认识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保护价值和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文物是历史中最具有情感、最具有历史象征的实物,从考古的角度来分析,文物也具有信息价值与科学价值,能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遗产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原则。在精神领域中,文物的内涵吸引了中外游客旅游的欲望,这就决定了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能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对于文化遗产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第一个考虑的范围就是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需求,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都需要进行开发。另一个考虑的范围就是文物价值的维护,随着中外旅游对文物访问量的逐步增加,在寻求新鲜感的时候却忽视了文物价值的使用状态,过度使用、利用不恰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导致文化旅游对文物保护的完整性造成了威胁性,从而影响了文物的价值性,因此文化旅游的前提是要遵守文物保护的规则。
  3 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现代旅游大部分的旅游者都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文化需求,主要目的是使自己的精神愉悦,是为给自己保留一段美好的回忆。文化是无形的经济资源,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若经过成功的挖掘开发,人文资源可以变成颇具价值的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本职属性决定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并且挖掘其内涵,才能提高旅游的品位与含金量,从而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行业带来丰富的经济效应。
  3.2 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最大的竞争力是文化内涵的高低水平,每个地域民族之间文化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复制与模仿,很容易创建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与品牌,从而成为旅游业中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独有的文化旅游业是培养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证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3.3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发展得如此快速,主要还是得益于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文化资源种类,它们非常有利于开发旅游业,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品牌。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文化旅游业备受关注,甚至开始面向国际市场。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明大国,只有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才能使我国从旅游大国变成旅游强国。
  3.4 城市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很多城市都将旅游文化提上日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一些城市因为考虑不当,导致城市建设规划失误,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加大了城市管理的成本与负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城市在没有任何文化的基础上强行添加热门的文化旅游景点,导致城市的主要文化中心点被淹没,也使文化旅游的中心思想不清晰,导致城市的整体风格变得怪异,失去了原有的城市旅游文化特点,拉低了城市文化水平,也降低了外界对该城市的評价。由此可以看出,在旅游文化发展中,城市发展切勿盲目建造设计,需要探究城市的文化源泉,分析城市与文化和谐融合的关键中心点。
  4 文化旅游的现状
  随着文化旅游事业的兴盛,可能会忽视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导致宣传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第一,缺乏历史文化知识,忽视文物保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财富,大多数的文化旅游景区都具有独特性,有的文化景区却忽视了文物的延续性,重视经济效益,导致文物价值流失,影响景区的潜在价值。   第二,随意开发文物景点,忽视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盲目地对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对历史遗迹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文物周边环境中添加一些不相干或者是具有宣传效果的游乐场,这种行为虽然增强了景点的吸引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却严重破坏了历史遗迹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认知。例如泉州地区保存最早的清真寺,原本坐落在一条小街旁边,周围有高大的石拱门与石墙,在周围低矮环境的烘托下,清真寺显得非常古朴。在后来的发展中,因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又在清真寺旁边修建了一条宽阔的马路,还建设了几层楼房,主要目的是想要多一些经济收获。就这样,原本古朴的清真寺演变成车水马龙中不起眼的寺庙。清真寺被夹在高高的楼房中,失去了原本的环境烘托,导致原本的历史价值降低了。
  第三,文物本身被改造,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历史建筑的损坏是必然的,经过岁月的熏陶,表面的一些痕迹已被磨灭,丧失了美观性。现阶段很多游客想要看到一个完整的历史建筑,因此,对历史建筑进行重建或维修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若缺乏对历史的考证,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手艺去仿造历史建筑,并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创意,这种行为是将文物作为开发旅游事业的资源,将保护当作文化旅游开发的手段,因此就有了“以保护为名,开发旅游为实,真真假假分不清”,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物其原本面貌被改变成现代人想象出来的文物,从而失去了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历史的可读性。
  第四,文化旅游应加强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应该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不只是保护文物的本身,就连周边的环境、周边的建筑都需要保护。首先,文化旅游的创建不仅要靠文物来弘扬文化,更需要借助文物让外人了解到我国的文化。在文化旅游的计划运行过程中,若是只利用不保护,并不利于文化旅游事业的长期发展。若是出现对文物维修不当、维修工作操作失误等,会破坏文物原本的状态,那就相当于是毁坏文物的行为,后果极为严重。经济效益损失之后可以弥补,历史价值被破坏就是永久性的毁灭。其次,保护文物就相当于是保护其历史风貌,很多历史环境尽管遭到了自然破坏,但它们经历过历史的变迁,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与特征,从这些痕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在时间上的演变与发展规律,从而发现人类在演变过程的发展历程。例如明朝的建筑与清朝的建筑,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建筑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但是从细节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来的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历史风貌。法国著名的里昂历史街区,反映了现代与近代的历史演变,现代与近代的建筑风格相互和谐共存在法国的街道中,尽管不可避免地有了现代的痕迹,但是也需要整治环境,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不能抹杀历史的存在,不能用现代人的想法去代替历史的真面目。而有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体现历史文物的价值,改变了文物景点的“纯度”,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大量重建历史建筑,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要尊重历史传统,让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和谐地共存下去,从根本上保护文物的真实性,让游客体会并切身感受历史的真面目。
  第五,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不知道如何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不管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在高中、大学,我国都没有专业的文物保护的课程,就连建筑院校都很少开设文物保护课程。但在欧美国家,历史的建设与文化的保护则放在重要的位置,设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科、系专业。例如法国就设有专业的国家建筑师制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中小学生及普通公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知识的了解都十分专业,以至于法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城市都十分热爱。
  5 保护文物在文化旅游运行中的有效措施
  5.1 将文物纳入本地旅游发展规划中
  不管是小地方还是大地方,只要具备文物的标准,就需要端正态度,提高旅游主管相关部门的思想觉悟,要做到分工责任明确,增强工作人员的监管性,对旅游人员进行素质教育,让文物保护工作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5.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旅游部门人员应像其他发展好的旅游景点学习,规划合适的旅游发展路线,既要保证旅游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要合理地保证文物的安全性,避免文物被游客无意破坏,保护文物原有的价值。
  5.3 设立警示标牌,规范游客行为
  在旅游中一些建筑表面常出现“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这种破坏是永久性的,为避免文物遭到这种损坏,工作人员应该在旅游区设立警示标牌,写清楚事情的重要性,增强游客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必须严厉抵制破坏文物的行为。同时在一些文化价值很高的文物名胜古迹地区,应该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对旅游区的文物要定期查看,最大限度地确保文物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6 结束语
  保护文物对文化旅游有深远的影响,文化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在个人素质的管控下,还需要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在相关部门与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创建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共赢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旅游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相信旅游事业也将走向辉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齊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J].电子知识产权,2007(4):17-21.
  [2]洪映红.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3-86.
  [3]王国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以大通县“六月六”会为例[C]//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探索创新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1.
  [4]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C]//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评论2011.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5]吕屏,彭家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9-32.
  [6]李晓秋,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四)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7):38-40.
  [7]唐威.浅谈我国文物保护执法工作的现实困境和建设[C]//吉林省博物馆协会.春草集—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8]阎友兵.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5).2015.
  [9]王小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8):165,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94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