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中的价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雅卿

  【摘要】在几乎人人可以用智能手机拍照、摄像的今天,拍照片和小视频已成为很多人的爱好与喜欢,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会迅速地用手机将现场的情况拍摄下来,发送到朋友圈中,满满现场感的手机小视频把每一位事件的参与者、旁观者变成了事件的记录者,这些第一手资料的提供者也往往荣升为点击量爆棚的“拍客”。自媒体就这样产生了。
  【关键词】自媒体;突发新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2.051
  1. “自媒体”的定义及其应用
  “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自媒体的现代化、电子化手段主要是我们的智能手机。自从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后,尤其随着4G时代开启,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智能手机成为每个个体连接网络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随意翻开每人的智能手机,上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同时在网络上,我们也会明显地感受到手机照片、手机视频等在网络上的使用和传播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像2021年7月20日的郑州暴雨事件中,无论是因进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郑州地铁5号线还是被淹没后冲出两百多车辆的京广隧道,在随后的一周内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迫切地希望了解当时的状况,祈祷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幸运地获救。这期间,7月20日晚在朋友圈大量转发的有郑州地铁5号线进水、城市内涝严重、个别道路及居民小区水位迅速上升导致有人员伤亡等视频,这些都是事件当事人或见证者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视频,这些视频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全网的关注,随后几天,《直击郑州京广路隧道抽水现场》、《郑州京广路隧道亲历者回忆逃生》、《男子回忆郑州地铁救人》等手机小视频均获得了数十亿甚至一百多万的高点击量。尤其是京广路隧道口男子喊话劝私家车内驾乘人员及时弃车逃生,多名陌生人救助被困车内的祖孙三人等视频,都是情急之下的手机摄像记录,虽不够完美,但生动的救人场景、紧张的现场气氛还是吸引了大量目光并感动了很多人。
  同样,在2021年7月的烟花台风中,浙江人的微信朋友圈中也不乏各种拍摄及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及小视频,这些流传较多的作品多为广告公司、资深拍客等所作,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媒体中心,在报纸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版面增加、滚动播出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但在短视频及小视频的时效性、灵活性上反而略显不足,容易湮没在众多小视频中。
  2. 自媒体的影响不断增强
  智能手机自1993年问世,经过近十五年的沉寂,到2007年,随着第一代苹果的诞生以及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的出现,逐渐真正进入中国市场并呈现出爆发的增长。智能手机所具有的无线接入互联网、掌上电脑、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人性化等特点,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扩展。而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发展使照相机、摄像机等由模拟设备向数字化设备发展,精致小巧却内存强大的数码产品成为时尚。当智能手机融入了数码产品的功能,一切都显得更加美妙起来,除了时时在线上网看新闻、看视频,接收天量信息,人们更可以用手机拍照、拍视频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还可以将这些自己制作的内容进行上传与发表。
  手机照片和视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从发布者来说,以往新闻报道由专业的记者采访、拍摄、撰稿,后期编辑、制作,在报刊或电台、电视台刊发或播出,现在则人人都可以成为“拍客”,自媒体应运而生。众所周知,记者的要点是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一些突发性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无疑就是现场情况的真实记录,手机照片和视频虽然拍摄效果不如专业摄像机,但新闻事件不可重来,真实场面的记录有强烈的时效性要求,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范畴,所以质量有些粗糙的视频作为现场的记录同样具有震撼力。现在运用较多的监控视频、执法记录仪视频同样属于这样的应用范畴。因此,手机照片和视频的出现,使记者原本抢先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大大削弱,自媒体的出现也使传统媒体“发布者”的平台地位大大削弱了。
  但就新闻报道本身而言,手机照片和视频的应用却大大丰富的新闻的画面与内容,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在监控刚刚运用的十多年前,对一些传统媒体记者来说,能够拿到监控视频等第一手资料是并不容易的,甚至有一些优秀作品就因为监控视频的运用得以脱颖而出拿上大奖。
  自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有益的竞争也刺激了传统媒体走上融媒体之路,不断去创新、创优。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推出了视频号,公众号,并在特殊时期开出了直播间。电视媒体提请观众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扫描二维码观看新闻已成为每档节目的片头片尾。本人关注的中央级媒体《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等传统媒体的公众号也都推出了直播间等形式。在郑州暴雨事件中,《环球时报》就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直播间,但由于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及主持力量相对薄弱等原因,内容更新少,出镜现场挑选也不够到位,导致整体直播冗长乏味,信息量少,缺乏吸引力。而在当年9月13日的“灿都”台风中,《中国天气网》推出了直播间,实时关注台风及雨情水情,浙江卫视则推出了当家主持人华少直击宁波台风现场,知名综艺主持人现身新闻直播现场的一幕让不少人点赞,此次华少的亮丽转身既是主流媒体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担当体现,也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的一抹亮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2579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