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丽哲
【摘要】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内容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只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脉络。随着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中快速发展,特别是艺术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立体性、动态性、交互性优势。有机的将传统文化融入新媒体艺术创新过程,有助于增加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丰富受众感官体验;也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作品内涵,传承文化作品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艺术创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2.081
在人类社会文明组成中艺术是重要构成要素,能集中反馈出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地区各类文化以及历史要素。持续的创作优秀艺术文化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途径之一。在当前新媒体艺术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新媒体艺术被赋予了突出的时代特征,新媒体既是传播媒介,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将艺术与各项科学技术有效结合,从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对受众进行刺激,这样能有效丰富个人心理体验。通过在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艺术创作内涵,还能迸发较多精神意蕴,对个人具备较强的灵感启示作用。
1. 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价值概述
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和文化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其组成类型较为丰富且多样化。相比于传统艺术作品而言,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加具有动态感、直观感和立体感,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支持中,有效融入较多感官层面的刺激,能够使受众接收到更加丰富的感视观审美体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此外,受到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特征影响,还能为较多受众带来更多全新的艺术体验,便于在各类作品创作基础上实现自身灵魂升华,其更具有感染力、生命力。从本质层面来看,新媒体艺术创作主要是将艺术与技术有效结合发展的过程,要注重突出艺术领域的固有追求,还要最大程度适应受众群体审美要求。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较多丰富的文化、精神元素,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期审美精神的有效集合,也是人类固有智慧的升华。将传统文化创作与新媒体媒介相融合,有助于全面丰富其基本素材构成,获取更多启示灵感,对于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艺术作品内涵具有重要价值。在新媒体语境中,虚拟互联网空间是自由和开放的,门槛相对的也更低,多元文化在其中不断碰撞、交织,能有效构建多元化生态环境。但是诸多信息质量传递不齐,将会对受众产生多重冲击作用。当前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能为传统文化全面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有助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对践行新时期文化自信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 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2.1 元素重构
文化是相对宽泛且极具人文意蕴的概念,属于人类生活多要素形态的总称,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多重领域。当前传统文化表现形态较为丰富,主要涉及各类图案、文字等,将此类元素有效整合汇聚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会产生较大的创作成效。在此环节中,新媒体艺术创作人员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有效抽离,集中整合各类元素之g的联系性。在相对明晰的创作主体架构中将各类要素有效整合,这样在突出和谐感的基础上不会丢失个性化的审美意蕴。此外,通过将各类传统文化元素有效整合搭配,能给人传递出较多错位感、穿越感,保障各类元素活性得到有效激发,保障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也能为新媒体艺术创作表现提供充足表现力。从客观层面来看,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构,此类重构并非凭空想象,是在特定的主题趋向中诸多元素的优化组合,便于提升创作表现力,防止产生较大的突兀感。此外,在当前新媒体艺术创作视域中,传统文化元素不断被抽离,现代文化元素积极进行整合,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张力和冲突。在全面适应广大受众对于主流文化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适应更多群体个性化心理需求。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有机的融入传统文化艺术,突出元素的混合与重构,对于艺术作品的视觉展示,十分有帮助。
2.2 形式再现
传统文化自身具备形式丰富的元素表达,也具备相对厚重的精神意蕴。因此,在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形式不仅要规范化,更要突出多重价值。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历史发展与沉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极具厚重的思想精神内涵。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传统文化表现着相对突出的价值魅力。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有效融合,能全面突出较强的生命力,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基于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通过场景再现、场景还原等路径促使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能表现更为完整的视觉效果。在此阶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并不会过多对原有作品进行转变,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上展开加工处理。主要涉及到视频处理、影音修饰处理等,这样能将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多元化视角进行真实展示,让更多受众感受到更多风采意蕴。比如在世博会中国馆中展示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案例。在《清明上河图》的呈现上,新媒体突出动态化的特征,配置更为生动的声乐和视觉展示,促使真实的生活场景得到全面描绘,令观众记忆深刻。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再现运用,有助于表达各个历史时期文化作品的内涵,对于各类经典场景中艺术作品的截取刻画,便于唤起更多受众审美情感层面的共鸣,促使更多受众沉醉其中。
2.3 意蕴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长期生产劳作中不断形成发展,承载着相对丰富的精神内涵,也积淀着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存有较多文化、精神象征意义。比如桃子寓意长寿、牡丹寓意为富贵等,将传统文化中诸多极具文化象征意蕴的事物整合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能保障各类作品展示出中国风采,便于激发人们的共鸣情感。例如在当前新媒体艺术创作阶段,要注重对各类传统文化意象符号规范化运用,基于简单明了、清晰脱俗的方式集中表现,便于人们理解、认可。在新媒体艺术环境表现中,能为各类图像元素符号重构提供新技术支持,但是也要注重遵循传统元素中的情感、艺术内涵。将技术与艺术要素有效结合,这样能丰富视觉层面的感受,还能保障表达更为完善。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要注重突出传统文化的意蕴延伸,这样能有效剖析传递各类元素背后的精神内涵,还能基于时间概念内涵,有效演绎出多样化的审美事物,便于展开蔓延、旋转等动态化技术处理,保障塑造的各类形象更为生动。这样,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多样场景有效交织在一起,促使新媒体艺术创作更具有感染力、表现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25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