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网络育人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清

  摘 要:以网络传播为视角,当下高校网络育人在传播主体、内容和渠道上面临着诸多困境,阻碍了育人效果的实现和提升。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融媒体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发挥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教育融媒体在加强综合平台与优质内容建设、运用先进技术赋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重点施力,将助力高校网络育人构建主体、内容和渠道多方位具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而有利于高校网络育人走出当前困局,实现高效融合发展。
  关键词:教育融媒体;高校网络育人;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3-0149-04
  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度发展,互联网已全方位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然而,开放的网络环境除了为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最新信息知识等外,也掺杂了诸多不良信息和思想,例如虚假信息、低俗信息、垃圾信息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极易混淆大学生的认知,并影响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塑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等多方面开展教育的重要性格外凸显。网络育人也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重要使命[1]。目前,高校网络育人还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进的教育融媒体建设或将成为其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推进高校网络育人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高校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发展困境
  高校网络育人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网络传播的过程。网络传播的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而当下高校网络育人在传播主体、内容和渠道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主体困境
  传统高校网络育人群体主要包括专职化的教师育人队伍以及兼职化的学生育人团队。教师育人队伍普遍面临网络技术操作能力欠缺、网络传播规律把握不足、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特征认知匮乏等窘境,偏向采用传统灌输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被大学生所抵触,在大学生被外表光鲜、有趣、吸引人的网络不良信息诱惑时,主旋律教育便无法起到引领思想、指导行动的作用;大学生育人团队虽然具备更多的朋辈经验和更强的新媒体使用与传播能力,但思想政治专业水平等还有待提升,也无法保障充足的时间、精力和话语权。总体而言,高校网络育人队伍面临人数较为有限、组成相对单一以及难以最大化释放主体合力效能的困境,这一困境阻碍了育人主体和大学生主体之间形成平等交流、双向互动、互相增益的协同关系,致使高校网络育人的成效不佳。
  (二)高校网络育人的内容困境
  高校网络育人的内容困境主要体现在内容来源局限、产能不足、组成失衡、方式教条、形式单一上,总体质量较为欠缺。尽管互联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育人相关资源信息,但仅凭高校网络育人队伍有限的人力资源难以物尽其用,也难以大幅提升内容产能,仅有的育人内容极易湮没在互联网信息大潮中。网络育人不仅包含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思政育人内容,还包括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校园生活、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服务育人内容,如何将多方位内容有效整合传播是高校网络育人亟需摆脱的困局。另外,由于高校网络育人伍相关理念的限制,其在内容表达方式上较为生硬庞杂,缺少趣味性和针对性,难以与大学生群体产生共情;内容呈现形式上也相对单一,多采用传统的图文形式,缺乏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的短视频、漫画等新鲜形式。这种形式的“距离感”使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网络育人内容接收度不高,从而无法取得良好成效。
  (三)高校网络育人的渠道困境
  自19世纪90代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高校网络育人在经历过最初的管理控制导向期后,迅速转向渠道平台建设中[2]。拓展的渠道具体包括Web1.0时代的BBS论坛、红色网站等思政教育主题门户网站,Web2.0时代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等,然而高校网络育人的渠道建设始终不尽人意,各渠道均缺乏拥有高度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高校育人账号。高校网络育人渠道建设主要面临三重困境:一是渠道的路径依赖。高校普遍对新媒体发展不敏感,基本按照原有路径惯性开展网络育人,往往会错过新渠道发展的蓝海期;二是新渠道适应期较长。进入新渠道后,高校网络育人队伍迟迟难以掌握新渠道的新传播规律;三是忽视垂直细分渠道。大学生群体网络使用分众化、小众化已是既成事实,很多高校网络育人渠道只局限于大众化微博、微信等渠道,忽略颇受学生群体欢迎的小众平台,如B站、豆瓣、网易云音乐等,阻碍了育人信息最大范围地抵达大学生群体。
  二、教育融媒体建设推动高校网络育人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9年5月启动开展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确立了首批包括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北京大学等15家试点单位,并于2020年确立了第二批15家试点单位。教育融媒体建设要占领主流阵地,充分发挥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把教育融媒体建设和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3];教育融媒体要着力加强综合平台和优质内容建设、运用先进技术赋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4,5]。在教育融媒体建设背景下,或将有助于高校网络育人摆脱当前窘境,实现高效融合发展。
  (一)建设综合平台与优质内容推进高校网络育人融合发展
  2020年,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提出各试点单位要搭建平台,形成教育融媒体“新闻+政务+服务”格局,供给优质内容,用活用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平台;《2020教育政务融媒体海口宣言》的共识之一是要加强优质内容建设,提升教育舆论“四力”。综合平台的打造既可成为高校网络育人的统一阵地,也有利于解决高校网络育人内容组成失衡的问题,将思政育人与服务育人统一起来,共同促进全方位育人。于2020年9月1日正式上线的“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集时政、政情、党史、政策、微课、观点等思政育人频道于一体,并嵌入各类考试成绩查询、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学位证书查询等服务窗口,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对平台的黏性。类似的综合平台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的“手机易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中央开发的“青年之声”移动客户端。一般而言,教育融媒体综合平台建设更适合整体实力强大,能够汇聚众多高校信息资源的上级行政部门,并不适合经济基础、技术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均不突出的高校,从当下高校的自有客户端大多处于休眠状态也印证了这一点。教育融媒体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为高校网络育人发展指明了道路,高校虽然不具备综合平台建设优势,但是在具体育人产品研发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能力制作出既富有思想性又符合传播规律的优质网络育人产品,为高校网络育人提高成效提供坚实的内容基础。

zjgxgc2022072914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689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