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同位模式的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逸 陈銮 刘子惠 陈逸敏

  [摘 要]产业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议题,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对基于消费逻辑生长的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关注不足,尚未充分揭示其集聚特征。文章借助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空间分析算法,以广州城市休闲娱乐业为例,对城市休闲产业集聚特征展开探索式研究。具体而言,该文基于地理空间分析中的最大团挖掘算法,编制出同位模式,对184 249条广州市的休闲兴趣点(POI)数据,计算最为流行的空间共现关联,以此捕捉城市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组合模式,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同位模式可以准确地捕捉出城市休闲产业的集聚模式,休闲产业基本上以三阶为组团单位(即3类业态),在城市空间上呈现出广泛的分布,四阶为组团单位的流行度显著降低,五阶基本不具备流行度。第二,在所有流行团中,美容美发店这类POI的中心度最高,是关联其他休闲业态的最核心要素,而美容美发和餐饮的组合,在三阶、四阶流行团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休闲产业的集聚核,构成了城市各个休闲中心和节点的基本功能。第三,以资源为导向和需要特定产业环境的休闲产业,基本不具备流行度。该研究创新性地将空间同位模式应用到城市休闲产业中,且较为精准地捕捉到现有研究尚难以揭示的休闲产业集聚模式,积极推动了基于海量数据的城市旅游休闲产业集聚研究,其发现能直接为目的地营销、产业行业管理与城市规划提供新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休闲产业;空间关联;同位模式挖掘;POI;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2)02-0094-11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2.013
  引言
  产业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议题,不管是从微观企业还是区域视角,均已有非常丰厚的研究基础。不过主流研究多聚焦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较少涉及城市休闲服务业。原因之一是基于消费逻辑生长的休闲产业数量庞大,规模偏小,分布十分零散。因此,基于制造业提出的主流理论很难直接用于解释这类产业的经济活动特点,城市休闲产业的集聚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与蓬勃发展、业态日新月异的客观现实存在着非常鲜明的差异。这一点可以从当前研究的关注程度得到印证。截至2021年4月10日,在中国知网(CNKI)以“产业集聚”为主题词搜索得到29 668条文献记录,引用率最高的前100条中,仅有两条涉及旅游产业,尚未涉及休闲产业。在此基础上,以“休闲”为关键词继续搜索,获得398条记录,引用率最高的前50条记录中,80%为硕博论文,其中,“旅游休闲”主题6条,“休闲农业”主题11条,“体育休闲”主题13条,与“城市休闲”相关的记录仅有3条,为两篇博士论文和1篇硕士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去除理工类的期刊,获得4271条数据,其中引用率前100的文章,没有一篇与tourism(旅游)或者leisure(休闲)相关。在此结果中,以“leisure”和“tourism”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43篇相关研究,其中,与创意产业相关的5篇,旅游资源与影响4篇,酒店分布与集聚6篇,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有3篇,其他文章均与城市休闲无关。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空间地图的日渐完善,不断推陈出新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为休闲产业空g集聚研究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当前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地图空间数据不仅成为提高生活效率的手段,也为研究海量分布的休闲产业带来了统计上的可能。其次,新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为探寻休闲产业的集聚机制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作为挖掘空间关联规则的有效手段,空间同位模式挖掘(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 mining)能从大量城市设施数据――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中提取特征模式,挖掘空间中频繁共现的地理事物,从而有效克服休闲产业边界模糊的障碍,揭示多种休闲行业间的空间关联。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千年商都广东省广州市为例,借助最大团挖掘算法(sparse-graph and condensed tree-based maximal co-location algorithm,SGCT algorithm)对ArcGIS的核密度工具进行二次开发,挖掘空间同位模式,以此捕捉不同类型休闲产业的空间关联特征。由此揭示城市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1 休闲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与机遇
  根据《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1,近年来中国休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旅游休闲业对GDP的贡献高达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不同类型休闲产业的相对集中构成区域优势,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城乡功能结构调整等有重要作用[1],有助于满足多种休闲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梳理城市休闲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和分散的规律,揭示不同休闲行业之间的空间关联,对于优化休闲活动空间布局、构建优质生活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1.1 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产业活动的空间关联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Marshall对产业集聚的讨论[2]。他认为,规模经济的外部性源于大量性质相似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主要表现在同一产业内部,可以共享专业化投入和服务、专业化技能工人集中的劳动力池子和企业间的知识溢出。1969年,Jacobs又指出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位于同一区位也会产生外部性[3],将产业空间关联推广到跨行业层面。这一时期,学者们多将特定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强关联归结于物质和技术联系,如共享基础设施、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共同的知识基础以及知识溢出导致的技术创新。而进入21世纪,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从纯粹的空间要素,被拓展到制度、关系和文化等要素。例如,新区域主义从交易成本、非贸易依赖和地域化分工等维度,解析了产业集聚到集群的机理。关系经济地理学派通过研究企业之间的关系属性,借助战略耦合和全球生产网络等概念解析了产业集聚的新动态。演化经济地理学者则关注产业关联的非物质层面,认为产业关联网络中的某些主体并不如Marshall所说的完全具有同质性,而是对自身的合作伙伴有强烈偏好[4],倾向于与自身有相似价值规范、社会联系、组织边界等的主体合作[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2365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