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合互动:文化治理视野下地方戏曲评论的新发展格局及其演化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寻

【摘要】 在“艺术、技术与资本”多轮驱动的新格局下,地方戏曲守正创新、转型加速,戏曲评论亦随之呈现精英式的学院评论、大众化的媒体评论与多元主体共在的网络评论三大范型。处在交汇点中的学院派戏曲评论侧重学理,具有较强的学术独立性与审美超越性,但其从属学院内部知识生产而与公共领域联系较弱;建制化的媒体戏曲评论表述平易,近距离接触戏曲活动现场以反映时代精神症候,但在功利实效的影响下思想锋芒较弱;数字网络社会的新戏曲评论样态丰富、活力充沛,在多重主体对话的基础上整合主流观念形态话语、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文化消费主义话语,在另辟批评空间的同时建构新的美学原则与价值标准。

【关键词】 戏曲美学;新民间戏曲;新主流戏曲;戏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立场与视野:戏曲价值的时代表达

在多数世人与某些学人的直觉经验与主观印象当中,当前戏曲研究及其评论实践在日常生活空间中的活力日消、影响渐微,似乎已经悄无声息地退居“边缘的边缘”。然而颇具吊诡的是,从昔日喧哗的荣光盛景到今日沉寂的落寞图景,这种始料可及、真切可感的历史转换或曰现实危机作为一种难以回避、必须直面的现代性问题,却在不经意间演化为学术场域的“热点”议题。具体观之,时有怀抱情怀的论者(特别是在兹念兹的闽地学者),基于以“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为代表之闽南方言戏曲传承发展当中的有益做法与成功经验,进而在各式场合与各类媒体当中呼吁建构“戏曲演员、剧作者、评论家”强强联手、“三位一体”的黄金组合,以图借助“非遗”传承保护的历史助力振兴起蔽、力挽狂澜。

与这种真诚颂扬、热情召唤戏曲评论之历史主体相应相伴的则是另一种声音的持续发出。近年来,不少濡染新潮思想的论者(主要是富有激情锋芒与长于理性思辨的新晋学人),依据晚近消费社会所形成的文化症候与思想逻辑,痛心疾首且入木三分地慷慨指陈,戏曲理论及其评论的衰减式微与其对象(传统戏曲)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不佳、衰微不振密切关联。倘若透过这一雄辩滔滔的叙述话语,其支撑逻辑似可清晰而又简要地概括如下:技术驱动、资本进场之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多元娱乐生态,致使节奏舒缓、类型单一的舞台戏曲表演活動,不仅失去其在“传统交往空间中组织公共活动、凝聚族群认同的特有功能”[ 1 ] 8 0 - 8 5,而且在电影、电视、电玩等新兴电子媒介的剧烈冲击下令人遗憾却难以挽回地滑落退场,进而导致建基于戏曲观演活动之上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也随之溃散、布不成阵。不言而喻的是,这一从商业社会时代之文化消费变迁的历史视角切入来解释地方戏曲研究景观与评论图谱的言论,尽管有其发人深省的深邃洞见,但亦存有未曾照亮的深层“不见”。

在笔者看来,恐怕不能仅仅限于表层经验的现象描述,而应充分调用人文想象力以扣紧现实脉动,从而将文本“重新历史化”与问题化,并把讨论最终指向戏曲研究与评论的价值意义与使命担当,即“戏曲研究与评论究竟能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提供什么”的不懈追索与严肃探勘。缘此,显然有必要首先考察当前戏曲评论的主体构成与身份属性,进而在戏曲评论主体所坐落的现代性大背景下具体而微地分析其结构要素、话语范式与功能定位。根据笔者的观察,世纪之交以来的戏曲评论界存在鼎足而立、相互支援的三大方面军,渐次形成各具特色、彼此托举的三大批评范式。下文便就此略述己见,以求教前辈方家。

二、理论与批评:专业分工的知性操演

顾名思义,学院派主要意指在高等学府从事戏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其蔚为大观且具有学术引领性的戏曲评论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戏曲评论的思想深度与理论高度。其最大的特点或许在于这些经受严格学院训练、掌握丰厚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往往依据某种高深抑或时尚的理论工具而对戏曲作品展开高度预设性的解读乃至“过度解读”,从而于不经意间将戏曲作品演化为其所操持之新式理论的演练场。比如,笔者同事戴冠青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其精心构思的《王仁杰剧作女性形象解读》一文便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 2 ] 7 0 - 7 3,举重若轻地妥帖剖析王仁杰剧作的创作特色及其性别意识,既具洞隐烛微、继往开来的思辨力道,也有将现实经验升格为精神命题的文化意涵。再比如,笔者另一同事古大勇教授专治中国现当代文学,其所撰的《“闽南”爱情故事的“日本印记”》则基于时代变革与历史流脉的双重语境研讨戏曲跨文化改编的审美过滤特征。

总的来讲,学院派评论沉稳厚重、板正规制,其将戏曲作为“理解区域的方法”有其优长,使得戏评境界更高、眼界更宽,更具“研究”的气度格局。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些学者型评论家大都具有纵横开阖的学术视野与丰富坚实的知识储备,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降各式进口文艺理论乃至文化思潮谙熟于心,因而能够得心应手地自觉运用理论之光去照亮并穿透戏曲作品的深在特质,从而敞亮或曰开启戏曲文本的“幽暗之处”,让潜藏其间的多重意义得以清晰显影。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们长年处身象牙塔的宽松环境,因而富有并保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能与校园外部的滚滚红尘拉开并保持某种应有的审美视距与学术距离,进而从事相对独立的观察反思与判断书写。然而也应清醒辩证地指出,这种看似可贵与稀缺的超越性亦使得学院派戏曲评论日渐成为一套晦涩难懂、难以卒读的符号密码,极易沦为一种自说自话的自娱自乐。实而言之,学院派戏曲知识生产成果大都刊发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所认定的专业刊物乃至核心期刊,然而依据CNKI数据库所显示的下载次数与引用频次,却能一眼见出其受众有限、处境尴尬,不仅圈外人看不懂也不想看,即使是圈内人(包括同行和学生)也意兴阑珊、无意对话,既无法实质影响创作实践,亦难以切实引领欣赏实践。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制于自身升等保级的评鉴压力,加上追新求变之“知识炼金术”的推波助澜,学院中人往往无力也无心从浩如烟海的戏曲现场披沙拣金,其论戏评剧更多着眼自身研究面向与理论旨趣,目光愈发关注经典序列之外的“冷门”之作,故作高深地挖掘其间微言大义并以之为突破口,抒发胸中垒块、纵论天下大势,从而在凌空高蹈的长篇大论与繁琐精微的技术考据中与现实戏曲活动、文化思想生活渐行渐远。

三、体制与市场:大众传媒的空间开创

反应灵敏、表达平易的媒体界戏曲评论有其深广繁复的社会背景,其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体兴起所开创的公共传媒空间相伴而生,构成人员尽管相对复杂、流动性强,但仍主要是由兼具社会关怀与市场意识的记者、编辑等文化宣传口的人士组成,代表新的审美原则与评判标准的历史崛起。相对于学院批评带有孤芳自赏的封闭循环与兀自徘徊的精磨细研,媒体文宣界的戏曲评论因其灵活感性的介入方式显得更加“接地气”与“得地气”,不仅起到推动观众进场欣赏并领悟传统戏曲之美的公用实效,还于不期然间重新恢复并发展戏曲评论与戏曲创作暌违日久的互动关联,因而对戏曲现场更具冲击力与推动力。

若与曲高和寡、望之生畏的学院派稍做比较,不难看出,见诸报刊、广播电视等建制内媒体的地方戏曲评论,其作为重要文化现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首先在话语表述上,追求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回避历史性、学理性、思想性的宏大叙述,普遍使用结构化、技术化、个性化的感性语言。比如,供职于漳州龙文区委宣传部的苏水梅在其所著的《芗剧〈谷文昌〉观感》一文,就以“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3 ]收束全文、呼应主题,体现其试图以委婉别致、隽永灵动的诗性语言,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抒发个人情理交融的观剧感受,可谓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其次在评论内容上偏好“就戏论戏”,细处落笔、点到即止,不做题外发挥,不喜过多引申,尽量广结善缘,彰显主流价值。例如,《石狮日报》记者胡丹扬应时而作的戏评《元宵节的邂逅》,就聚焦素有“闽南梁祝”美誉的《陈三五娘》,娓娓道出剧中“唱词的诗情画意,人物的喜怒哀乐”[ 4 ],从而为梨园瑰宝“鼓与呼”。

值得一提的是,与体制性强、官方背景的主流媒体相比,高度市场化、讲求运营实效的大众媒体所发表的戏曲评论亦有其繁荣背后的隐忧不足,即经济动因较强,超越判断较弱,缺乏思想锋芒。尽管从理论上讲,职业化评论似乎意味着可以依靠稿费养家糊口至少是养活自己,然而根据目前低位运行的稿酬体系与狭小逼仄的需求空间(特别是与高度产业化、需要评论广告造势营销的电影工业相比,仍然依靠“输血”存活的戏曲“事业”显然无力开拓遑论带动戏曲评论市场),这或许只能成为可供仰望的理想而已。进而论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一方面资本运作、考量利润的市场化媒体自然不愿过多刊发地方戏曲评论,而依托其吃饭谋生的一般媒体人也不愿劳心费力专门撰写性价比低的戏曲评论(除非因应推辞不过的人情之邀,或是能在其他方面弥补收益),而是将精力投向高歌猛进、欣欣向荣的影视批评以获取更高更快的直接回报。另一方面戏评若想顺利刊发在都市性的市场化媒体,不仅需要制造吸人眼球的新闻效应,还要迎合普罗大众愉悦赏心的阅读快感,因而在追逐时效性、广泛性、话题性的同时,浮露浅碟化、同质化、片段化的短板,影响其权威性与公信力。

四、网络的狂欢:功能重构与跨界融合

网络时代莅临推动文化权力开放下移,使得“人人都是评论家”的美好承诺化为现实,戏曲活动的阐释权不再被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所专有垄断,满怀热情的普通民众得以在互联网上表达观点、交流看法而摆脱“被代言”的“失声”困窘,戏曲评论空间也因之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与拓展。姑且不论中国戏曲网、神州戏曲网、华夏戏曲网、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戏剧网等各种专业戏曲网站,君不见,从早期人气旺盛的水木清华BBS、天涯论坛、豆瓣网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版块,再到一度活跃的新浪博客、QQ个人空间、人人网,进而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网络搭建社会各方(特别是“创作者、营销者、评论者、普通观众”四元主体)之间即时关联、自由对话的沟通平台,成功唤醒戏曲评论蓄积沉潜的丰沛能量,并在凸显主体间性的交往基础上整合前述的学院评论与媒体评论。

方兴未艾、生气淋漓的网络戏曲评论产量极大、发展迅猛、远未定型,新的表达方式不断更迭,新的想象空间不断开辟,新的文化结构不断重组,因此对其强行追踪、展开描述、进行引导显然难度不小。在笔者看来,网络戏曲批评引人瞩目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借由技术力量形成超越时空的戏曲共同体意识,改變传统媒体戏评(含部分的学院派批评)的人情纠葛与利害纠结,使得戏评不再只是创作与演出的附庸“吹鼓手”,而是盈溢着辩证精神的思想活体,进而重塑戏曲评论的存在状态乃至整体戏曲文化生态。虽然从理想状态上讲,戏曲评论是艺术见解的个性化表达,应尽可能地遵循戏曲的审美规律,进行独立公允、契合实际的价值判断,不应受资本抑或权力等场外势力的过多干预。然而从实际操作上看,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王永恩教授所言:“这种代表个人意志的戏曲批评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当它面对的是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作品而是具有官方色彩和多种复杂内涵的社会现象时,劣势就更加明显。行政权力的介入、大量的非艺术的利益的涉及,使得戏曲批评本来应有的个性被销蚀。”[5]29-34所幸的是,作为虚拟空间的网络平台为戏曲爱好者与专业研究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发言机会,使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世俗名利等多重羁绊而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进而在即时互动中切中真相、迫近真理。据了解,许多头脑冷静的戏曲演出团体并不沉溺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座谈会发言与充满溢美之词的官样化评论,而是格外注重长短不拘、一针见血的网上评论(哪怕微小到豆瓣一次打分、微博一段感想、微信一则议论、朋友圈一个点赞)及其可能引发的后续舆情,因其深知这或许才是最近本真和最为有力的评论。

在欣喜地看到网络公共空间为广大戏曲粉丝(特别是日渐崛起的草根戏迷)“创造、分享、互动”提供传播管道,形成千帆竞渡、声势浩大之评论新生态的同时,不少有识之士也对其间杂语共生的纷繁形色表达关切。由于虚拟空间盛行匿名机制、“把关人”权力相对弱化以及进场发言门槛较低等原因,导致某些网络戏评成为个别网民主观臆断、宣泄情感的吐槽方式,出现一些正常批评之外的非理性噪音。此外,相比主流媒体刊发之论证精当、见解精辟的专业戏评,网络空间虽不乏直言不讳、鞭辟入里的精到评点与鲜活生动、坦诚直白的互动讨论,但也存有不够宽容、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等问题与瑕疵(甚至还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常识错误),因而需要仔细甄别、认真引导、加以规范。

五、行动的美学:实践指向与未来向度

地方戏曲评论要告别装饰化、仪式化之“不及物”的悬空状态,进而成为文化治理的行动美学,应当如何?首先要重新反思普遍性文艺理论与地方化戏曲经验之隐形复杂的张力关系。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以现代性为美学地基的文艺理论之于传统戏曲还是具有很强的阐释效力,比如其能精准概括与精确解释大变局中的地方戏曲转型轨迹,但我们也应看到上述“理想类型化”的形上理论都具有特定的生成背景或曰时空限制,即都是对现代性进程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历史回应与现实审理。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未加思索地机械套用文艺理论的抽象概念(如思想主题内容、人物形象特征、环境情节设置等)来削足适履地分析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戏曲活动,不能想当然地将后者当成前者的某种注解,而是要把现成理论作为问题而非答案,秉持“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的学术态度重视地方民俗曲艺相对于总体性美学原理的悖论性,在具体评论实践中尝试挖掘并努力提升传统戏曲的本土经验,从而理实兼备地提出符合新型戏曲经验的概念范畴乃至建构原创性、典范性的戏曲话语体系。

其次是要稳妥处理戏曲评论独立性与公共性的辩证关系。在区域竞争日渐转向文化软实力比拼的当下语境,鉴于戏曲评论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地方戏曲乃至区域文化的能见度与美誉度,因此其经常被整合进戏曲生产的链条之中(比如某些以获奖为指向的精品剧目,往往将召集评论家撰写文章、参与座谈作为必要环节),这在表面上抬高戏曲评论之价值与功用的同时,削弱了其本应有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职是之故,我们要避免将戏评异化为圈子内外各取所需、缺乏原则的抱团取暖,而真正将之作为提升创作水准、引领审美风尚、开放思想交流、建立价值标杆的重要路径,进而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推动评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闽台歌仔戏的文化地形与历史记忆[J].戏剧文学,2014(6).

[2]戴冠青.王仁杰剧作女性形象解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苏水梅.芗剧《谷文昌》观感[N].闽南日报,2019-3-20(5).

[4]胡丹扬.元宵节的邂逅——梨园戏《陈三五娘》[N].石狮日报,2018-3-2(8).

[5]王永恩.戏曲生态与戏曲批评[J].戏剧艺术,2014(4).

◆ 基金项目: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百年大变局”(2020C16),福建省高校以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地方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互动发展研究”(JSZM2020055)。

作者简介:王伟,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外聘硕导、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万书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9773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