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延军

  【摘要】如何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从2007年开始,本文作者及其创作团队连续15年,参加了以保护、传播非遗为宗旨的“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5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4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播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专题报道近100条,报道总时长超过300分钟。15年来,创作团队不断地更新理念、探索创新报道的手段与方法,希望非遗保护的电视新闻报道更生动、更吸引观众。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观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保护非遗。本文回顾、总结了15年文化之旅非遗保护的电视新闻报道,归纳出5个方面的传播与报道方法,并尝试探索未来的非遗传播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新闻;中国文化之旅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14.036
  1. 中国文化之旅
  “中国文化之旅”是一项关于中国非物质文艺遗产的探访采风活动。从2007年开始持续至今,已连续举办15年。活动于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前后举办。“中国文化之旅”每年都会确定一个探访主题,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深入全国各地,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探访各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加。
  中国文化之旅相继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各省市非遗保护中心、清华美院等单位组织并提供学术支持。15年来,“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5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4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培训500多位非遗传承人。
  2. 中国文化之旅电视新闻传播情况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连续15年全程参加了中国文化之旅。拍摄视频素材近50个小时,采访各级非遗传承人一百多人。采访非遗专家、各类文化学者50余人。基于如此丰富的素材,采制播发了近百条新闻专题报道,在《北京您早》、《直播北京》、《都市晚高峰》、《晚间新闻报道》等新闻栏目中播发,播出总时长近300分钟。其中,包括消息综述、新闻特写、人物专访、现场纪实、记者体验、新闻调查等不同的体裁,力求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非遗、走进非遗。
  3. 非遗保护电视新闻的传播方法研究
  3.1 充分应用镜头语言,全景、真实记录非遗全貌,要有现场感
  摄像机对于现实的“复制”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目前最为适合记录场景、声音等现实元素的手段。视觉表达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根本的传播形式,它使得传播回归感官的接触,因此也让传播回归到一种更合理的人类经验形式。
  在2007年,也就是中国文化之旅举办的第一年,探访团队在甘肃武威的沙漠上,看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攻鼓子舞》。在一望无垠的黄色大漠上,几十名鼓手从大漠深处走来,开始了他们震撼的表演。那一刻,大漠似乎成了鼓手们的金色鼓面,扬起的黄沙好像是舞台上的层层帷幔。在现场,我们使用3台摄影机,分别从大全景、中近景和特写三个景别同步拍摄。在专题报道《攻鼓子舞 沙漠深处的最强音》中,编导只使用了很少的解说词,主要是通过字幕、现场画面和音响,将观众代入现场,感受这项非遗独特的震撼人心的魅力。
  文化之旅的整个探访过程都是驱车行进,我们得以详细的记录整个的探访行程。由于很多非遗项目都散落在深山或者是在遥远的村落,驱车大半天才可以到达。我们会用镜头记录探访路途中的关键点,在报道中也交代给观众。在逐渐推进的镜头下从区域省、市走向县、乡、村、镇,观众跟随镜头被纳入了与传承人的籍贯同样的地理身份之中。我们希望这样的编辑手法,能够让观众的身份由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由看热闹转变为看门道。更容易理解一个非遗项目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内涵。
  使用这种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在15年的探访中,我们先后对格萨尔史诗、侗族大歌、甲路抬阁、嗦觥安塞腰鼓、蒙古长调、宛梆、秦腔等几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专题报道。让没有机会接触其他地区非遗的全国各地的观众,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感受、喜爱这些珍贵的非遗。
  用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下大量场景和细节,再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剪辑,这样诞生的视频作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也会有艺术的美感。这些美感的主要来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孕育环境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内蕴,而影视手段能够真实的保留大量的细节和场景,这也意味着相比于其他手段和形式,其保留了更多、更加重要的信息。
  3.2 在报道中寻求非遗与受众间的情感连接和共鸣
  在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不仅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实时性和逻辑性,而且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每一项非物|文化遗产都凝聚着当地人民最质朴的情感。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这种情感是共通的,很容易产生共鸣。在非遗的报道中,应该将这样的情感因素提炼出来,去感染观众。
  2015年,中国文化之旅抵达陕北,探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在延安的宝塔山上,陕北民歌传承人演唱了《祈雨调》、《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五哥放羊》、《绣金匾》等歌曲和多首原生态的信天游。“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首首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黄土地的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如何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将这种纯真、质朴的感情传达给观众,我们在专题报道《陕北民歌:情系黄土地歌声入心怀》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将陕北的民歌分为两条情感线,一条为豪情线,一条为爱情线。我们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片头曲《祈雨调》作为开篇,接着剪辑到歌手现场演唱《祈雨调》的画面,通过《祈雨调》、《脚夫调》以及其他的劳动号子告诉观众,这些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家园、不断的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争取更美好生活的豪情。在另一条爱情线上,通过《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等民歌的柔美旋律,将陕北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陕北民歌中找到这两类情感元素进行传播,就是希望能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陕北民歌传唱到人们的内心深处。

nlc202208251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839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