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交媒体中的群体性孤独:文献回顾与理论勾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卿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社交已成为发展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博、微信、QQ等的普及,便捷了人们社交的方式,丰富了社交的内容和情感。但是,这种交流模式隐藏着看不见的弊端,而且它会给人带来焦虑、孤独等不良负面情绪。本文对国内关于群体性孤独文献进行爬梳,发现群体性孤独的相关研究大都停留于总括式的现象描述。
  【关键词】群体性孤独;拟态人;容器人;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51
  1. 群体性孤独定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群体性孤独》中认为我们在“放任科技将我们引向歧途”,而“技术正在试图重新定义人际联系”,人际交流在网络技术兴盛的环境下,原有的人际交流范围及方式皆有所改变,远远超出原有的内涵,互联网、移动设备、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为便利了人们沟通的同时,也为弱化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有的人甚至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陷入交流的无奈。雪莉提出“Alone together”的概念,旨在反思为何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科学技术进行诸多路径的连通与连结,但彼此的人际关系依然淡漠?并未达到人际关系互相融通的理想佳境。身处现实社会空间的人们安全感较低,渴望着亲密关系的建立,于是渴望通过互联网寻求一种技术的庇佑,“依赖技术是因为害怕孤独”,但目前的现状却是人们在赛博空间中表面的联系较之以往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但赛博空间之外人们的内心则是更加焦虑和孤独。
  2. 群体性孤独研究所涉范围与相关议题
  国内的学者在群体性孤独的理论基础之上,做了许多学术研究,但大部分仍停留于总括式、现象分析式的研究。
  张婧妍、周惠懋在掌媒使用依赖研究中,通过对两国大学生深度的访谈后发现,群体性孤独在两国大学生中都存在,且社交媒体平台在人际交往之中呈现出一种“伪社交”。社交媒体承载着大学生对于社交关系的渴望,但人们越接近于这种“伪社交”,越感到孤独。他们指出中日两国都存在“他人导向”的社交关系,这种关系造成对个人的理解必须要回到个人所处关系网之中,因为关系更进一步是个体进行评价的坐标和维度”。
  李爽指出社交网络促进每一个人的自我觉醒,网民们追求个性,“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社交媒体平台又以贴标签的方式将个性化细分,志同道合的人在社交网络中可以屏蔽不感兴趣的事物,形成若干个“闭目塞听”的小群体,在此意义上,群体也是孤独的。他指出群体性孤独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易出现社会分化,进一步威胁到社会稳定;
  田甜在认为群体性孤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看重网络社交”、“沉迷网络游戏”、“依赖情感机器人”。同样,她也警示道,要对群体性孤独现象的蔓延有所警惕,“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它永h不可能超越人的情感、智力和温度”;
  傅钰涵从微信入手,指出微信的功能属性大于其情感属性,又从朋友圈、表情包的角度说明:虽然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功能来进行自我的印象管理,但微信上的“‘点赞之交’却是常态”。由于线上人与人的交流缺乏线下沟通时的具体情境,缺乏人物表情、手势、姿态等情感因素,因此人们会使用表情包来弥补这些缺乏的非言语线索,而表情包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也恰好契合受众线上交流的格式塔心理,非言语线索的缺乏使得人们更加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格式塔补足心理,使得线上的交流变得更加地合乎常规。
  辛小燕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深度访谈法,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数据假设检验等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以及出现该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她发现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时间越多,脱离网络后产生孤独感越强;社交网络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脱离网络后产生孤独感越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社交网络使用时间、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不同。在分析群体性孤独的原因时,她认为与人们现实交往能力的缺失、上网的“娱乐化”、“城市化”现状、家庭成长环境、代沟问题以及学生目标的迷失有关。
  3. 群体性孤独与传播学经典理论之勾连
  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群体性孤独放到不同理论视角之下进行分析。
  3.1 “拟态环境”与“拟态人”
  “拟态环境”由李普曼提出,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原本的事实信息进行选择式加工,最后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由选择式加工后的信息环境。这个信息环境并非是完全对客观环境的再现,而是经由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拟态选择,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信息环境就是“拟态环境”。互联网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进入不断增量的时代,个人经验已无法跟上信息洪流,只能通过多种拟态环境来获取相应的信息。
  在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中有学者提出“拟态人”的概念。他认为,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虽然可以通过编辑自身的信息为自己绘制用户画像,尽管依然是依托真实身份进行创建,并且也与现实的亲朋好友建立了虚拟的社交关系,但这种创建与呈现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个人呈现出的是一种自我愿意呈现的一面,这对于其他用户来说,是一种呈现于前台的“身份”,这种自我是经过主体进行选择性呈现后的“拟态人”。据此,张灯(2016)认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中与拟态形象进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人们会对社交关系乃至社交环境的认识产生偏差,因为“拟态人”的形象是经过选择的,是完美无瑕的,是其他人所艳羡的理想生活,长期处于别人塑造的完美生活中,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更会受到现实的打击,更易于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进而与社会孤立。

nlc202204081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2771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