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昊

摘 要: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当前乡村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关注点。文章从南京地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出发,从合理规划、因地施策、有效宣传、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分析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之道。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灵魂,为南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乡土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关键词:南京乡村地区;美丽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举措

针对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积极开展行动,塑造不落时代又充满韵味的乡村,打造一批特色示范村。在历史文化的不断传承中,将自然山水紧密联系乡土文化。以建设特色乡村为基础,在加大保护乡村文化力度的同时,展现南京乡村文化資源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触发人们形成家国情怀。制定多种举措,让文化传承工作更加顺畅。

1 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况及保护、开发时代背景

1.1 资源概况

南京,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担当着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溯古观今,坐落在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的南京,既有着古都的沧桑筋骨,又有现代化都市的靓丽容颜。农耕文化得以延续,高淳的“跳五猖”、浦口的“手狮舞”、江宁的“梅龙鼓韵”等乡土文化焕发出精彩活力;乡村古镇中摆放的旧犁耙、老纺车,古戏台上的表演和古街老巷里的民俗活动无不体现当地重视家乡建设,引领农民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南京乡村地区散发着独特魅力。

1.2 时代背景

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重要内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区1800多平方千米、市级以上示范村203个。江宁黄龙岘等12个村先后被农业部、环保部、住建部及国家级新闻媒体授予中国最美村镇(乡村)、中国最美田园荣誉称号。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过程中,以打造、创建示范村、特色村为基础,对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保持原有风貌和建筑形式之下,进行相应修缮。南京乡村地区始终把文化作为重要的灵魂,在立足产业发展、提升环境的过程中,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优化配套设施,因地制宜编制方案,让村庄展现出个性特色。结合自然山水和乡土文化,借助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让美丽乡村能够凸显出传统文化的力量。现阶段,国家重视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对南京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给予保护、开发和利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 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南京乡村地区针对历史文化资源陆续进行了重点保护与分步开发,在此过程中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比如,宣传影响力不大,人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群众会把责任推卸到文物部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行为,和自己没有关系。村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阻力较多、氛围较差,开发手法简单粗暴,形式千篇一律。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历史文化资源常遭破坏。南京乡村地区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其中许多因历经时代变迁等原因,文物本体和风貌残缺不全,相关历史资料也无迹可寻。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老一辈人的逝世,年轻人兴趣有限等,面临传承难的窘境,造成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上的遗憾。

个别乡村地区经费的不足和不均,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由于文化资源范围较广、分布较散,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管理上很难全部落实到位。有些地区若长期存在专项经费不足,一是容易错失文物保护和维修的良机,二是相关单位无法有效开展保护管理工作。另外,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经费、补贴等也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文保人员缺乏主动性。这些都将制约城乡文物保护事业的均衡发展和进步。

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结构呈倒金字塔型,越到基层,文物干部人数越少,且大多一人身兼数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背景和相关培训,难免对文物本体及风貌的损毁存在麻痹疏漏,历史文化资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损失。

3 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对策探究

3.1 加强规划引导,让保护开发工作有法可依、有策可循

随着2011年江苏省政府批复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年)》(下称《保护规划》)的全面实施,南京市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完善《南京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另一方面加强与《保护规划》中所提古镇古村保护规划的对接。先后组织编制了《江宁杨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高淳区漆桥古村落整治更新规划设计》《江宁区窦村保护规划》《漆桥村412号、446号保护修缮设计方案》等一批规划,为古镇古村保护提供了规划支撑与法律依据。指导各区综合考虑农村地理区位、山水肌理、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村民需要、旅游开发等因素,采取“专家设计、公开征询、农民讨论”的办法,推行“一村一策一方案”建设模式,避免贪大求洋和千村一面,对村庄的资源进行深入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整治,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形地貌、建筑风貌、历史人文、产业资源特色,彰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独特魅力。

3.2 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文化品牌塑造

在开展宣传工作中,应该强化宣传、有效落实,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准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注重文化品牌塑造,制定出台农民住房户型宣传、推广政策,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或符号,打造富有金陵韵味农村建筑风貌。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乡土文化进行研究、创意开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建立乡村文化展示馆、村史馆向村民、游客开放,通过农旅、文旅结合的方式,发掘当地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资源,拓展当地产业品牌文化的外延。

3.3 以发展美丽乡村为契机,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乡村居民以传统文化、当地风俗、美丽乡村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文艺作品,激发乡村原住民的主体价值与积极性,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传承中培养乡土文化守护人。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尊重历史记忆,对于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宅民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尽可能予以保留、修缮。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并延续好农耕文化,珍视红色文化,弘扬现代文化,注重“以小见大”,用身边的事、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不断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

在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奖补力度的同时,突出将文化作为美丽乡村验收考评的重要内容。借鉴江宁区乡村文化辅导员的做法,推广设立美丽乡村文化顾问,将凡人善举、美好家庭总结宣传推广,书写美丽乡村“新故事”。支持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引入先进的设计创意,以还乡再造的理念,打造出更多有文化创意的美丽乡村。鼓励乡贤群体发挥农村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关注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出合理举措,以完善规划和有效宣传为出发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之下,让南京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获得良好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乡村建设治理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二者齐头并进相互依托,从而真正实现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9901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