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度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文博建设工作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丹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各地博物馆开始向智慧化博物馆发展。由于相关管理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出了建议,希望为高度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文博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文博;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很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化产业以及在高度信息化背景下带动起来的其他新型产业也随之如火如荼地被开发出来。智慧博物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博物馆行业专家们争相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对这一概念的管理经验尚存不足,大部分研究目前只停留在对概念的解析上,缺乏开展具体建设工作的实战经验,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建设案例。因此,本文就智慧博物馆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1 高度信息化与智慧文博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高度信息化

信息化社会是信息技术被普遍使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数据被人们共享,从而达到不管是人的潜能还是社会资源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的理想社会。因此,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便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根据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我们可以把社会的信息化分为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度信息化阶段,而高度信息化社会便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最高级信息化阶段。

1.1.2 智慧文博

智慧博物馆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型博物馆形式,其内涵众说纷纭,但目前业内对其仍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智慧博物馆是在利用多种新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与博物馆运行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以期实现博物馆展览的顺利进行以及对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博物馆文化的传播等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与效果,完善博物馆的运行模式。由此可见,智慧博物馆这一全新的概念包含着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实体博物馆,显然这是智慧博物馆形成的先决条件;二是高端信息技术的运用,这是智慧博物馆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三是智慧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即信息在人、物与媒介之间的传递,支撑起了整个智慧博物馆模式的运行;四是智慧博物馆的打造始终围绕着服务社会这一共同目标。

1.2 高度信息化下文博工作的特点

1.2.1 高度信息化下文博工作多样性的数据来源

對于智慧博物馆而言,其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人和物,与人相关的数据来源主要在于对智慧博物馆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其服务的社会群体,而与物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技术背景下的高度信息化。基于数据的获取是文博工作的主要内容,信息的高效传递使文博工作更加简单与便捷,再加上人们对于数据的反馈存在延时性与不主动性,高度信息化增加了文博工作的数据获取来源,大大提升了文博工作的效率。

1.2.2 高度信息化下文博工作数据传输的多向性

传统文博工作的数据传输主要是人到物的单向传输,而高度信息化背景下文博工作的数据传输虽然仍采用一贯的单向模式,但在其中融入了信息化的特征,即将数据按照博物馆的标准进行重新定义后进行传输。基于为社会服务的建设宗旨,在高度信息化的技术背景下,数据的传输最终会反馈给博物馆保护管理人员,并由其做出判断,完善博物馆管理机制,使文博工作数据的传输更具多向性。

1.2.3 高度信息化下文博工作数据交换的普遍性

传统文博工作下数据与数据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交换的可能性,而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文博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向社会群体不断输出多样化的数据信息,还需要对其反馈的数据信息做出及时的处理与分析,从而改进服务,改善用户的参观体验。这一过程就是高度信息化背景下的数据交换。

2 智慧文博现状分析

首先,博物馆目前的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在互联网与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数字化建设已经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者帮助提高博物馆管理效率的工具,而是一种全新模式的建设。目前很多博物馆还停留在简单地对文物进行观赏的阶段,甚至一些地方级博物馆还需要国家给予人与物的扶持,进行文物的拍摄与照片上传。

其次,我国由于引进智慧博物馆这一全新的概念较晚,对很多信息技术的关注度以及使用率都普遍较低。纵观博物馆行业,很多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都还需要人工操作,信息的传播面不够广泛,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受到限制。

再次,高度信息化使信息技术的更新交替速度变快,很多时候运用于博物馆建设的新型软件伴随着技术的开发还没来得及被博物馆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就过时淘汰了,不仅增加博物馆的建设成本,使软件闲置浪费,而且使技术与软件不能及时地匹配上,最新的技术无法投入到软件的应用中。

最后,智慧博物馆的热潮开始涌入博物馆行业,一些重点城市的博物馆管理也相对较为成熟,但对于少部分地方级的博物馆而言,参观人数较少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博物馆的管理工作较为松散,人员流动性大,人们的参观体验感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3 智慧文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引导不到位

随着智慧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以保障博物馆正常地运作与发展。然而,一方面政府在人力资源方面未及时进行人员补充,没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积极性,博物馆的讲解人员或志愿者的人数增长速度无法跟上游客人数增长的速度,使博物馆工作人员任务加重;另一方面,智慧博物馆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组织,而政府对于其下拨的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博物馆的经费开支。同时,随着智慧博物馆这一概念的提出,博物馆相应的运行模式也需要进行变动,而政府却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为博物馆提供制度保障。

3.2 部分地区建设不足

上文也曾提到,由于博物馆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机构给智慧博物馆信息化的建设支出远不能满足其建设需要,这种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也会影响智慧博物馆未来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博物馆在购买信息化设备方面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博物馆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大部分博物馆在采购设备时会优先购买硬件设备,而忽略了软件设备。博物馆对于如何整合数据信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文物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仍处在摸索阶段,这一系列建设规划问题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

3.3 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对于智慧博物馆这一全新概念的引进时间比发达国家要晚很多,不管是管理工作经验还是工作人员结构管理都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随着国内信息化水平的稳步增长,信息化融入博物馆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与对信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必然呈上升趋势。但就目前我国博物馆的人员结构来看,大多数从事博物馆技术建设工作的人员都是临时从社会中招募的,其流动性很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强,但对文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当其建立相关的信息化体系时,由于缺乏文物知识,导致文化与建筑的分离以及博物馆信息建设中形式与内容的分离。

3.4 公众参与不足,导致体验不佳

随着智慧博物馆这一全新的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参观,导致博物馆参观人数在短期内激增,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常常会出现博物馆门口排长队的现象,给正常的博物馆工作以及附近的交通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并且由于智慧博物馆属于公益性组织机构,其没有门票的限制,导致很多来参观智慧博物馆的人只是视其为免费的休闲娱乐场所,随意对待馆内的物品,甚至还有小孩嬉笑打闹,扰乱了博物馆的正常参观秩序,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在馆内也常出现乱扔垃圾、乱抛杂物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内的清洁卫生。这种人民群众不积极参与智慧博物馆馆内文化建设的行为,不仅会妨碍智慧博物馆在国内的发展,还会给其他游客带来不良的参观体验。

4 对策建议

4.1 行政部门方面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社会宣传与引导工作,呼吁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鼓励大家加入博物馆对外志愿者与讲解工作人员的招聘活动中,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出一分力。同时对外普及有关智慧博物馆的理念,发挥政府强大的市场导向作用,让更多人了解与智慧博物馆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大对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对其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资金的缺口较大,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管理难度也相应變大。同时,对应智慧博物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而其本身的建设又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部门间的交叉管理,如何进行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也是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规范智慧博物馆领导对于主管部门建设工作的组织行为。

4.2 博物馆方面

首先,博物馆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到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讲解能力,为参观的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其次,博物馆也应该摒弃以往只买一些高科技的智能设备的做法,应加大对软件开发的资金投入。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紧跟时代潮流,时刻保持对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的发展敏锐度。在引进相关信息技术之后,博物馆内部需要建立一套详尽、完整的智慧博物馆行业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具体的技术操作规程,利于在内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与普及信息技术,使技术人员在学习新技术时能得心应手,方便资源共享,同时也为信息技术在智慧博物馆中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基础。

4.3 人员方面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博物馆概念的提出不断冲击着传统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我们也从中间接认识到智慧博物馆要想更健康与成熟地发展下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管理人员以及精通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精英才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中,对博物馆馆内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慧博物馆配套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其建设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博物馆对内应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对外积极开展招聘活动,招募更多既有文物展览、文化传播等相关知识储备或工作经验的,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福利,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共同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出力。

4.4 社会参与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不仅需要馆内工作人员、政府等方面的积极配合,还需要社会群体的共同参与。参与的方式有很多,如我们可以在学习有关智慧博物馆的知识后去馆内担任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也可以在馆内做志愿者,保持馆内正常的游览秩序。作为游客,我们也应该提高个人素养,在参观的过程中不去触碰文物,不乱扔垃圾,尽量保持安静,为他人的参观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5 结论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智慧博物馆这一全新的模式必然会引领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成为博物馆行业变革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尽管我国对于智慧博物馆的摸索起步较晚且缺乏一定的建设经验,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很多业内人士都持乐观态度,并投身于它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中。我国建设智慧博物馆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我们要在准确把握智慧博物馆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牢牢抓住智慧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始终围绕着为社会服务这一宗旨,不断推动博物馆朝着时代潮流的方向,走向真正的智慧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4):2-9.

[2]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108-123,162.

[3]单晓明.谈河南博物院数字资源共建共享[J].中原文物,2016(6):116-119.

[4]鹿继敏.大数据时代下博物馆联盟机制建设研究[J].创新科技,2016(9):95-96.

[5]马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初探[J].世纪桥,2016(6):89-90.

[6]李冰,辛春.基于大数据支撑下博物馆服务与创新的建设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5):44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0676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