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云霄县莆美堡在闽南沿海防御史上的显著地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光洁 汪芳芳

摘 要:云霄县莆美堡是明清闽南沿海地区较为著名的防御建筑,是莆美张氏族人的集体智慧与心血,明代海患及社会动乱是它营建的重要时代背景。莆美堡以其特有的建筑理念与特点成了当时防御工程的典范,是明代台湾筑堡最典型的效仿对象。莆美堡在闽南土堡建筑史上的地位显著,是研究明清闽南沿海海防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

关键词:莆美堡;防御工程;莆美张氏

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队员在云霄县国道324线附近发现莆美堡明代遗存的25米长城墙以及南侧城墙的清代《重修莆美堡碑记》(1869年)。莆美堡是云霄县现存较为完整的土堡之一,与其他明代土堡相比,莆美堡体现了诸多闽地土堡的共同特色,也体现了其因地制宜的特点。

莆美堡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及小水门四个,各门四通八达。据测量,莆美堡城周长约1.5千米,总占地约20公顷(200000平方米),城墙高4米左右,有宽达2米的走马道,鸟瞰全局,整个土堡的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城中街巷、民宅布局井然有序,居民以张姓为主,住户超过600户,人口数千。现在堡内还保留部分明代古建筑群,是闽南沿海最典型的古民居群。莆美堡内街道弄堂井然有序,同时又具有持之以恒的防御功能。

1 莆美堡的营建和历史沿革

1.1 营建

云霄集镇的围城造堡始于弘治到正德年间(1470—1505年),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的莆美堡位于东经117°20"15',北纬23°55"56',由莆东、莆南、莆北、莆下四个村组成。莆美堡所在地地势平坦,距云霄城约3千米,地处云霄与诏安的官道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西北背靠将军山,东南有莆美大山作为屏障,近漳江口,负山滨海,地理位置优越。“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辛酉年以前,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尤多。”①

1.2 历史沿革

莆美堡修建之前张氏家族便居住于此,其祖可追溯至火田西林张氏。碑文《莆美始祖志德公状略(六世)》记载,张志德为莆美张氏始祖,“我祖十一郎公为得仁公之第二子,生母蔡氏早逝,随继母林氏自西林移居莆美,则遂为莆美开基之祖矣”明代莆美张氏子孙枝茂“张志德生于明洪武乙丑年(1385)有四子,开基祖志德及莆美堡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祖先,祀于莆美大宗致思堂”②。

明弘治十八年(1505),山寇倭患尤其严重,“窃维漳州一带负山滨海、民间土楼石寨林立。由明季备倭,国初备海寇而设立”③。于是张氏三世祖張举元与张俊元及胡、吕、游、杨四姓协商筑城防御,巡按御史简公十分支持。碑文《莆美土城记》载:“上其事于巡按御史简公,公义之。于弘治十八年乙丑十月经始,越数月造成基址,涂基巩然,以固恒墉,沟域井然惟匹。”莆美堡隔年建成。碑文《重修莆美城志》记载:“退而仞广狭量崇卑,计四百三十七丈九层有余,亦作丰伊匹意也。”

明正德二年(1507),山寇从云霄山区来莆美堡洗劫,围堡半月,莆美村民据堡得以保全。《重修莆美城志》记载:“未几而萑符窃发,芟夷我村落时,都内无城廓,惟我堡得以安诸,故满都多处来归,其所藉力而保全者,岂特吾宗己哉!”又有史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被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逐的7000多名倭寇进犯云霄,围困莆美堡,张半领射死倭酋,“一矢扼吭,坠车而噎”。两次抵御贼寇获胜,使莆美堡获得“两歼巨寇”④的声望。“故土堡陈设,则坚壁清野,贼之至也,将无所掠为食,以攻则难,以守则馁,弗能久居,势将自退。”⑤

崇祯辛巳年(1641)十一月,张氏先祖泽州知府鹏海公归乡,时值李闯作乱,鹏海公捐资修缮莆美堡。由于莆美堡地处漳浦、平和、诏安三县接壤之冲,又为铜山、陆鳌、南澳洋船出没之区,地理位置优越。《重修莆美城志》记载:“迨顺治六年己丑(1649)十一月,总镇王邦俊进剿五虎,大清等及洋下白塔等处,时云镇已坏,遂委参将赫文兴暂据我堡为镇城。”由于莆美堡的坚固,使其逐渐成为云霄城外民众倚重的防御城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莆美堡经过太平军余部的攻打,损毁严重。碑文《续莆阳建城制度志》记载:“众议重修,老少咸若,是亦先祖默启众心如斯耳!愚不揣固陋,亦与其谋,熟思旧制,外可御患消灾,内消凶纳吉。”村民重修了大小城门,按风水理念重新安置城门格局,“窃稽东门之制左缩右伸,缩则收北面之吉水,伸则障海角之凶风。中因池筑岸,以制旷荡。左右开厕,以破阳风,西南一二厕,援为蝉翼,以散中求聚之法也。至小东门凹二余尺,收两弓玉带之水,朝前山捷报之旗,亦得处动立静之妙”。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在西门旁发现的《莆美堡重修碑记》,详细记载了其重修过程。

2 莆美堡的建筑特点

2.1 整体情况

莆美堡依山而建,俯瞰土堡,其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西面群峰拱秀,地势奇高,连接莆美龙脉”①。同治年间重新修缮了莆美堡,城门、城墙等尺寸及构造细节仍遵循原状;石砌的门洞保留原物,砌筑成拱券门;各种梁架构件物尽所用。

土堡的道路部分用鹅卵石铺设,部分用三块石条并列按道路长度铺砌。修建土堡时,为从战略角度思考,特意规划出几条没有通道的巷子,用于诱敌深入、瓮中捉鳖。另有大院墙与大院墙之间留有一条缝隙形的墙缝路,靠近城墙还配套有沿城路。

2.2 城墙

城墙以乱石为基,上部三合土筑墙,夯土层以10厘米为一层,建造城墙时层层夯土,使松土挤紧,使地基牢固,墙的高度可达4米。建筑修建方法基本上遵循《营造法式》的壕寨制度:“筑基: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隔层用碎砖瓦及石扎等亦二担每次布土厚五寸先打六杵等;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其深不过1丈,浅止于5尺或4尺,并用碎砖瓦石札等,每土三分内添碎砖瓦一分。”②

从清代至今,部分城墙已残损,仔细观察石料,其主要来源于本地的鹅卵石和花岗岩条石墁。“明代沿海的许多海防城的城墙都用石块、石条砌成的,这样的城墙也同样坚固耐久,不过这样的城墙墙体减薄的尺度多。”③在福建沿海,这种相似的造城类型十分常见,都坚持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莆美堡由于其强大防御功能,被台湾某些地区修筑防御工程所效仿。台湾岛内缺乏木料、石料,亦渡海前来附近采购,“案台南就地不出杉木,即石料砖瓦,亦不及内地之坚实,当时材料由福建船政局购运来台,工匠亦由闽渡海而来。樑、栋、榱、桷、杙、橛等,业已斧斤成材”④。

莆美堡的城墙广布枪眼,墙上设有36个“凹”字形的城阙,作为“铳空”,另外配套有小铳空,作为防备、守卫、放铳之用。嘉靖己未年(1559),倭夷千人从诏安前来围攻莆美堡,弩手张半领立于墙头射中倭酋首领,倭首坠车而亡。“事闻于朝廷,御赐红砖数千块点缀城墙,以酬其劳,以褒其绩。”⑤

2.3 城门的布局

古代中国各地区的城门安排是修筑城池的重要事项,按照规模形制及交通来确定门的数量。全城有八个城门:东门朝阳门、南门迎薰门、西门迎龙门、北门拱辰门以及四个水门。八大城门充分按照风水理念设置城门名,表示特殊含义。这里的城门通过取用吉祥的名字来体现莆美居民祈求平安的愿望:北门拱辰门代表拱卫北极星,拱卫君王,四裔归附,天下太平;东门朝阳门,喻义太阳,祈求风调雨顺;南门迎薰门,可释义为迎曦门,亦同太阳有关;西门迎龙门,与本地风水有关,寓意指向龙脉之地。

城门位置的设置原则也遵循了闽南造城形制的思想,寓意“且稽西门之制,筑兩烟台为左右翼以收气,迎来脉之玄水,亦因之而屈曲。而祖山层层呈秀,不见孤压,此西龙西向,上山之法也。至西小门提高二、三丈,以避凶坑。更稽南门之制,左长藏风,右短聚气。至南小门,降深三四尺,藏头缩尾,旁空偷收吉气。至北小门,低而又低,迎前村之西纳仓版之小流,此有美必收,犹耳目之各适其用也。”西面地势较高,连接莆美龙脉,故而西门迎龙门地理位置最重要。八大城门均建有二层城楼,旁设炮楼。明清时,各城门二更全部关门,实行宵禁,并有专人专管。若有人要进入,询问详细后再提拉铁链开启城门。设专门打更报时,民团在走马道巡夜,五更之后才全部开启。顾炎武视莆美堡为城防典范,“嘉靖卅六年,倭寇突至,所在摧毁,独是堡坚守旬余。倭不能克,竟为所摧。自是寇不能犯境。寇退,乃更拓基,砌以砖石”①。

3 历史地位

莆美堡不仅集中体现了闽南土堡的各种典型的建筑特色,还是闽南沿海抚民避难和抵御倭寇的坚固堡垒,是明清时期闽南沿海地区土堡建筑的代表,同时又凝聚了闽南地区劳动人民在土堡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集体智慧。《续莆阳建城制度志》总结:“创业垂统为可继者,非独都郡为然,即闾里亦然也。我莆自前明开基以来,始则集邻里之力众,以围土堡,人文奋兴。”事实上,莆美堡的修缮在近代以来仍不断,堡内居民不但参与了城墙的修建加固工程,还将筑城技术向台湾地区传播。台湾的城池多由圈地建堡发展起来,建造城池的动机与闽南诸多土堡相类似,都是以防御、防乱为目的,遇到外敌进攻或者民变则据城以守,等待救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9819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