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宋时期白洋淀区域屯田的兴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超

  摘 要:北宋时期,白洋淀区域在行政建置上属河北路,处于宋辽接壤的边境地区。北方燕山天险丧失后,面对强大的辽国骑兵,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北宋政府依托本区域独特的地势和水资源条件,疏浚河流、筑堤蓄水,将河湖等自然水系联络起来,建成独特的塘泺防线,被誉为“水长城”。在防线附近营建寨堡,驻军戍守,依赖塘泺的水源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为驻军提供军粮和水产品,造就了北方的鱼米之乡。同时屯田与塘泺相结合,密布的水网起到了迟滞辽国骑兵的作用。屯田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当,收益逐渐下降,以致成为财政的负担,在王安石变法等因素的影响下,宋神宗之后河北屯田逐渐荒废。
  关键词:北宋;白洋淀;屯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4.030
  1 白洋淀区域自然、历史概况
  白洋淀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冀中平原中部,由大清河水系的多条河流汇集而成。白洋淀之名首次出现于北宋,时称“白羊淀”。从学术研究角度,白洋淀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概念。宏观指全更新世的巨型湖沼,称“古白洋淀”;中观指众多淀泊组成的白洋淀湖群;微观指白洋淀湖群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淀―白洋淀。目前雄安新区范围内的白洋淀是中观概念的白洋淀湖群,由白洋淀、烧车淀等大小不等的近150个淀泊和3000多条沟壕构成,大致范围西至徐水、清苑,东至任丘、雄县,总面积300余平方千米。
  白洋淀所处的华北平原属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华北断陷区,是古雍奴薮的遗迹,“亘霸、文、东、武、静、文、大七州县境”,很早就出现在《水经注》等史书中。考古工作成果进一步证实,白洋淀历史文化传承有序,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约1万年的徐水南庄头遗址,并发现了北福地、仰韶、龙山等时期连续的考古学文化遗址,代表了本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白洋淀位于中原王朝与北方戎狄之间,是中原王朝的北境,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着力对白洋淀地区进行有效管理,逐渐成为北方边防屏障。战国时期处于燕国南境,燕昭王沿白洋淀的北岸筑五百里的燕长城,阻止淀水北泛,奠定了白洋淀从古至今的北界,此时的白洋淀文化,既包含中原诸侯国同质文化,同时也夹杂北方戎狄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燕文化。秦至隋唐,白洋淀文化延续的传统特征依然存在,既有中原王朝一统文化的鲜明共性,又包含北方地域文化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北方平原水域文化。
  《新唐书》记载:“开元十三年,更有九十九淀。”这说明此时白洋淀的淀泊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此时的白洋淀仍为天然的、未经人工大规模治理的原始面貌,大规模开发治理始于北宋。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设塘泺工程和兴建屯田,白洋淀能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与北宋的大规模开发密不可分,故称“东西二淀为宋何承矩塘泺之遗”①。元、明、清定都北京,白洋淀地区纳入京畿范围,白洋淀地区文化展现京郊文化特征。明末清初,白洋淀周边大筑堤防,顺治时“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康熙、乾隆皇帝来白洋淀游春水围四十余次,并建造端村、郭里口、圈头、赵北口四座行宫。
  2 河北地区屯田的兴建
  白洋淀区域在北宋时期属河北路,是北宋与辽国对峙的前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河北沿边兴修塘泺屯田,目的是“保庇边民,伸其耕植”。白洋淀区域的农业开发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武德五年分|置。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淀,自县南五里至城西北入A,得地二百余顷”②。屯田是带有军事功能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地利则开屯田、营田,以省馈馕”。北宋时期在白洋淀区域大兴屯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军事因素。契丹善于骑射,河北路地势平坦,极利辽骑机动。基于北宋在此区域建设的大面积塘泺,屯田大部分为种植水稻的水田,塘泺和水田交错形成密集的水网,起到了阻碍辽骑快速机动、巩固边防的作用。“静戎、顺安、威虏军界皆置方田,凿河以遏胡骑。今保州、广信、安肃军境皆可设置,与竦前言陷马坑类,极边赖之,与塘水共为利也。”由此可见,屯田也是构成北宋“水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经济因素。河北路处在宋辽对峙的边防前沿,战争对河北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同时大面积的塘泺和牧监用地、严重的河患导致大面积土地无法耕种。另一方面,沿边驻军人数较多,军粮需求量大。“河朔连岁绎骚,耕织失业,州县多闲田,而缘边益增戍兵。”③如果利用军队蓄水屯田,开垦荒地的同时可提供军粮,可以说河北路的农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边防农业。
  三是自然条件因素。屯田发展建立在塘T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大面积的塘泊可为水稻种植提供稳定的水源,水田与陆田相比,生产更加稳定。“陆田命悬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则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人力苟修,则地理可尽。且虫灾之害亦少于陆田,水田既修,其利兼倍。”④
  北宋最早明确提出兴河北屯田的是时任沧州节度副使的何承矩:“俟期岁间,关南诸泊悉壅阗,即播为稻田……春夏课农,秋冬习武,休息民力,以助国经。如此数年,将见彼弱我强,彼劳我逸,此御边之要策也。”⑤按照何承矩的构想,利用天然水域,开垦稻田,戍守将士春夏从事农业生产,秋冬进行军事训练,屯田产出军粮可以减轻国家和民众的负担。河北沿边安抚都监王临也认为:“保州塘泺以西可筑堤植木,凡十九里。堤内可引水处即种稻,水不及处并为方田。又因出土作沟,以限戎马。”
  端拱二年(989),太宗皇帝“以左谏议大夫陈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魏羽为副使;右谏议大夫樊知古为河北西路招置营田使,索湘为副使,欲大兴营田。”⑥但陈恕密奏:“戍卒皆游,仰食县官,一旦使冬被甲兵,春执耒耜,恐变生不测。”皇帝只下令陈恕、樊知古修葺营堡,营田之事暂时搁置。
  淳化四年(993),“河北频年霖雨水潦,河流湍溢,坏城垒民舍,处处蓄为陂塘,妨民种艺”。何承矩请因其势“请于顺安寨西引易河筑堤为屯田”。黄懋亦上奏“今河北州军多陂塘,引水溉田,省功易就,三五年间,公私必大获其利”⑦。宋太宗遂依所请,令“何承矩为河北屯田制置使,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衡广十里,其水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取江南早稻种,之民赖其利,今塘泊已淤”⑧。屯田建设初期遇到各种阻力,一方面是对种稻时节掌握不准,导致第一年屯田没有收获,招致众人非议,直到次年改种早熟稻,将所收稻穗运至宫阙之下,才平息了非议。另一方面,武将认为专事营葺,是向辽国示弱的表现。文献记载:“初年种稻,值霜不成。懋以晚稻九月熟,河北霜早而地气迟,江东早稻七月即熟,取其种课另种之,是岁八月,稻熟。初,承矩建议,沮之者颇众;武臣习攻战,亦耻于营葺。既种稻不成,群议愈甚,事几为罢。至是,承矩载稻穗数车,遣吏送阙下,议者乃息。”⑨

nlc202209061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921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