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文物修复中的几个要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博

  摘 要: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对文物价值再认识,能根除、延缓和防止文物病害,是文物延年益寿的技术过程。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要做好文物现状勘察工作,充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文物各种信息,确定合理的修复思路,要遵循修复程序和规范标准,并做好档案记录。文章以鎏金刻花铜盘修复为例,对修复各主要过程进行了论述,对具体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文物;修复;要点;刻花铜盘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4.008
  馆藏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馆藏文物修复技术不断提高和进步,修复工作越来越规范,先后在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馆藏文物病害图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记录规范、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评估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技术规范,用于科学规范地指导馆藏文物保护研究和修复工作。文物修复就是采用各种手段认识文物价值,根除、延缓和防止文物病害,保证文物延年益寿的技术过程。作为文物修复工作者,在具体的文物修复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认识文物价值,采取相应措施根除病害,使文物价值能够充分展示和长久保存。下面以对馆藏鎏金刻花铜盘修复为例,谈谈对文物修复工作的几点认识。
  1 做好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
  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是修复人员从视觉角度观察文物现状,对其进行基本测绘、绘制病害图、文物基本信息记录等。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是文物修复现状评估的前提,作为文物修复的第一项和最基本工作,它的细致与否关系到对病害的认知程度,也是下一阶段采用技术对文物进行再认知的基础,作为文物修复人员,必须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此项工作。以下为对鎏金刻花铜盘的修复前的勘察。
  1.1 文物基本情况
  鎏金刻花铜盘,现收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通高3.3厘米,最大外径20.7厘米,最大内径15.7厘米,圈足高2.3厘米,圈足外径11.6厘米,圈足内径8.0厘米。该器物为海棠形铜盘,内侧可见细致刻花,生动传神,鎏金刻花铜盘表面纹饰是凿、刻形成的,堪称唐代金银器的代表作(图1~图4)。
  1.2 保存环境调查
  对存放文物的库房或展柜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找到所处环境及诸因素对文物的影响。保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大气、有害气体、浮尘、生物等,监测文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变化对文物保存关系及现存或潜在的隐患,评估文物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文物的保存。
  1.3 病害调查
  根据不同病害发展趋势及其对金属类文物稳定性的影响,将病害活动性质分为:①稳定病害。病害已经产生或存在且不再继续发展或蔓延,不会对文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病害类型。②活动病害。病害已经产生或存在且继续发展和蔓延,会对文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病害类型。③可诱发病害。病害已经产生或存在且不再继续发展和蔓延,在外部条件(如保存环境改变)激发下可能导致文物病害发展,引发其他病害产生的病害类型。金属类文物病害活动性质划分及其检测方法见表1、表2。
  从整体结构看,鎏金刻花铜盘腹部有2.7厘米×0.9厘米长方形的残缺,缺口边上延伸一裂缝约1.0厘米,盘腹还有一部位有三条裂缝,三条裂缝聚于一处,且有变形,在盘腹和盘沿处有一条6厘米裂缝,盘腹有一裂缝为2~3厘米。盘沿有一三角形的残缺(图5)。从表观看,器物通体遍布绿色锈蚀,外壁有大量土质结垢覆盖及钙质结垢,内壁有大量深绿色锈蚀覆盖在鎏金层上,边沿有块状土垢。表面部分鎏金层破损,盘边沿处有粉状锈。圈足处锈蚀致密、较硬,多为钙质结垢。经过对表面病害的判断,此物未经过保护修复。
  1.4 三维扫描测绘
  通过三维扫描仪,能够不接触文物表面,快速、精准、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文物的三维细节数据,为文物保存一份完整的数据并存档,可实现对文物的立体造型和局部细节的完整展示,获取更精确的三维几何特征数据,并生成造像的高精度三角网模型。采用彩色数码摄影设备获取造像表面色彩纹理信息,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永续传承下去,在保护修复之前需要对其现状进行三维信息留存。对文物进行三维信息留存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实现文物现状的真实、完整记录。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任何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前,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完整、全面的记录与存档。一则留存丰富真实的原始资料,二则当该文化遗产遭受不可逆的破坏时,为实施重建复原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辅助进行文物保存状况的全面调查与评估。通过获取的三维数据,实现对其进行病害调查、数据分析、定量调查与全面评估等。
  三是为将来可能进行的修复提供依据。获取的三维数据可以利用三维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根据项目实际内容制作相应的立面图、剖面图及其他相关图件,为文物修复提供可靠的数据。
  1.5 建立初步档案,拍照、绘制病害图
  文物修复工作一开始就要建立修复档案,对文物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标准在这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指标,对金属文物而言,要参照《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记录规范要求(GB/T 30687―2014)》进行相关记录。该标准要求修复前对文物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并π薷辞白纯鼋行描述和记录,鎏金刻花铜盘的具体描述和记录如上节所述。文物影像资料也是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文物修复的相关要求,前期勘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绘制文物病害图。通过文物病害图可以直观反映出文物病害种类和病害发生的部位,病害图要依据国家标准《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GB/T 30686―2014)》的规定进行绘制,该国家标准于2014年发布,对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种类和图示做了详尽的规定。病害图是文物保护修复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部分。

nlc2022090618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923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