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述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保存概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塔依尔江・力提甫

  摘 要: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的概况,包括石窟的地理位置、调查简述以及保存概况,其中重点介绍了保存较好的第11窟、第14窟、第15窟的详细情况。文章还对石窟保护区内的遗址、近年来的保护进程及石窟的重要价值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历史遗迹;文化遗存;石窟壁画;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4.007
  0 前言
  在我西部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阿克苏地区一线,遗留着许多大型佛教石窟群和小型石窟遗迹,以及古城遗址、屯田遗址、古墓葬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兹石窟便是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龟兹石窟是古龟兹地区大小27处佛教石窟、824个洞窟遗存的总称,有10000平方米壁画和部分精美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龟兹故地960平方千米的戈壁荒原中,共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克孜尔千佛洞在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重要遗址点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始兴于汉、繁盛于唐、衰落于宋元的龟兹石窟,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展现了当地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实物例证。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便是其中之一。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大尤都斯乡肖尤鲁克村以西20余千米处的雀勒塔格山南麓(图1)。托乎拉克艾肯是维吾尔语音译,其意为“胡杨沟”。石窟位于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的山地上,其间有一条自北而南走向的山谷,谷中生长着矮小的胡杨树,“托乎拉克艾肯”(胡杨沟)之名因此而来。
  1 石窟调查简述
  1907年,俄国人别列佐夫斯基曾在该石窟进行考察探险①。1915年,英国人斯坦因也到访该石窟进行探险调查②。1953年,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调查了该石窟③。1961年,阎文儒先生曾考察了这处石窟④。常书鸿先生对该石窟和窟区内的寺院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做了简述⑤;朱英荣先生对部分洞窟的内容进行了介绍⑥。1995年5―7月,国家文物局在克孜尔石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石窟考古专修班”实习考察期间,对石窟进行了调查,并对洞窟进行了编号。1998年7月,新疆龟兹研究院(原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考古室对石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⑦。2009年,新疆龟兹研究院组织业务人员对石窟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表了调查简报⑧。2006年,该石窟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石窟保存概况
  2.1 石窟概况
  根据洞窟形制及壁画风格判断,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始凿于公元6世纪,延续使用至公元9世纪及以后⑨。现存编号石窟20个,有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等多种形制,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由于石窟处于风化严重、地震多发的地段,大多洞窟已不完整,石窟大多残损淤积,9个洞窟还有壁画遗存。绘画风格呈现出龟兹地区中晚期(7~8世纪)的特点。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壁画制作工艺同龟兹地区其他石窟较为接近,主要由支撑体、地仗层和颜料层组成。支撑体为泥质砂岩,地仗层为麦草泥层,颜料层有红、绿、蓝、白、黑、棕等颜色。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的壁画地仗层多为麦草泥层、一般是用本地的黄胶土加上长3~5厘米的麦草加水拌成麦草泥,涂抹于开凿的岩体上,再用灰刀抹平。地仗层上通常会施以白色石膏质作为底色层,再绘制壁画。绘画颜料应与龟兹地区其他石窟一致,红色多为赭石及少量铅丹,绿色应为氯铜矿,蓝色为青金石,白色为石膏,黑色及棕色多为铅丹或铅白变色所致。
  2.2 重点石窟概况
  石窟中第11窟、第14窟和第15窟保存较好。
  2.2.1 第11窟
  位于中心寺院东面的下方,北侧与第12窟仅一墙之隔,隔墙厚160厘米,南侧与第10窟相距约11米,坐东面西。形制为方形穹隆顶窟,洞窟平面呈方形,面宽208厘米,进深200厘米,高204厘米,穹隆直径160厘米、高64厘米。
  正壁:墙体尚存,上沿的叠涩残损,壁面草泥层无存。
  前壁:中部开平顶的方形门道,大多塌毁,仅保存少量的平顶部分。
  左侧壁:墙体尚存,壁面草泥层无存,叠涩面残存少量的绘画遗迹,因保存的面积过小故内容不详。
  右侧壁:墙体下部残损,里端存一通道与第12窟相通,通道进深160厘米,通道内存有凿痕。壁面上沿存草泥层且留有绘画痕迹,面积甚小内容不识。
  顶部:穹隆顶,四壁的下沿均有一节叠涩且存壁画,右侧壁上沿存少量绘画,水平面绘卷草纹,直立面绘坐佛,现残存4身且多有残损。平顶的四角草泥层多已脱落,仅于外端右侧的一角残存少量壁画,可见有一人物的手臂与飘帛,余损毁。穹顶内的中心残损,其外分8个条幅,大多损毁,条幅内绘鸭子衔环纹,现仅在2个条幅内保存较好,余残损。
  地坪:淤积泥岩等占三分之一。
  2.2.2 第14窟
  位于寺院东面后方的山坡上,北侧与第15窟相邻,相距约10米,南侧近邻无洞窟,东南方相距约65米为第13窟,坐东面西。该窟为侧道式僧房窟,侧道位于居室的右侧,平顶,宽112厘米,深440厘米,现存高度176厘米,里端右折为居室门道,平顶,宽88厘米,深130厘米,现高160厘米。居室平面呈方形,面宽264厘米,进深304厘米,现存高316厘米。前壁中部开明窗,宽96厘米,深88厘米,残高90厘米,残损。本窟保存状况较好,除居室前壁的明窗残损外,余墙体均较完整,窟内顶部烟熏甚厚,洞窟被沙土岩块掩埋过半,部分遗迹的暴露面较少。
  侧道:纵长,平顶,现仅于左右两侧壁的前端保存少量草泥层,余不存,里端右折为居室门道,方形平顶,门道的内口上部残存安置门框的凹槽遗迹。

nlc2022090618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3923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