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探索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晓羚
摘 要:教育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博物馆正向着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同时,博物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衍生出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维。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博物馆的标杆,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数字故宫”小程序平台,是我国文物数字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以“数字故宫”为案例,分析其成功运营的途径,以期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数字故宫;博物馆教育;互联网;数字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2-0020-04
一、博物馆教育的使命
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中有一项就是群众教育与服务。1880年,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指出:博物馆是大众的教育场所。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成立时宣称“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都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博物馆属于社会教育机构,它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学校教育会根据教育对象年龄哟蔚牟煌,进行体制化的分阶段学习,并且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较为统一的计划,授课的形式基本以言传身教为主;而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则是非固定、多层次的人群。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从幼童到老年人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如今的博物馆也不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的地方,展陈的设计更多地是利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展品背后的信息。显然,博物馆已成为了民众的“第二课堂”,甚至是“终身大学堂”。照此趋势,博物馆必须要通过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和服务来吸引并适用于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受众人群。
二、信息技术驱动博物馆教育的变革
19世纪末,人们把博物馆看作是收藏器物、博览兼收、益智集思的机构。20世纪30年代,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当时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则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关,是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并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1]。这一时期,博物馆教育主要还是“以藏品为中心”,受众对象更多的是专业人士。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待知识的渴望愈发迫切,受教育的意识被不断激发出来,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观念开始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同时,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驱动下,社会民众对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博物馆在信息数字形式转换、文献检索、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实施信息数字化,新的平台不断出现,如博物馆官方网站、博物馆移动端应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作为服务全民教育的场所,“以人为本”的理念也给博物馆教育带来了新的实践和意义。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博物馆教育正在努力实现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转变。
三、互联网信息传播与博物馆教育的关系
传统博物馆的教育通常以“物”为主体,图片、文字、视频为辅体进行内容阐述。每个输出内容的有效针对者只能是站在它们面前的小部分参观者,而互联网信息传播是一种以多媒体为终端、以光纤为通道,将所有的个人和团体都联系在一起,并能个性化地推动参观者进行信息交流互动的新传播形式。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平台。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强调的是用户的自主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这种信息传播的模式不再是直线性、单一性的传播,而是双向循环。在现代的传播模式下,双向循环的信息反馈行为已经成为了现代传播的常态。互联网的加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信息接受者的范围和数量。由此可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开放性、灵活性、分众性和融合性在技术层面上支持了博物馆成为全民的教育机构。
四、“数字故宫”的“互联网+博物馆教育”实现形式
数字博物馆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这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文化遗产管理和利用的新模式。它以数字化形式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并通过互联网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数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是计算机科学、博物馆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信息服务系统[2]。国外一般将数字博物馆称为“VirtualMuseum”或“DigitalMuseum”。对“VirtualMuseum”最著名的定义当数由GeoffreyLewis于1996年提出,并被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收录的“一个可通过电子媒介存取的与历史、科学或文化相关的数字图形、声音文件、文本文件及其他资料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将用户与世界范围内的珍贵遗产联系起来,并为其提供动态的、跨学科和多媒体的欣赏方式,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也更加符合用户的需要及兴趣。本文认为数字博物馆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它不局限于某一个媒介,只要符合数字化传播的形式都可以归纳为数字博物馆的一部分。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这些被发现的历史文物绝大多数都被收藏和陈列在博物馆中。文物的保护与展览展示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所以,从保护、展示、教育的角度来说,建设与实体博物馆相互补充的数字博物馆,迫在眉睫。作为中国博物馆代表的故宫博物院就在2000年6月提出了要建立“数字故宫”的构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数字故宫”以其鲜明的立身宗旨、全面的数据基础、多样化的应用实践和广泛化的传播效应,促进了故宫博物院事业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扩大了故宫文化的影响力,并在文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3]。
(一)媒介方式
1.官方网站
“网站是文化存储器和传播器,它既是对传统媒体存储功能的延伸,又是社会化媒介的载体”,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开通为故宫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同时也是“数字故宫”建设的第一块奠基石。
zjgxgc2022072914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6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