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话语建构、媒介生态与传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建波

  摘要:近年来,以表达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作为新时代公共媒介产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特质、建构方式和社会影响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近几年影响广泛的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系统性的话语建构、融合式的媒介生态和广泛性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话语建构 媒介生态 传播价值
  “文化记忆”的形成、夯实与传承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传播的媒介生态和建构方式既是“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传播的过程。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现代传播的媒介形态,在公共传播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学术语境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指的是以娱乐性、大众性、消费性为基底,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着重突出独特的传统文化属性和精英文化属性的综艺节目。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话语建构是故事讲述者和故事接收者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通过信息的传播、场域的建构和空间的塑造等“知识、社会、认同”这一系统性的话语建构方式,将传统文化、古人思想、东方哲学等主流价值和人文底蕴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之中,形塑文化记忆。
  1.信息层的话语建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是文化类综艺节目话语建构的基础材料和方式。主要是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数字技术和多模态的情境包装方式将知识信息体验化、娱乐化、立体化,增强知识信息的阐述能力和传播效果,多方位满足人们对知识文化和信息积累的需要。如央视推出的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通过专业阐释、生动演绎、竞技闯关等方式和舞台、灯光、道具等工具,既丰富了受众的视听体验,也创新了知识信息的渗透方式,保证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强大的吸引力和足够的传播力。实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传播和中国精神底蕴的自觉传承,充分发挥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信息传递价值、知识传播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话语建构的最基本要素,话语的“信息策略”是公众文化记忆形成的基础材料和载体,为文化记忆的形成和重塑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场域层的话语建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满足公众娱乐性和消费性需求的基础上,更追求知识价值和社交价值的实现。话语的信息策略满足了人们的知识需要,话语的场域策略则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要。“话题性、交互性、垂直性”是场域策略的主要表现。“话题性”体现为话题度对收视率和传播力的影响。自媒体、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决定了“话题度”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如《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便运用网络流行语、时下热门话题植入等方式实现了节目内容和话题的创新,激发了观众的观看兴趣和自主传播的动力。“交互性”是社交场域的具体呈现,在当代文化社交需求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制作方和受众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主动输出和被动输入的关系,而是共创、共享、共建的动态交互关系。“弹幕文化”、“实时交互”体现了观众情感抒发、意见表达、价值探讨的强烈渴望和参与热情。“垂直性”是对受众群体的精准把握,文化类综艺节目和普通娱乐性综艺节目不同,其受众群体往往是圈层式、结构式的,如《国家宝藏》、《见字如面》、《博物馆奇妙夜》等综艺节目在B站、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传播率要远大于电视媒体,这种“垂直性”的受众群体表现了观众对话题深度和文化广度的追求。话语的“场域策略”有助于消弭受群体间的观念鸿沟,为文化记忆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3.空间层的话语建构。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是叙事艺术的一种,叙事总是在一定的时空维度中展开的,话语的“空间策略”丰富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空间,提升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质感和表现力。一是物理空间的拓展,与传统综艺节目以演播室和舞台为主要物理空间不同,文化类综艺节目走出了演播室,如《非凡匠心》、《一路书香》、《博物馆奇妙夜》等综艺节目重在户外体验,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二是历史空间的再现,历史空间的叙事功能是多维的,通过对历史情景的还原再现,带动观众完成文化记忆的重塑和情感心灵的震撼,央视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便是通过专业布景和拍摄手法再现了历史空间,唤起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三是心理空间的共振,节目对心理空间的渲染是联结讲述者和观众心理共识的关键前提。运用灯光、音效、人声等物理方式构建起来的心理空间是观众自发完成心理想象和情境创设的关键,如《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等节目通过极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心理空间的塑造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升华了精神境界,完成了意义的建构。
  运用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度基于基本生态位的优势,而隐患源于生态位的重叠和同质,需要优化节目生态位,实现长远发展。
  1.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生态位优势。生态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基因优势和物种优势。所谓“基因优势”指的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具有高关注度、高讨论度、高传播度的先天优势。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的,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亲和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具有突出的文化功能、媒介功能、社会功能和社交功能,基因优势凸显。“物种优势”是从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平衡角度分析的,媒介生态平衡的前提是物种的多样性存在和多元性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毫无疑问是媒介生态中的重要物种之一,为维护媒介生态平衡、推动媒介生态良性运作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之前“泛娱乐化”的综艺生态严重破坏了媒介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文化类综艺节目激发了观众的文化需求,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期待,促进了对媒介生态失衡的纠偏和调适。
  2.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生态位隐患。基于媒介生态视角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存在隐患,面临危机,主要表现在生态位严重的重叠化、同质化问题。当两种种群生态位出现严重同质化情况后,弱势一方便会被淘汰,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节目竞争和盲目追求话题热点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央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后,各大卫视相继推出大量汉字文化类节目;央视推出《朗读者》节目后,大量的书信朗读类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节目呈井喷态势。节目之间存在着形式重叠、内容同质、套路雷同等问题,在受众资源和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同质化问题的隐患逐渐凸显出来,造成了媒介资源的浪费,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创作,影响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传播力。

nlc2022051214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111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