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国内主流媒体对张桂梅的关注与书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祥祥

  摘 要:本文以近几年国内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人物和新时代典型人物张桂梅的报道为中心,讨论了媒体对重大典型人物的聚焦关注,同时探讨了同“题”(新闻话题、新闻素材)报道中,人物稿件写作方式的差异化以及人物的不同侧面,并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立意、角度的切入、报道框架的不同设置与选择、对细节的不同把握与处理等方面,总结出人物稿件写作中同“题”报道取胜的可能因素及其方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张桂梅;同题报道;典型人物报道;差异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9-0075-06
  一、引 言
  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中,典型人物报道又是人物报道中的重点。过去几年,国内媒体对吴孟超、袁隆平、叶嘉莹、张桂梅、毛相林、张定宇等典型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形成了“你起我承,合力出击”的矩阵式报道态势。通过捕捉人物有别于他人的闪光点和“核心差异点”,在充分讲好人物事迹的同时,也营造了故事化的氛围;多种媒介呈现方式,不仅塑造了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时代精神,成为各大人物报道的共同追求。
  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和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凸显其典型意义。它通常以事迹为由,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引导舆论,为社会赋能[1]。一个国家由千千万万个不同个体构成,于千万人中树立典型正面人物,所塑造的人物以及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承载着主流价值观,彰显着时代的主流精神。
  同“题”报道的“题”,并非是新闻标题相同,而是指相同的新闻线索或题材,即新闻事件、人物或现象。引申来说,新闻媒体间的同“题”竞争,是指不同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同一新闻事件、人物或现象作出不同采访与报道,并形成不同的新闻作品。由于同“题”竞争常伴随着新闻事件热度的增减,需要记者尽可能地掌握较多的新闻素材,并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完成新闻报道,即“抢热点”“抢独家新闻”。在当下信息发达的时代,面对同样的新闻,需要从独特的立意和角度出发,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
  本文以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人物和新时代典型人物张桂梅的报道为中心,探讨在人物稿件的写作中,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写作及其特点。
  二、作为新闻话题的“张桂梅”及其报道概况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2020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百度百科对她的事迹介绍,主要围绕“行善助学、勇挑重担、爱生如子、笑傲病魔、成果初现、慈善之星”这六个关键词展开;“感动中国”给她的评奖词为:“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g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作为“时代楷模”的张桂梅,她的事迹广为人知,不仅登上央视,还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等国内主要的纸媒接力报道。这些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消息(多是其获得荣誉或近况的短讯)、人物通讯、人物特稿、报告文学以及集合报道(集纳社会各界人士对其事迹进行学习和感受的综合报道)等。
  笔者搜集的篇幅较长、报道主题较深入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2020年7月,张桂梅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楷模”称号之后的一个月;另一个是2020年12月,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见表1。
  从各篇报道的题目来看,7月份的报道多侧重于女校、张桂梅以及高考,这也是为何7月会成为集中报道阶段的原因:既是因为张桂梅获得“云岭楷模”的称号,更是因为7月是备受国人关注的“高考季”,张桂梅作为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华坪中学和她的学生们所代表的高考群体也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12月的报道则更倾向于对“张桂梅”个人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品质进行报道,主要突出其勇于奉献的品质和不怕艰难的精神。
  本文以表1为依据,将从立意的差异、角度的选择、框架的不同设置与选择对细节的差异化处理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各媒体报道之间的差异。
  三、报道立意的差异
  报道的立意是同“题”竞争中,记者首先要考虑和确定的因素之一。立意是报道的灵魂和中心,是在写作之前就要确立的,它不仅决定着报道的角度、框架、素材的选择,更是反映作者构思设想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通过对比分析各媒体对张桂梅的报道发现,报道次数较多的典型事例分别是:张桂梅在孤儿院时发现重男轻女现象的严重性、张桂梅创办女校的初衷、建校时艰难的筹钱奔波、对学生们的严格管理、坚持了12年的家访、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生病后的坚持与乐观等。面对同样的事例,几家媒体分别展现了其独特的差异化写作,这也是他们同“题”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报道立意的差异。《南方周末》刊发的《走出华坪女子高中之后,她们的“张桂梅”烙印》,全文围绕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女学生现在的人生际遇以及张桂梅对她们的影响,将焦点置于“贫困女生在社会上的遭遇”,通过写华坪女高和张桂梅,侧重反映了像她们一样的“大山里的女孩”。《人民日报》刊发的《高考正在进行,拿命办学的女高校长张桂梅是怎样“炼”成的?》,将背景定为高考进行时,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句,侧重写张桂梅的办校经历,全文的立意,在于突出人物坎坷波折的遭遇以及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的精神。
  四、多种角度的选择
  报道的角度与立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为支撑。若角度选不好,稿件就难以吸引读者的关注。那么,何为好的角度?河北日报记者许卫兵说,“以不落俗套、独辟蹊径为上,同时又要有利于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点。”[2]因此,人物报道可理解为“挖掘人物未知的故事,或已知故事背后的故事,避免同质化内容,体现人物真实的个性特点”。

nlc202209271033



  在关于张桂梅的报道中,各媒体对角度的选择从报道标题可以看出:
  高考正在进行,拿命办学的女高校长张桂梅是怎样“炼”成的?
  63岁女校长和“大山里女孩”们的高考季
  “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改变女孩,就是改变贫穷
  走出华坪女子高中之后,她们的“张桂梅”烙印
  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
  张桂梅的十二年家访路
  爱让梦想飞越大山
  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谋晏饫纯矗我们可将报道角度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聚焦张桂梅本身,选取其人生轨迹这一动态变化为视角,以时间线为主串联,凸显人物特质。第二种,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以女高学生们的变化为第三视角。第三种,抓住高考季,从“女高”“高考”“校长张桂梅”三个关键词入手。第四种,挖掘人物的特色故事。比如《光明日报》对张桂梅家访之路的小切口报道;新华社记者庞广明多次报道张桂梅的事迹,发表于高考前夕的报道《“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更是挖掘出张桂梅“病危时要求预支丧葬费给学生用”等独家感人故事,并以“燃灯校长”这个具有象征性的概括,锚定了报道角度和深刻立意。
  小切口是同“题”竞争中常见的角度选择之一,这个切口可以是人物的某一事迹,也可以是伴随人物出场的某一物件,还可以是某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将它们置于特定的新闻背景中,便形成了独特的报道视角。《人民日报》刊发的《爱让梦想翻越大山》,从“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乘客写了封信”入手,引出对张桂梅的介绍和赞美:“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位山区人民教师如此厚重的力量?”然后通过对陈法羽的上学经历、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万里家访三个点展开新闻叙述。
  除了聚焦人物的小切口角度,还可以跳出人物本身,关注与人物产生联系的其他人,通过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在有限的篇幅内给予读者丰富的信息,即人物群像式写作[3]。比如《走出华坪女子高中之后,她们的“张桂梅”烙印》,通过对张桂梅学生们生活现状的描述,侧面反映了张桂梅对她们的深刻影响。
  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往往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方面,这就需要记者尽可能多地挖掘出人物身上的“典型性”,通过多侧面展示、多视角透视,让典型的形象更丰满、精神更丰富,从而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对此,梁衡曾讲过,“新闻的‘新’就是‘快’和‘深’”[5],即使是面对别人不以为然的老题材、老资料,也能另辟蹊径,从新角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五、报道框架的不同设置与选择
  新闻是有框架的,在一个新闻成品前,记者手里通常会掌握更多的素材,这些素材有时是作为“备选”预留的,比如,在检验核查时发现正文中某一要素的真实性有误,此时就可以使用备用的素材进行替换。但是更多时候,采集大量的素材多是为了能够充分地进行“取舍”。记者在开始写作前也许会列出不止一个提纲,不同的框架侧重不同,所需要的素材也会不同;即使用了相同的素材,其语言描述也会不尽相同。
  笔者通过表1中的两篇不同报道,分析作者对“为什么张桂梅要选择家访,而不是家长会”的解释:
  很多人问她,开个家长会就可以解决的事,为什么非得家访?张桂梅回答道:“山里人来趟城里不容易,花钱不说,还耽误农活。”
  其实,跟她去过的人都知道,家访的意义还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一门心思学习,顺利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庞明广、严勇:《“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有人对张桂梅说,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一贯的方法就是开家长会,你为什么非得家访?张桂梅回答,你不亲眼看到山区的面貌,不亲眼看到他们的家庭,不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你就无法与家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难以与他们真情相通。
  其实,张桂梅家访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家访。她不仅帮助学生家庭解决困难,更是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大山深处,点燃了贫困群众教育脱贫的希望。(木祥:《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这两处都是写张桂梅选择家访的原因以及她家访多年的意义,写作结构和句式都很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张桂梅为了不耽误学生家长的务农和生活,以及她想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确保学生能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后者是为了在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帮助贫困群众进行教育脱贫。二者对家访的意义表述大相径庭,相比较而言,读者更容易接受前者,因为后者有一定程度的“拔高”意味。此外,前者是与张桂梅同去家访的人的转述,虽然文中并未体现是谁所说,但是可以看出是作者采访所得出的结果;后者的表述则带有作者自己“加工”和判断的成分。
  上文引用的两段文字,同出于报告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即便是同一文体、同一素材的写作,也会因整个文章的架构选择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新闻报道不仅有框架,也有设置。众多素材如何进行排列(链状或块状),均有记者的构思在其中,在报道中,由不同的小标题及其相互关系来呈现,比如《走出华坪女子高中之后,她们的“张桂梅”烙印》(载《南方周末》2020年12月3日客户端)一文的小标题(见表2)。
  七个小标题涉及不同话题,显示出块状叙事特征,即在各自独立的同时,又相互关联。“1804分之一”与“1804之外”互为呼应和补充,使报道的叙事更加完整、全面;“我是女生”与“‘女生’张桂梅”上下承接,上文写女学生的际遇,下文写张桂梅作为“女生”对学生的理解和人性化管理;“独立的代价”与“决心与勇气”写女生所体现出的不同性格品质;“我是高山而非溪流”既是小结,也为整篇文章定调,表明报道的立意和侧重。

nlc202209271033



  对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而言,报道的结构安排要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按照客观事实的逻辑描述事实[6],整个报道的逻辑和材料围绕一个核心的立意点展开,并且要符合体裁的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报道形式组织材料,包括新闻素材的过渡与照应、取舍和详略安排等。从这一规律来看,上述几篇特稿中,“内在联系”是同样作为“女生”的张桂梅和女学生们,“核心立意”是贫困女性在社会中的遭遇,“新闻素材”是按照块状、环形结构安排的,兼有“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对女性抱有的偏见与生俱来”“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每一个悲惨故事背后,都有一名没有文化素养而备受侵害的弱势女性”等核心段落或Z句串联过渡,使整个报道流畅、富有节奏。
  六、对细节的差异化处理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体现着记者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也是稿件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重要因素。以表1报道中的两段为例,这是对张桂梅在“遇上临近高考不上学反在卖甘蔗学生”时的描述:
  小燕无可奈何地看着老师,张桂梅很生气地说,你不争气,永远都别想看到希望。张桂梅当然理解自己的学生,但还是狠狠地说,如果不做完寒假作业,成绩往下掉,你就永远不要来见我。
  车开出去了一段路,张桂梅又叫停下来,她怕自己话说重了,又回去给小燕打气,好孩子,要争气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木祥:《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快高考了,不在家好好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即便心疼学生,张桂梅还是先甩下一句狠话。临走时,她给山启燕打气:“好孩子,要争气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过这种日子!”
  山启燕家那时住着土房,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水泥厂打工。每到假期,她一早就要去田里砍甘蔗,然后背到镇上卖。家访了解她家情况后,张桂梅默默记在心里,经常偷偷塞生活费给她。(庞明广、严勇:《“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这里的细节差异体现在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对人物行为的解释性描写。
  首先,前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双方的情绪和心理进行了细节描写,小燕“无可奈何”,张桂梅“生气”;后者却没有对此进行描述。其次,在写狠狠地训斥之前,前者说张桂梅“理解”自己的学生,后者说是“心疼”学生。理解和心疼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读者从不同的用词所看到的张桂梅的性格也不尽相同,一个是出于对学生情况掌握之后的理解,一个是单纯的心疼。再次,表达同一句话的场景不同,话语的分量也不同。在张桂梅说“好孩子,要争气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过这种日子!”这句话之前,前者的描述是“车开出去了一段路,张桂梅又叫停下来,她怕自己话说重了,又回去给小燕打气……”;后者则是“临走时,她给山启燕打气……”。一个体现着张桂梅与学生相处时,对细节的敏锐度和在意,充分体现了张桂梅作为老师的用心良苦;另一个只是单调的场景交代,二者所表达的情感分量有较大差别。
  类似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节描写应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尤其是对人物表情、神态、动作和心理的还原描写更为重要。对典型人物细节的把握,不仅要挖掘人物的感动瞬间,也要在时代精神中触摸个性的温度,正如记者许健楠所说:“升上去俯瞰,沉下去打捞。俯瞰的是时间,打捞的是细节。”[7]
  除了稿件本身之外,视觉呈现的细节也不容忽视。同样的稿件,不同媒体的不同呈现,也体现着媒体的特性与取向,比如《新华每日通讯》的报道,在副刊用整版来报道,并辅以多张配图,让图文相得益彰。文章见报后,吸引了众多网络媒体的转载,扩大了报道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编排技巧不仅是编辑的新闻理念与业务修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能够直观地体现媒体风格和差异的窗口。对同“题”报道来说,题材的同质化使读者对报道的原始态度趋于一致,因此,记者应注重稿件的编排细节与整体视觉呈现,为报道增添彩色。
  七、结 语
  综上所述,对典型人物报道而言,同“题”报道的难度有以下几点:
  第一,典型人物通常是要在官方宣布其为“典型”或颁布称号之后才会获知“线索”,从而进行后续采访报道;也可能是个别媒体的预先报道让一个新闻人物或话题突然空前热了起来,从而使得其他媒体同时跟进报道。无论哪种情况,媒体们获知线索的时间起跑线是一致的,但是,与人物地理位置接近的地方媒体占有先天优势。
  第二,在面对蜂拥而至的采访时,一开始,采访对象“愿意”说一些事例和感受,但是随着采访次数的增多,可能会得到类似“我的事例就那么多,网上都有,你在网上一看就知道了,别的再没有啥了”的回复。这也是对记者获取一手新闻、发现独家新闻的能力的考验。
  第三,要想写好、写深入一个人物报道,需要近距离、跟踪式观察采访对象,并对其周边人物也进行细致采访,所耗时间较多,但是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第四,在前期素材搜集充分的基础上,如何取舍素材、确定方向、斟酌结构、打磨细节,都是考验记者能力的关键之处。
  总而言之,进行差异化写作是典型人物同“题(材)”报道取胜的关键。因此,记者应通过主题立意、角度选择、框架设置、细节描写、版面设计等各方面的精心选择和安排,体现差异化写作的核心要素,凸显报道对象的动人之处和典型力量。
  参考文献:
  [1] 范红娟.时代话语变迁与老典型的三度建构―――以焦裕禄、甘祖昌、谷文昌宣传报道为例[J].新闻战线,2018(12):82.
  [2] 许卫兵.巧用对比,写出不一样的新闻―――关于河北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同题报道的深度透视[J].采写编业务研究,2017(5):60.
  [3] 赵泓,陆欣.群像式人物报道策略分析―――以《人物》杂志为例[J].中国出版,2014(8):34.
  [4] 贾志琼.向高处立意向广处拓展向深处开掘―――以平顶山日报为例探析典型报道的策划与创新[J].新闻战线,2016(7):102-104.
  [5] 梁衡.没有新闻的角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
  [6] 李秀艳.精心设置新闻作品的结构[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64.
  [7] 许健楠.典型人物报道的四个维度―――以金华日报“最美人物”报道为例[J].传媒评论,2021(10):72.
  [责任编辑:李婷]

nlc202209271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33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