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力菲

  摘 要:迁安出土文物捣碓俑,题材内容为迁安手工造纸的工序之一―砸桑皮。以捣碓俑为研究切入点,进而挖掘其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和开发意义,从而有效开展迁安手工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迁安手工造纸于2007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文献记载到出土实物都可证实迁安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绝对的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关键词:捣碓俑;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4.043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类博物馆兴起让文物“活”起来之风,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博物馆中悄然兴起,这让全国博物馆的文物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伴随着老百姓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综合性博物馆这种多功能的文化类场所,不仅仅要侧重于陈列、展示、收藏、教育等功能,还要持续开发研究、社教、保护、共情等方面的功能。
  迁安博物馆紧跟时代潮流,创办馆刊《文物说》,全馆工作人员动起来,踊跃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现已出刊4期,收集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70余篇。其中有一件文物―东汉时期的捣碓俑,是研究的焦点,其是1992年迁安市于家村汉墓出土的。本文从出土文物捣碓俑为切入点,进而研究挖掘其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和开发意义,从而有效开展迁安手工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文物“活”起来,做非遗文化传承的实物佐证
  1.1 捣碓俑的发现
  捣碓俑陈列于迁安博物馆历史文物二厅,小小的浮雕置于展柜墙壁上,如果不经讲解员介绍,它和展柜中同一批出土的陶器无异样,外观质朴无华,但就是这样一件普通的低温釉陶,背后代表着的可能是迁安古人的大智慧、大贡献。让捣碓俑真正“活”起来,让捣碓俑“说话”,让它背后的文化价值“走出”展柜,才是博物馆完成陈列、教育、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
  捣碓俑出土于迁安市东汉时期于家村汉墓。于家村汉墓是199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发现地是一处汉代墓群,但未进行发掘。1992年当地修筑冷大公路,推土机取土时不慎将东部的汉墓破坏,文物保管部门的同志第一时间开展对墓室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该墓是典型的汉代砖砌多室墓,有被盗掘过的痕迹,造成一定数量的文物遗失。抢救性发掘出土百余件陶器,少量铜器、铁器、石器等。陶器以泥制红陶、灰陶为主,多施绿釉,经修复后陶楼、连枝灯、连釜灶、博山炉、庖厨俑、侍俑、捣碓俑、陶鸡、陶犬、陶猪等造型精美,生活气息浓郁,可以看出这座墓是典型的汉代地方豪强地主生活的折射。
  捣碓俑的出土,充实了该墓的出土器物,让这座曾经被盗的墓室丰满起来,亭台楼宇、鸡鸭猪犬、庖厨侍俑彰显的是墓主人身份的显贵,而捣碓俑的出土让人们不禁对墓主人生前是做什么的产生了好奇之心,也想探究捣碓俑刻画的俑具体在做什么。
  1.2 捣碓俑背后的意义
  出土的这件捣碓俑是高浮雕造型,呈现双人脚踩踏板捣碓的形状,二人头戴高冠,上身着交领右衽短衣,下身着方便的务农裤装,双手手扶栏杆,站在一个小平台上,单脚踏板,板前为一长梃,梃下有一台状支撑体。梃前端嵌入一长方形碓头内并高高翘起,碓头后重,与碓头相对的是一个小平台,应为碓石,从二人的踏板姿势看,应该是齐踏齐放,步法十分协调。
  这种造型和许多造纸作坊中用于砸桑皮的捣碓工具极其相似。走访三里庄和苏格庄等仍旧保留一些旧式造纸作坊的村庄,并且询问了一些老工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造纸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捣碎桑皮这类造纸原料。文博工作者把捣碓俑的照片给老工人们看后,他们都认为这件捣碓俑模型与老式的捣碓极为相似。他们回忆,当年砸桑皮就是将一根长木放在中间有“十”字形凹槽的石轴上,长木前端绑有碓头,其下有一方形碓石,碓梃很长,碓尾呈扁平状或附有长板,人立于其上利用杠杆原理来捣烂造纸原料,其形式酷似于家村汉墓出土陶模型浮雕画像。
  如果于家村出土的捣碓俑真的就是反映当时手工造纸工序的模型,那么说明迁安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手工造纸技术,并且极有可能以庄园经济为生产模式,作为豪强家族或自给自足,或生产经营的经济模式。
  1.3 从捣碓俑看迁安手工造纸
  迁安地理位置优越,北依燕山,境内滦河、青龙河穿流而过,为迁安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据县志记载,素有“北方纸乡”之称的迁安所生产的桑皮纸、毛头纸等品种闻名全国,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刘炳森老师曾用迁安纸留下了“南宣北迁”的墨宝。捣碓俑的出土,作为迁安手工造纸的文物佐证,可以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追溯到东汉时期。迁安作为手工造纸之乡可谓古有文献、文物之证明,今有名家名师之颂扬。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2019年新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介绍迁安市非遗项目和保护传承工作,对手工造纸做了生动详细讲述。另外在民俗风情展厅中设了大篇幅介绍迁安手工造纸的工序和造纸工具。由此,通过这件捣碓俑可以窥探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渊源。
  2 让非遗“亮”起来,做历史文化接续的精彩见证
  2.1 文献记载,追溯历史,造纸有踪可循
  据《迁安县志》记载,迁安造纸业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燕王朱棣称帝,迁都北京,为繁荣北方经济,令江南部分居民北移,其中有3户李姓人家迁至迁安,驻足城南,建三李庄村。因他们曾从事纸张生产,懂造纸技术,于是以迁安桑皮为原料,开始手工造纸。
  大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仅三李庄村就有5家造纸作坊。用桑皮造纸,纸优利多,造纸业日盛。
  到清雍正年间(1723―1735),滦河以东,三李河两岸41个村庄皆有造纸作坊,主要生产“毛头纸”,也叫土纸。
  乾隆九年(1744)为纪念造纸创始人蔡伦,在三李庄街口修建一座蔡公祠(亦称“祖师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

nlc2022090615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919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