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明末清初漳州窑瓷器的外销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欧泓妙

  摘 要:明代中后期,随着漳州月港逐渐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对外输出产品。文章通过搜集和梳理漳州窑瓷器在海外遗存的情况,结合漳州窑外销瓷的风格特点,探析漳州窑瓷器作为外销瓷在明末清初时期能够远销海外的原因以及其对国内外制瓷业的影响。
  关键词:漳州窑;外销瓷;月港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4.035
  0 前言
  漳州窑指福建漳州一带的民间窑场,生产的瓷器主供外销,活跃于明末清初时期。窑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南部的九龙江流域的平和、华安、漳浦、南靖、诏安等县及邻近地区,窑址数多达百处。漳州窑瓷器在国内遗址中较少发现,相反在国外,如日本、菲律宾、荷兰等地有大量的实物遗存。以漳州窑系为中心的福建陶瓷文化在陶瓷外销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海外遗存的漳州窑瓷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对漳州窑瓷器的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虽在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发现不少传世品和考古出水品,但海外学者普遍将这一类带有“砂足”底的瓷器定义为“汕头瓷”,日本学者也称作“吴须付染”等,而漳州窑的素三彩瓷器也被误认为是越南的产品。直到20世纪初,福建省的一些博物馆先后在漳州平和南胜、五寨等明清古窑址考古发掘出“克拉克瓷”“汕头瓷”的实物标本,揭开了长期在海外被称为“华南三彩”“交趾瓷”等的瓷器,其产地是位于漳州的平和、华安、南靖等地。
  1.1 漳州窑瓷器在欧洲的遗存
  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贸易往来开始于明正德九年,而后葡萄牙虽被驱离广东沿海,但在利益驱使下,葡萄牙人还是在浙江、福建沿海设立非法贸易据点。这些贸易点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漳州窑,更加便利了葡萄牙商船\送漳州窑瓷器至欧洲贩卖,这些商船有的在回航过程中沉没,船货中存在着漳州窑瓷器。如考古沉船资料中显示的1625年沉没的“万历沉船”,船上打捞出漳州窑的青花碗和碟等瓷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装载漳州窑瓷器最多的一艘葡萄牙商船。葡萄牙商人将漳州窑瓷器销往欧洲的又一证据是桑托斯宫(现法国大使馆)某个房间的天花板还镶有3个漳州窑瓷盘,这里也曾是16世纪初至70年代葡萄牙国王在里斯本的宫殿①。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成立,其可直接与亚洲进行贸易,而后中国陶瓷被大量销往荷兰。其中沉没的VOC商船中的漳州窑瓷器为荷兰在漳州窑的贸易提供实物依据。根据沉船资料,荷兰“白狮号”沉船打捞出漳州窑各种青花瓷器,包括碟、盘、碗、罐等,部分盘沿装饰与墨西哥城佐卡罗区出土的青花瓷片的纹饰一致,而这类瓷盘与平和县南胜花仔楼窑考古发现相关②。目前,欧洲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均藏有漳州窑瓷器,荷兰吕伐登的普林西霍夫瓷器博物馆是目前为止收藏漳州窑瓷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1.2 漳州窑瓷器在东南亚的遗存
  东南亚与我国一海之隔,是漳州窑需求量最大的地区。考古资料显示,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漳州窑瓷器和标本,其中以青花瓷和彩绘瓷为主,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有博物馆和民间机构仍藏有不少的漳州窑瓷器。在东南亚地区除了田野考古的发现,水下考古也有发现不少实物遗存。1985年,法国“环球第一”探险队在菲律宾海域发现一艘明代商船“皇家舰长暗沙二号沉船”,船上打捞出3768件明代万历年间的瓷器,其中有部分为漳州窑瓷器。1990-1991年,越南国家打捞公司与新加坡考古学者在越南南部海域合作打捞一艘清代中国帆船,出水的主要为清代漳州窑青花瓷器③。1992―1994年,在菲律宾福球岛附近的海域打捞出一艘“圣迭戈号”明代西班牙沉船,船上出水了带有“砂足器”的漳州窑青花瓷盘,其青花纹饰与在平和窑场发现的瓷器纹饰相同。
  1.3 漳州窑瓷器在日本等其他地区的遗存
  随着日本考古资料的不断完善,几乎在日本全国各大近代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漳州窑瓷器,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相当突出。如在达坂城下町遗址丰臣前期的地层就发现了少量的漳州窑瓷碗,而后在丰臣后期的地层中又发现了较多“吴须手”的瓷器④,此遗址发现的漳州窑瓷器主要集中在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的地层。
  日本的长崎港由于作为葡萄牙商船的必经之地,其漳州窑瓷器的出土数量也颇为可观。爱知县陶瓷资料馆的调查数据显示,长崎市万才町出土的16世纪末的漳州窑瓷器为出土陶瓷总量的8%,而17世纪初的漳州窑瓷器的出土总量占全部陶瓷出土量的23%,可见漳州窑瓷器出口到日本的总量在明末清初时期是呈递增的趋势。
  此外,在丰后府遗址中出土的陶瓷器,漳州窑青花占了20%,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日本在明末清初时期与漳州窑的贸易关系。漳州窑瓷器的海外遗存同样也被发现在印度洋沿岸的非洲和美洲国家,他们多数是通过欧洲殖民者的转运,以陆运和海运结合的方式销往当地。如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大房子”遗址就出土了许多明代晚期的漳州窑青花瓷器。同样,在墨西哥市出土物中也有发现万历风格的民窑瓷片,其纹饰图案很多与漳州窑系的风格特征相同。
  2 漳州窑外销瓷器的风格与其海外市场的兴起
  漳州窑外销瓷以青花瓷为大宗,伴有部分的五彩瓷和素三彩瓷及少量的单色釉瓷。器型主要包括碗、盘、瓶、炉、罐、军持及雕塑等,主题纹饰有花卉、动物、人物、文字等中国化风格,也有体现伊斯兰文化元素的阿拉伯风格,题材丰富,富有民间气息。漳州窑瓷器无论在器型和纹饰风格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与外域的元素,在烧造的过程中加入了符合当地人民的审美元素,如军持和带有阿拉伯文字的瓷盘⑤。漳州窑青花纹饰多为写意风格,随意奔放,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轮廓,再以粗略的钴蓝釉加以填充,整体画风疏朗朴实,笔触缩减飘逸。相较漳州窑青花瓷,漳州窑的五彩瓷则在釉色上以红色为主色,绿、黑、褐诸色为辅色,提高色彩上的视觉冲击,整体画风仍以自由洒脱、率真质朴为总基调。观之漳州窑瓷器的器型、胎质、釉色、纹饰,虽与景德镇瓷器具有相似性,但在工艺上明显不如景德镇制品的规整、细致。漳州窑釉层较厚,釉面较不平整,常见流釉的现象,淘洗不精导致胎体的杂质较多,部分出现气孔的现象。

nlc2022090616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920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