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焯

内容摘要: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品特别是雕塑作为“扮演记忆舞台的一个角色”这样的功能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一般来说作品承载了作者的记忆。但是,当今的艺术创作却经常显现出主体性(以作者为中心)缺失的问题。“作者之死”原是一个文学理论概念。1967年,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发布文章,或者说是一篇随笔——《作者之死(英语:The Death of The Autho;法语:Le Morte d'Arthur)》。正如这标题,巴特宣扬“作者己死”,认为文本是一个多重的空间,呼吁读者才是作品主角。关于“作者之死”的系列问题:作者真的可以被“杀死”吗?是怎么被“杀死”的?只有注重作品本身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果作者自己主张“让作品本身说话”是逃避的借口吗?在文中,我将结合相关文献以及自己的创作、参展和批评互动的体验来论述在艺术创作中的“作者之死”。

关键词:艺术创作、作者、艺术家、读者、观者、阐述

2019年11月,第七届“明天雕塑奖”的演讲秀环节反映出了艺术作品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就组委会‘什么是雕塑’的提问,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演讲者闪烁其词地回避。的确,现场的这些入围作品已经不止于造型和材料,甚至带有某种预示性:未来的雕塑将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综合性的,时空交织的,多种媒介混合运用的特征。在我看来,“什么是雕塑”实质是在问“什么是艺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方面,演讲环节其实和创作息息相关。从入围作品中还可以看出这样的倾向:雕塑家的想法,经验,生活际遇在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品不可脱离作者生平。

是谁在说话:文本的多重空间与读者的声音

在巴特看来,写作的开始也意味着作者踏入“死亡[1]。与其说作者是“上帝”——作品意义的来源,倒不如说是“抄写者”而已:

1 一件事情一经叙述,便不再对现实直接产生作用。經叙述的事情成为了一些无对象的目的而不具备功能,最终只留存象征活动的联系本身;

2文本本身是由各种引证交织而成的,它们可以追溯自成千上万个文化的源点。因此,一个文本不可能构成神学角度上的单意思的文本,而是构成了一个多维的空间,进入其中的我们主体会消失,所有身份都会消失,首当其冲的就是叙事者本人的身份。文本诞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模仿或是相互争执。正是在这样一个混合多种写作的多维空间里,文本在解读中不断生成意义,而不是读者在作者处寻得权威解释。

所以,巴特认为在写作过程中是言语活动在说话,而不是作者,并且是按照读者的利益在说话【2】。写作不是作者向读者的单向通讯,解读也不是去发现固定的意义,而是去重新构建意义。

图像、结构、符号理论

巴特将结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3】:认为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作家共同遵守的一套规定和习惯,只要是有结构设想的作品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约束。结构主义活动有分割和排列两种典型操作【4】。作品可以分割成为按照章法规律排列的可以理解的单元,其形成正是借助了单元和单元的规律性反复显示。

符号论的基本原则:相互指涉,相互转换,适用于各种不同符号系统之间,也适用于各个符号系统中不同系列的符号之间。符号作为一种“中介手段”,将人们的思想转化为所要表达的内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都可以用符号论的基本原则加以说明:人就是“符号的动物”,创造并使用符号;一切事物都可以被定义为某种符号,也可以随时被认作另一种符号,符号的规则可以由人的意志来决定;符号具有社会的性质,同社会因素相关联;符号系统有可能不受创造者的控制自律运作;文本的“一义性”只存在于原始作者那里,可一旦被公开就脱离作者的控制[5]。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面前,符号的诠释和意义就不可能保持单一。

任意材料都可以被赋予意义【6】,一旦某种“图像”被设定为某种意义表达,其将导致“述说”。图像可以视为一种文本,象征主义艺术家从诗歌,剧本、神话、民间传说等文学作品的词句中汲取灵感来创作图像,然而不要指望从文本中就能寻找到图像的意义,这些图像或被刻意模糊象征,或本来就无意义。这些图像与文本的关系总是那样魅惑且曲折【7】。

作者的名义

作为回应,福柯【8】提出了“作者的功能”的概念来填补作者“死”后的空位,作者署名的性质类似货币流通于话语和文本之中。

巴特表示“作者的王国仍然十分强大”【9】,人们脱离作品在作者身上寻找对应意象的解读。德里达【10】经验性地概括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亲密度进行了分级【11】:完全陌生,疏远,相对亲近(即读者和作者同处于个时空,读者对文本的态度还会因作者而左右)。媒体技术发达的当今,还可能存在这样种极端亲近的关系:作者是名拥有相当粉丝数量的公众人物,不但和读者同处于同时空,还可以亲密互动。以至于在现实中想让作品自己说话的作者可能想“死”也“死”不了。

“作者已死”有一个缺陷,预设所有人都有同样的背景同样的阅历,所有的文本都是在同样的几率下被解读,因为其本身就有被解读的价值。每个人都会有平等机会,所有文本都会依其内容被评价,而不是被捆绑以作者的身份,或作者的其他作品来一起看待。理论上巴特和福柯会是对的,但是现实世界并不完美啊!特定的人,特定的性别,特定的种族,在特定时间地点,不同背景的人解读方式会完全不一样,写作也是如此。福柯的作者,写作观念以及某些程度上巴特的理念,只能存在于完全理论的世界里。

关于阐释

卡巴科夫(夫妇)[12]表示:原则上,艺术家唤醒的是观众自己所拥有的体验,所以就没有艺术家或是观者的区别。我认为伊利亚和艾米莉亚·卡巴科夫并不是承认作者的虚无,而是传达一种理念:观众并非被动地观看作品,解读占据了作品相当的分量。[13]

基弗[14]认为:“我们做展览、卖画,必须得是未完成(状态)的I15]”。有记者质问“但是你可以轻松地说所有东西都是完成了的”。基弗所认为的未完成是:观者的感受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为这幅画创造了成千上万种(观者独有的)解读,所以它还在继续,永远不会完成。多元的解读是基弗的艺术特征,也让他的作品变得“无解”,多元的解读势必意味着多元的阐释,甚至这些阐释之间会对立冲突。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基弗名声狼藉。人们指责其画作炫耀所谓的德国风范和尴尬的民族主义符号。马修·毕罗称之为“基弗所受到的最大艺术诋毁”[16]。这是人们“缺乏对基弗的背景(Context)的认知最终导致了阅读的丧失[17]”。

保罗·利科[18]主张在诠释中融入“时间性”和“参照体系”。诠释文本需要综合地诠释其历史、现实,社会学,心理学……这和巴特与福柯的观点有出入。

萨特[19]也认为作者,读者,社会存在双向循环的三角关系[20],称之为“文学介入论”。这种三角关系不可避免,似乎一部作品只有作者和读者都介入进去了才能够体现出完整:作者不可忽视读者的反馈,还得借其来完善其作品。反过来读者也必须督促作者;作者通过读者的反馈去了解社会,作者和读者通过作品又共同推动社会。

苏珊·桑塔格【21】斥责对发掘作品内容所进行的阐释工作是有“毒害”的,麻痹了“感受力”【22】:阐释的本质是另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原本是理解事物的一种现代的方式,却被运用于 切品味的作品;逃避阐释似乎是现代绘画的一个特征,因为没有内容就无所谓阐释。要注意的是,苏珊并没有说艺术作品不能被描述或诠释,问题是怎样来描述或诠释,批评应该服务于艺术作品,而不是僭取其位置,论文应该揭示艺术品的感性表面,而不是对其敷衍了事。

阐释应该像一块精心设计的指路牌,原则上不干预游客欣赏沿途的风景。而所谓作者的“想法”应是一个综合性话题,它包括:一是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锤炼,也可以是一种个人品味和追求。风格是个人的,封闭的,私密的,产生于艺术家内心深处却延伸到他的控制之外。“形象、叙述方式、词汇都是从作者身体和经历中产生的,并逐渐成为其艺术规律机制(automatisms)的组成部分”,而非作者(艺术家)选择和反省的结果。二来是作品所体现的述说,不仅有本意,还会有言外之意。三是艺术家的心声,动机。当然,还应该包括作品的影响,以及影响社会的方式,环境。所以艺术家不仅要做好作为创造者的身份,还要承担起作为说服者的职责。

结语

“在感知的范畴内图像和文字的确并不激起相同的意识类型【23】”,对于观者而言,作品本身并不具有清晰的指向性,艺术家(作者)本人也并不能通过作品清晰地把意象传达给观者,因此,我们要承认理解的多元性,作品被赋予的意义会在观者们那里分枝延伸。

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若没有什么铺垫,普通观者只能看到作品本身,也就是结果。然而单纯的观者不曾体验过:整个创作过程是和作品最亲密的互动,对作品来到美术馆之前的故事一无所知。这些秘密将随着作者的主体性退出或者说是“死亡”一起被带进坟墓?可能是的!所谓的“作者之死”,我更愿意理解为当一位艺术家在那一刻决定将作品公布众时,作者身份就隐退了,于是以观者的身份回归。对于艺术创作者的一点建议:方面要参与和接受批评,有创造力的艺术品不是从艺术家一个人那里目出来的.批评是一次机遇,它展现了你的作品在观众眼中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不要逃避阐释,要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综上,我觉得“作者已死”并不是罗兰·巴特总结的规律,而更像是在说“慢慢走,欣赏啊!”

文章索引:

【1】参考【法】罗兰·巴特著,怀宇译,《外国名家散文丛书罗兰·巴特随笔选》,《作者的死亡》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第294页

【2】【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人民出版社,六十四章节,《读者的声音》,第一段,第208页

【3】参考【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第一章《什么是写作》篇

【4】参考同1,杂录,《结构主义活动》篇,第289-290页

【5】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6.10.1,第一章,第五节,《列为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第177页

【6】【法】罗兰·巴特著,屠友详译,《神话修辞术》,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符号学系统的冲活》篇

【7】参考【美】理查德布雷特尔著,诸葛沂译,《牛津艺术史:现代艺术《1851-192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米歇尔·福柯(法语:Mchel

Foucault 1926-1984)法國哲学家,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象征主义篇》

【8】【法】米歇尔·福柯(法语: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9】同1,《作者的死亡》篇,第296页

【10】【法】雅克·德里达(法语: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哲学家

【11】Jacques Denida. Edited by Pascale-Anne&Michael Naas. The Death of Roland Barthes. THEWORK OF MOURNING. The Unw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Lodon. 2001. pp. 31-67

【12】【俄】伊利亚·卡巴科夫(Ilya Kabakov.1933-)和艾米莉亚·卡巴科夫(Emiha Kabakov.1945-),美籍俄裔艺术家

【13】泰特美术馆纪录短片《llya and Emilia Kabakov-‘The Viewer is the Same as theArtist' ITateShots》,6分02秒

【14】【德】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德国画家、雕塑家,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师从约瑟夫·博伊斯与彼得·德雷尔

【15】纪录片《imagine—Anselm Kiefer: Remembenng the Future》片段55分45秒

【16】【美】马修-毕罗著,张帆译,《费顿·焦点艺术家:安尔塞姆·基弗》,广西美术出版社,第43页

【17】 Andreas Huyssen. Anselm Kiefer: The Terror of History. the Temptation of Myth. The MITPress,1989,p.28

【18】【法】保罗·利科(法语:Jean Paul Gustave Ricceur.1913-2005)法国哲学家,阐释学家

【19】【法】让·保罗·萨特(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剧作家、小说家、政治活动家

【20】同5,第三章,《罗兰巴特的符号论》,p228

【21】【美】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美国作家、批评家、女权主义者

【22】参考【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2.第一章,第一篇《反对阐释》篇

【23】【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第二部分《今日之神话》,《作为符号学系统的神话》篇

参考文献:

1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1 968. Participation Documents Ot ContemporaryArt. Copublished with Whitechapel Art Gallery. London. 2006. pp 41 -45

2 Jacques Derrida. Edited by Pascale-Anne&Michael Naas. The Death of Roland Barthes.THE WORK OF MOURN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Lodon. 2001. pp31-67

3 Michel Foucault. Edited by Donald F Bouchar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Donald FBouchard&Sherry Simon. What ls an Author?. Language. Counter-Memon/. Practice. Cornell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113-138

4 Andreas Huyssen. Anselm Kiefer: The Terror耐Histor,/. the Temptation of Myth. The MITPress,1989,pp25-45

5【法】罗兰·巴特著,怀宇译,《外国名家散文丛书罗兰巴特随笔选》,《作者的死亡》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篇294-301页

6【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

7【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神话修辞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8【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7.1

9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6.10.1

10【美】而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2

11【美】理查德·布雷特尔著,诸葛沂译,《牛津艺术史:现代艺术1851-192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2【美】马修-毕罗著,张帆译,《费顿-焦点艺术家安尔塞姆·基弗》,广西美术出版社

13邵亮,《我眼中:谭勋的艺术和他的“想法”》,《北方美术》2018年1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0322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