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媒介环境变迁与培养理论适用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余歆

  【摘要】本文从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近期西方学者关于培养理论研究的主要发现,试图探究不同媒介环境下培养理论是否仍有其价值和适用性问题,尤其是现今新媒体发展速度迅猛情境下培养理论的发展方向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培养理论及批判质疑、历年来不同媒介不同主题下的培养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对西方学者“培养理论”研究的总结评述有利于把握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理清不同媒介下理论的调整与修订,对研究间隙的探析也将为培养理论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培养理论;媒介环境;适用性;价值;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58
  1. 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及批判质疑
  培养理论或称涵化理论、教化理论,最早由乔治・格伯纳提出,早期的研究着眼于电视媒体暴力内容的性质和影响。理论的本质在于认为相比轻度电视观看者重度电视观看者会回答出“电视提供的答案”,即重度电视观看者想当然地将电视媒介描述的象征性事实作为客观现实。理论包括电视接触与文化指标两大构念:强调衡量一个人看电视的总时间,在具体的电视接触测量中则根据观众现在每天的平均观看时长来区分重度、轻度电视观看者;三大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而在培养理论研究中也特别区分了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的测量方法,第一级信念量度的是受众对真实世界中事件或事实发生的频率或概率的估计;第二级则是评估受众对社会现实的一般信念,是受众根据电视内容做出的推断。另外主流效应也具有重要地位,指的是原本多元的意见分歧因为接触了电视媒体而倾向于主流观念。他还提出了回声效应来解释直接经验在培养效果中的作用,即在高犯罪率城市地区居住的人,他们的电视观看与犯罪恐惧之间的关系最为强烈,日常现实和电视提供了双倍计量的信息,因此产生了共鸣并扩大了电视的培养效果。由此可知,涵化理论的特点在于关注长期的、共同的影响,格伯纳有意识地将涵化研究区别于以往研究仅关注短期效果的研究方向,同时强调电视整体传播的一般性信息和它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从提出至今也遭到了众多学者的批判,批判的要点包括假设争议、测量问题、检验假设的统计技术问题、先后顺序问题、涵化指标问题。Potter(1993)与Shrum(2017)均指出了涵化理论首先遭到质疑的就是其研究假设,格伯纳提出的观众非选择性观看假设尤其得不到支持,电视时代尚且有不同的节目可选择,而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观众的主动选择性更强。另外他还假定电视节目内容在传递信息方面存在高度一致,即电视观众接受到的是统一的信息,而实际上电视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有关测量方面的质疑,主要在电视接触的测量方法上,根据每日观看电视时长来区分重度与轻度观看者有失偏颇,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到历时的时间跨度问题即多年积累起来的观看时长,另一方面在于对某些事件重度电视观看者可能没有得到教化,而轻度电视观看者身上却有很好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涵化效果并不一定由观看电视时长决定。也有学者对电视内容测量存在质疑,测量总体的电视观看时长的涵化效果不显著,因此目前已有许多扩大涵化理论范围的研究出现,重点在于将格伯纳的宏观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即研究特定类型节目的涵化效果。而学者Shrum(2017)提出一些已发表的支持涵化效应的研究在检验假设中没加入控制变量,如性别、教育、收入和直接经验等,未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当研究中加入控制变量后,涵化效果则显著下降甚至变得没有影响。Mosharafa(2015)特别关注涵化理论的先后顺序,即电视接触与观众的态度的因果关系问题,两者之间缺乏一个明确的时间先后,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实验法来控制。对于格伯纳提出的文化指标,Potter(2014)发现多数涵化理论实证研究中没有涉及制度分析,仅部分地使用了讯息系统分析,与涵化分析的联系也不强。他还指出涵化理论自身的解释体系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未能使学者充分理解,也未能给后续的研究人员以实践指导。从学者的批判性研究中也可窥见涵化理论研究自身的确存在问题和不足。涵化理论尽管遭受质疑,但40多年来的相关理论研究数量的庞大依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
  2. 历年来不同媒介不同主题下的培养研究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涵化理论研究中的媒介也不再局限于电视媒体,广播、电子游戏、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研究主题也不再限制于暴力内容,而是呈现多样化趋势。
  2.1 电视与不同主题下的培养研究
  从研究数量来看,有关电视媒介的研究仍处于核心地位,其研究主题最为广泛。最早的涵化理论研究的就是电视与暴力内容,目前也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将解释水平理论引入了涵化过程,研究发现心理解释水平(具体或抽象的)会在第一级信念方面调节经典的涵化理论效果,在具体的解释中电视观看与暴力发生率估计数有更强的相关性,由此得出具体的心理解释可能是涵化效果的默认状态。
  此外与电视媒介相关的主题研究包括电视与女性、电视与物质价值、电视与职业等。电视与女性的研究尤为丰富,与女性相对更长的电视观看时间有关。日本学者Shinichi(2007)基于日本电视中呈现的男主外女主内形象展开电视与传统性别角色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一般性的培养理论假说,但仍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此外电视与女性身材形象、身材外貌的研究也颇多,Van et al.(2012)在应用培养理论研究时引入了社会比较理论,两个理论被结合起来用于测定媒体接触与身材不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这两者不存在显著关系,与媒介仅有的@著关系在于接触到电视内容产生向上的社会比较。因此可见,在媒体上盛行的美的观念正在培养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主题研究多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于男性与电视接触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男性偏爱的电视节目对他们的涵化效果尚不明了。另有电视与职业的研究,对特定的医疗类电视观看对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感知、职业动机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在检验涵化理论的同时还引入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表明在医学生观看医疗题材类电视剧中存在培养理论效果,同时也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即人们倾向于通过媒体来满足自己对职业选择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出现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涵化理论边界的拓展,从以媒体信息意义为核心转向以接收者意义为核心,更加突出观众的主动选择性。

nlc20220408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2771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