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语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樊静

  摘要:新时代,如何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互鉴,通过“民心相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标,必然要求汉语国际传播结合实际,进行持续的优化调整,切实提高汉语国际传播质量。这是加快国家国际话语权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这一国际舞台是彰显中国魅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是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其成功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桥 路径选择
  汉语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华文化愈加受到国际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范围内已经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约有2500万之多,说明汉语国际传播已经具备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传播需要媒介,更需要路径。我国面向广大来华留学生举办汉语知识竞赛活动,显然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在一系列以汉语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中,“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魅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将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路径,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大型中文国际赛事,享有“中文奥林匹克”的美誉。自2002年开办以来,比赛累计覆盖160多个国家,先后邀请超17万名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来华体验中国语言文化;目前已经成功吸引超150万名青少年参加比赛。近年来,“汉语桥”参与人数和关注人数每年都高达上亿人次,已经成为各国青少年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外青少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2021年12月20日,在“汉语桥”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汉语颉项目架起体验中国之美的桥梁,推开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打造开启人生精彩成长的钥匙,助力世界各国青年体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富有魅力的语言项目。”“汉语桥”比赛内容除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外,还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综合素质等,比赛的根本宗旨就是要通过各国的优秀汉语学习者来完成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其成功不仅在于比赛或节目传播本身,而更多体现在活动综合传播的渠道体系与逻辑机制上。正因此,“汉语桥”对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的范式转型具有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正如“软传播”概念的主张,从受众角度出发,注重传播视角的平等性,拒绝任何强制性的灌输,以尊重受众意愿为前提来开展传播活动十分关键。“汉语桥”以此传播理念为导向,在汉语国际传播受众平等性和互动性方面做足了文章。
  1.以平等姿态尊重文化多样性。“汉语桥”的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地,其教育背景、文化认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文化传播上具有天然障碍。如果强制向海外选手“灌输”来自中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效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也对于汉语以及中华文化传播十分不利。“汉语桥”强调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乐于接受来自海外的文化传输,注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是对节目“汉语筑桥,天下一家”理念的直接体现。例如,在2019年第十八届“汉语桥”决赛当中,有一道考题要求选手根据汉语词语的含义,匹配与之相关的动物,正确答案是蜜蜂、骆驼和蚕,分别代表勤劳团结、任重道远和无私奉献。但由于不同国家有着自身既定的风俗和历史文化,因此动物的内涵也大相径庭,大部分选手在这一道考题中都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大赛主办方没有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由主持人引导参赛者介绍各自国家关于这些动物的典故、历史和民俗,然后再对比中华历史文化赋予这些动物的特殊含义,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赋予选手传播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本身是一种文化的输出载体,在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们传播中华文化后,参赛选手也会成为文化信息的二次传播者。因此,他们既是比赛的参与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积极地将自身在参赛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学习汉语的经历进行输出,向更多的海外群体传达他们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理解。而且,由于参赛选手都来自海外,有着其所在国家民众更为熟悉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因此他们在进行二次传播和内容输出时,能够充分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用海外民众更为理解的方式去诠释汉语、传播汉语及中华文明,使更广范围的民众被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带动他们走近中文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传播是为了向公众传递信息,其本质是信息的流通。因此,公众在传播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内容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特别是文化类内容的输出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口碑,很大的原因在于能否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是否贴近大众的生活。“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设置强调内容的多元情境生成,在很大程度上贴合了上述传播要求。
  1.强调趣味与挑战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出现在各大平台上的语言竞赛节目往往具有专业性强、难度高的特点,为观众带来了较高的认知成本。但“汉语桥”节目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认知障碍,正是因为它特别强调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节目要素融合。例如,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巧妙应用了“朋友圈”的概念,将比赛主题设定为“世界的朋友圈”,既有新意,又与当下的流行话题高度契合。主办方还邀请往届选手以嘉宾的身份“返场”,分享自己的中文学习感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语言专业竞赛之外的“人文情怀”,也充分反映了海外民众能够在学习中文时收获到和平、友爱以及幸福感的正向情感体验。再如,在2020年的“汉语桥”大赛中,由于总决赛受到疫情影响,因此采取了线上五大洲同台较量的参赛模式,在题目设置上推出“同呼吸,共命运”的主题演讲环节,呈现了特殊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抗疫的友好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组成的“考官天团”不仅用饶有趣味的方式解释考题,也为参赛选手设置了集趣味性与挑战性于一体的题目类型,让世界各地的中文爱好者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

nlc202209271343



  2.丰富内容呈现形式,打造多样化体验。在常规竞赛之余,“汉语桥”还强调比赛内容的多样化呈现,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和现代视觉表现元素的植入,节目呈现出较高的视觉效果。例如,在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设置的“朋友圈”比赛主题,除了让选手进行传统的“演讲”比赛,还增设了情景表演秀的考核环节,让选手表演“李白的朋友圈”,实现了对选手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舞台表现力的双向考核。在这场比赛中,诸如李白、鉴真以及晁衡等历史人物恍若穿越千年时光,出现在当代观众的视野当中,海外选手需要通过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以及人文典故的理解,用真挚的表演打动在场观众,让看似简单、朴素的历史考题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具有情境式、表演力的考核方式兼顾了选手的语言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掌握,不仅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也让参赛选手随着赛事的推进,不断强化对中华文化、语言以及历史的理解。进一步来看,任何文明的形成都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语言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汉语国际传播的开展和深入,让海外观众对汉语以及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也就进一步扩大了传播的效果。
  要考察传播活动的影响力,不仅要考察其对大众的吸引力,也要分析其传播的渠道和手段。“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不仅在节目内容上尽可能地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传播渠道上不断突破。节目所采取的传播平台跨屏联动,实现了从单一的电视传播向多元媒体服务的转型。
  1.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节目与受众的实时互动。在播出平台方面,“汉语桥”选择与央视和湖南卫视进行合作。虽然两大电视平台分别是权威和人气的代表,但电视平台在与受众的互动上稍显不足。以汉语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要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要彰显中华文化传承,必然要开发更多的新媒体传播渠道。赛事主办方对新媒体的利用,使得观众与节目之间产生了更多的良性互动,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将自己关注的内容以及感悟在新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节目组可以借助大数据,及时在社交平台上提取关键词,收集观众的反馈,了解观众讨论最多的选手、题目、比赛形式以及最精彩的节目段落,进而在后续节目中进行调整。为了提高节目的参与度,“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还设置了“网络人气奖”,由观众通过官网、微信公众、移动端,为自己欣赏的选手点赞。选手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参赛感悟,与观众直接互动,甚至还可以为自己拉票。这些做法超越了传统电视荧屏的互动形式,不仅可以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产生了更多的信息和反馈数据,从而帮助主办方提升节目内容,呈现更有价值的节目作品。
  2.发挥新媒体效应,扩大节目影响力。近年来,短视频作为传媒业的一股新兴力量,不断拓宽受众渠道,逐渐成为视听媒体消费的主流。由传统媒体所打造的节目,自然也可以通过短视频来扩大内容传播的效果,还可以借此对已有的电视节目“打补丁”,让观众多维度感受电视节目的台前幕后以及和比赛相关的花絮。例如,在“汉语桥”比赛期间,节目组会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发布节目的精彩瞬间,这些片段式的内容不仅短小精悍,而且具有点睛的效果,广泛吸引了社交平台用户。除了宣传比赛本身,“汉语桥”的社交账号还会分享有关节目选手的生活花絮、与比赛内容关联的文化典故以及海外文化趣事等,这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宣传比赛的作用,也对出现在节目当中的选手、文化元素以及比赛背景进行了包装,使参赛选手的个人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立体,进而成为电视节目的传播符号。这种立体化的节目传播方式也让中华文化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扩散。
  打破传统媒体单一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实现跨媒体、多渠道的传播思路,是“汉语桥”节目做出的重大调整,不仅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以及内容输出,更为后续节目制作、内容产出提供了来自观众的视角和更高的参与度,节目效果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作者单位 汉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韩晓明.“移民―扩散型”语言传播及其特征――以东南亚汉语传播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1(03).
  [2]尹春梅.汉语国际传播影响要素研究范式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
  [3]沈敏.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的湖南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21(02).
  [4]杨云,刘富华.“十三五”时期我国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回顾[J].出版广角,2021(04).
  【编辑:陈文沁】

nlc2022092713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358.htm

相关文章