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范畴论的粉彩浮雕瓷艺术形态管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致明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审美范畴论这一设计领域的规律性概括理论,对粉彩浮雕艺术形态进行解释性研究。指出审美范畴下的粉彩浮雕瓷艺术具有多层次的表现形式、综合性的工艺形态、传承性的文化内涵,并作出了具体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审美范畴论;粉彩浮雕瓷
A Brief Look at the Artistic Form of Famille Rose Relief Porcelain Based on Aesthetic Category Theory
Yuan Zhi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n explanatory study on the art form of famille rose relief porcelain by adopting the generalization theory of regularity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 category theo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amille rose relief porcelain art under the aesthetic category has multi-level expressions, comprehensive craft forms, and inherited cultural connotations. It makes a specific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Aesthetic Category Theory; Famille Rose Relief Porcelain
本文中讨论的审美范畴理论是存在于设计领域的一种规律性概括,通常会被用于对设计产品的审美价值评估,将这一规律性的概括用于艺术作品,用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因此本文希望通过采用这一设计领域的规律性范畴,对粉彩浮雕艺术形态进行解释性研究。虽然例证的单一可能会使文章存在片面性,但对于拓展艺术研究的视角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审美范畴理论与粉彩浮雕瓷
审美范畴理论指出审美活动是对事物形象特征的把握,是对形式的观照。所有的事物都具备形象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形象特征都具备审美价值,肯定或否定的审美价值造就了对事物“美”与“丑”的判断。这并不意味着“丑”的事物就脱离了审美范畴,它们依旧可以是滑稽或诙谐的审美范畴成分。而审美判断是具备主观性地对事物或对象做出的一种审美评价,这些评价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被个人的价值观、审美经验、情感偏好所影响,但同一社会文化或宗教信仰背景下的人群会具备总体评价方向上的趋同。在探求审美范畴的特性和规律性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相统一,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总结总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的。
因此,对于粉彩浮雕这一传统陶瓷工艺我们也能从设计领域中的审美范畴理论中找寻一些新的审美认识。粉彩浮雕瓷是一种综合装饰型的陶瓷艺术,其装饰工艺采用了釉上粉彩和素胎浮雕两种的结合,因此在二维和三维角度分析粉彩浮雕瓷都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形成了多元独特的艺术风格。多种工艺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我国陶瓷史上屡见不鲜,这是由于综合装饰手法的陶瓷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弥补单一工艺的装饰局限,从而达到增加趣味性和丰富性的效果。粉彩瓷自清康熙年间创烧以来就常被用于综合装饰,就连它自身的创烧也是由于配合五彩烧成而面世的,其独有的低饱和颜色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与姐妹艺术的融合优势。粉彩浮雕瓷发展至今,受到了古今中外的热忱追捧,这便是其审美价值优势的最好体现。
那么对于粉彩浮雕瓷这一艺术类别来说,其审美价值是否可以被度量?这种隐性的内涵是否能够通过审美范畴论的介入而被描述显现?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审美范畴理论下的粉彩浮雕瓷艺术
粉彩浮雕瓷在审美范畴理论下可以从审美范畴中的形式美、技术美和艺术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1、形式美:多层次的表现形式
形式是和内容相对的概念,内容是事物的全部组成部分,包含事物的特性、内部矛盾、联系及发展等。事物的内容是不直观的,一眼看上去也许能够获得事物的一小部分内容,但不能了解到事物内容的全貌,一般情况下内容的发现是需要研究和分析的。而形式是事物内容的外部表现,包含事物的外在表现方式和表现结构等,是直观的,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形式信息,但它也是要通过感受和思考来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很多学者认为形式与内容在很多的视角下是不分你我的,有时候事物的某些特征既可以作为形式,又可以作为内容。但基本确定的是事物基本是由形式与内容两部分构成的。
事物的形式结构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就是形式美。形式美还具备一定的法则,多样统一与和谐便是基础性的形式美法则之一。粉彩浮雕瓷的多层次表现形式便符合这条基础性法则,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其装饰形式的多层次上。
粉彩浮雕瓷的装饰形式有以绘画形式出现的粉彩,还有以雕刻形式出现的浮雕。两者装饰相映成趣,粉彩装饰为单一的浮雕增加色彩趣味,浮雕装饰为单一的粉彩增加构成层次。实际上在粉彩工艺日趋成熟的乾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粉彩与“浮雕”效果结合的审美倾向了,这就是声名赫奕的“粉彩轧道”工艺(如图1所示)。粉彩轧道瓷就是粉彩工艺在多层次装饰上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其以粉彩瓷表面的玻璃白料为底,用刻画的方法在锦地上轧出各样纹饰,最终使画面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因此该工艺又被称为“雕地”工艺。粉彩轧道瓷也成了日后各种综合装饰形式创新的样板,粉彩浮雕瓷就是其中之一,其进一步拉大了平面与立体表F关系,将多元的装饰形式发挥的淋漓尽致。
nlc202209221023
2、技术美:综合性的工艺形态
技术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它是一种具有改变或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技能,使人们能够对自然事物和规律加以把握。技术作为人的一种劳动形态,在不断发展中也持续提供着丰富多样的审美价值,而审美的发展是始终被技术所受制和影响的。因此,技术美是跟随人类发展而衍生的,它是事物不可或缺的审美形态。而手工艺技术似乎相较于其他的技术来说,审美的特征更加突出。由于手工操作的关系,其技术美不仅体现在对技能的运用上,还包括了制作者的个人经验与情感,在操作过程中显露的个性痕迹,这些都具备审美的趋向性。
因此对于粉彩浮雕瓷来说,其作为手工艺技术的本身就具备了独特的技术审美趋向,实际上也就是创作者个人技术经验和精神情绪的表达。不同的粉彩浮雕瓷作品会根据创作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艺术表现,一是技术有好坏,二是经验有多少,三是艺术修养有高低,这些差异化的因素也正是粉彩浮雕瓷的技术美来源。笔者在进行粉彩浮雕瓷的创作r,一般不会固定使用某一个或某一类的或传统或现代的图式,而是“笔随心动”,由个人的审美倾向与技艺经验来控制作品的创作。比如在对白玉兰这一题材进行粉彩浮雕瓷的创作时(如图2),笔者会比较偏向于对植物本身的自然状态加深描绘,遵循“道法自然”的审美逻辑,对描绘对象的姿态、构成、色彩等多个因素作出主观性的想象与修改。
粉彩浮雕瓷的技术美特征还表现在综合性的工艺形态上。粉彩浮雕瓷装饰具备了粉彩和浮雕这两种工艺形式,首先粉彩工艺为其带来了色彩上的装饰优势,这得益于粉彩工艺的独有釉料特征,也就是对玻璃白的运用。玻璃白是一种含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其在烧制后具有乳浊效果。粉彩工艺需要在画好的纹饰上填玻璃白,然后再用笔按照所需要的色彩层次将玻璃白“洗”开,而后入窑烧制。经过这样处理的色料在瓷胎上会显现出粉润柔和的质感,并且浓淡有致,形成粉彩瓷独树一帜的艺术效果。从图2可以看出,瓷瓶中的玉兰花与枝叶就呈现出一种浓淡相宜、淡雅温和的审美表现。尤其是花瓣部分,得益于粉彩的晕染工艺,花的整体形象层次分明、色泽粉润,将玉兰花的气质特征通过色彩的表现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同时,浮雕工艺为粉彩浮雕瓷带来了构成和雕刻上的装饰优势,使这种综合性工艺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上,而是进阶到了三维的空间,致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多样、多元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在图2的玉兰粉彩浮雕瓷瓶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笔者主要在花瓣及枝叶的外形轮廓上面采用了浮雕工艺,这样能够分明地突出玉兰花的主体形象,使得观者一目了然地明晰其形体。这种凹凸有致的艺术效果也给整体的画面带来了多维的层次感,与粉彩装饰的色彩层次相得益彰,同时给人以活泼、明快、多样的观感。
3、艺术美:丰富性的文化内涵
当一件物品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成为主要聚焦点的时候,其实就可以被称为艺术品。艺术是以物化的形象对人的审美经验和感受而做出的一种精神生产,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审美。而艺术美就体现在一件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上,但这并不是说一般的物品不具备艺术美,只是一般物品的审美价值并不是这件物品的主要涵义。与单纯的“美”不同的是,艺术常常还包含着历史文化和个人理念,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超出了单一美的范畴,而是集中体现在社会文化和创作者的情感中。艺术美是存在于一件艺术作品中的能够表现出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美,其具有更深刻的文化涵义。
陶瓷艺术就是一种具备悠长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基本上从人类文明的伊始就开始萌芽。而日新月异的陶瓷装饰工艺也是随着朝代变迁而快速发展,它们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因此,粉彩浮雕瓷的艺术美可以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浮雕工艺属于雕刻的一种,最早所呈现的形态是刻花与划花,基本和陶瓷的发展亦步亦趋。发展至今,陶瓷雕刻艺术可以算得上是丰富多彩,各项支流技艺发展的都很完善,也创造出了无数的艺术瑰宝。粉彩工艺虽说历史源流不及浮雕那么久远,但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粉彩工艺和浮雕工艺的文化底蕴是其艺术美的丰富性来源,而其作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结晶又为它的艺术美增加了精神性的审美价值。
和过去主流的传统临摹图式不同,现代的粉彩浮雕瓷作品中,以主观的写生与联想创作更为广泛。这可能是由于现代人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器物的使用及收藏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物质需求与审美需求,而是上升到了对于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需求了。人们开始接受和欣赏创作者的内在思想,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寻找共鸣与启发,而不仅仅是为了观赏高超技术的艺术品而消费。就像消费者和收藏者们关注并喜爱本人的作品,一定是由于他们对笔者个人审美与技艺的肯定,他们或许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且认同于本人的情绪、观念、技术、思想等内在因素。
除了对创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肯定,粉彩浮雕瓷的艺术美也离不开描绘题材的文化内涵与寓意。这种对题材本身的含义表达也是传统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含义千百年来的延续与拓展演化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经络。因此对一般物象中的文化性质的创作,由古至今都是艺术创作者们所热衷的表现手法。就比如上文所提及的笔者创作的玉兰花粉彩浮雕瓷瓶,对表现主题玉兰花的选择其实是笔者对玉兰花所蕴含的“君子”“高洁”形象的选择。笔者需要借由玉兰花的形象来歌颂这一类美好品质,以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倾向及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结 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与论述,笔者初步认为采用设计领域的范畴理论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是可行的,这能够开拓新的艺术作品赏析视角,具有相应的研究意义。虽说这种视角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质,但对于推动多思路的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增加对艺术作品的条理性分析是具有较大价值的。
艺术作品源于现实世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其比现实更集中、更深刻,更具备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对一种艺术的审美价值评判不能单单停留于千万个差异化的主观感受,我们需要更加客观概括性的解释规则,以此为尺度来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这便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黄云鹏.粉彩及其产生与发展[J].景德镇陶瓷, 1981(01):39-47.
[3] 刘洁萍,曹志丹.粉彩装饰的演变及工艺特征[J].陶瓷研究,2013(01):79-80.
[4] 叶朗.中国的审美范畴[J].艺术百家,2009(05): 37-47+238.
nlc202209221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